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叶怎么选,购买必备技巧
选购碧螺春要通过赏干茶、闻茶香、品茶味、看叶底来判断碧螺春的品质。
①看外形
干茶细(瘦)、紧长、稍弯曲,像蜜蜂的腿,这是优质碧螺春的重要特征之一。
茶叶上有白毫遮掩,茸毛紧贴茶叶,色白隐绿。干茶闻起来有茶叶的自然清香,带有纯正的甜香味。
②闻茶香
80℃左右的沸水水先倒入水杯,后放茶叶,碧螺春条索细紧重实,冲泡时迅速下沉,不浮在水面。第一泡茶开汤后闻香:甜香味最浓,有清新的花果香,香气高而持久;第二泡茶开汤后香气清鲜、纯正。
③品滋味
第一泡茶开汤后滋味以甜香为主,口齿留香持久;第二泡茶开汤后滋味最浓,喝起来有点苦,微带涩,回味甘甜,生津快。
④看叶底
叶底可见芽头匀齐,嫩软,韧性好,色泽绿黄明亮。
茶果间作种植方式的茶碧螺春
喝过正宗洞庭碧螺春茶的朋友们都知道,碧螺春的味道有馥郁茶果香的特点,而这都源于碧螺春的种植方式。
苏州出产的碧螺春采用茶果间作的种植方式,茶树和枇杷、杨梅、板栗、柑橘等果树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
另外,苏州气候温和湿润,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质,使碧螺春独具天然的果香味。同时,高大的果树能为茶树遮阳挡霜,陶冶着洞庭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更是在众多的中国传统名茶中,以鲜嫩著称,是最为“娇贵”的一款绿茶。不同于龙井因产地得名,碧螺春的茶名是其色、形、意的直接写照,碧螺春纤细卷曲成螺、色泽翠碧诱人、白毫密被。
为什么碧螺春有毛
为什么碧螺春有毛,这种毛用专业术语叫做茸毛。
其实这些茸毛是来源于碧螺春茶树嫩芽的上面,我们也称之为茶毫。
碧螺春的茸毛怎么形成?
先来看看碧螺春的手工制作的工艺流程:
鲜叶拣剔→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
其中搓团显毫工序通过搓团,降低水分,促成紧卷外形的同时使茶毫显露。
碧螺春的茸毛成分是什么?
茶毫主要长在幼嫩芽叶的下表皮,内含有丰富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品质成分。
碧螺春的茸毛对品质的影响?
由于茸毛成分较多,所以对干茶风味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因此幼嫩芽叶茸毛多,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
所以,碧螺春的茶毫不仅是茶树品种特性的表现,而且对茶叶的外形起了重要作用,同时能增进茶汤品质。
当然,碧螺春茶由于毫太多,冲泡出来的茶汤也会有一些浑浊,这常常会让大家误以为这样的茶叶不好。
其实这是干茶冲泡后,茸毛悬浮的缘故,更不必洗茶。
碧螺春新茶好还是老茶好
碧螺春新茶好还是老茶好,按照行家的说法,刚出产的新茶碧螺春,因为用的是炒青工艺,所以带有炒制的“火气”,需要放置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退火”。
事实上,碧螺春的炒青工艺通过高温杀青,保持了茶的内在营养。但新制的绿茶和其它茶类一样,需要一定时间的存放,茶中的内含物质适当挥发、氧化或转化后,才能到最合适的饮用状态,所以如果是购买新茶可以稍加存放,如果是购买老茶,最好是生产在3个月以内的。总体来说:明前的新茶喝才是最有滋味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