坦洋工夫茶的口感特点是什么?
坦洋工夫属于红茶,原产于福建省福安境内白云山麓的坦洋村,相传在清同治年间由坦洋村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因此,坦洋工夫的名声就不胫而走。
现在坦洋工夫分布较广,产地包括福安、拓荣、寿宁、周宁、霞浦及屏南北部等地。历史上坦洋工夫曾以产地分布最广,产量、出口量最高而名列“闽红”之首,并在1915年因与贵州“茅台酒”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而享誉中外。
【坦洋工夫茶的口感特点】
外形:细长匀整,带白毫。
色泽:乌黑有光。
汤色:鲜艳呈金黄色。
口感:清鲜,甜和爽口,香气高锐持久,醇厚鲜爽,有桂圆香气。
香气:清鲜甜和。
叶底:红匀光滑。
坦洋工夫与正山小种的区别
坦洋工夫与正山小种的区别是正山小种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而坦洋工夫相反。其它差别主要在茶叶的香气,茶叶的颜色和形状,最后是茶叶的味道上。
两者的具体区别:
1、香,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条索圆紧匀秀芽毫金黄,色泽乌黑油润有光泽,汤色红艳清澈明亮,滋味清鲜甜和爽口,香气醇厚桂花香,叶底红亮匀整,深受消费者青睐。
2、色,包括外观的色泽及汤色。新茶外观干硬疏松,色泽新鲜,一般呈嫩绿色。老陈的茶叶则紧缩暗软。选购茶叶时,外观颜色应以纯而泽为好,杂而暗为次。茶叶的汤色以明亮清晰为优,暗而深为劣。
3、形,指茶叶的外形。各种名茶都有它的外形特征,千姿百态。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鉴别方法:有的品种要看它的茸毛多少,多者为优,少者为劣;有的品种要看它的条索松紧,紧者为好,松者为差。质量好的茶叶外形应均匀一致,所含碎茶和杂质少。
4、味,是指茶水的滋味。新茶汤色澄清而香气足、陈茶则汤色变褐、香味差。就绿茶、红茶来说,质量好的绿茶口感略带苦涩,饮后又感鲜甜,且回味越久越浓。
正山小种特性:
真正的桐木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桂圆汤味,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其成品茶外形紧结匀整,色泽铁青带褐,较油润,有天然花香,香不强烈,细而含蓄,味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黄清明。
坦洋工夫红茶是什么茶
坦洋工夫红茶是红茶,它是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首创于清咸丰元年,远销荷兰、法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坦洋工夫红茶:
闽红三大功夫茶之首的坦洋功夫红茶,是福建省福安市红茶品牌。明末清初坦洋村胡福田(又名胡进四)以独特的方法开始配制坦洋工夫茶成功。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坦洋工夫红茶开始对外贸易,经广州销往欧美各国。此后茶商纷纷入山求市,接踵而来并设洋行,周围各县茶叶亦渐云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首创于清咸丰元年既(1851),当时的坦洋功夫红茶名声鹊起,远销荷兰、法国、日本、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更为荷兰、英国等国家贵族所青睐。民国4年既(1915)坦洋功夫红茶与国酒茅台一起在万国博览会上赢得金奖,跻身国际名茶品牌之列。留下闽红精品天下高,坦洋功夫列榜首的赞誉。2007年1月16日,福安坦洋功夫国家地理标志名称保护正式通过国家批准。认定该产品的地理标志名称为坦洋功夫,以百年老字号坦洋功夫区域品牌提供了法律保障。2008年坦洋功夫成功注册证明商标。并作为中国申奥第一茶登上国际舞台。坦洋功夫是绿茶经过发酵烘制而成,产值约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80%。由于选料严格,工艺考究,是红茶之上品佳丽,保健功能尤见非凡。
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
1、提神消疲:
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显敏锐,记忆力增强,又能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它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2、生津清热:
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刺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
3、减肥美容:
红茶还是极佳的运动饮料,因为茶中的咖啡碱具有提神作用,又能在运动进行中促成身体先燃烧脂肪供应热能而保留肝醋,所以让人更具持久力。
4、利尿:
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可以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