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当前位置:贝知网>兴趣爱好>茶艺知识>龙井茶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龙井茶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时间:2022-12-24 茶艺知识

龙井茶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龙井茶的制作工序是怎样的

龙井茶为扁炒青绿茶的一种,极受人们的喜爱。

龙井茶品质的好坏与其制作工艺息息相关。龙井茶的制作大致经过一下工序:

①采摘

以“明前茶”品质最佳,只采一芽一叶。

②摊放(萎凋)

采摘的茶青放在阴凉处进行摊放,使茶青挥发一部分水分,增加茶青的韧性,散发茶叶中所含的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提高鲜爽度。

③杀青

炒茶锅中抹上少许的植物油,放入茶鲜叶,以抓、抖方式炒制,散发部分水分。

④揉捻

改用搭、压、抖、甩等手法进行初步造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一般需炒制十几分钟。

揉捻的目的是将茶叶的叶细胞揉碎,使茶汁覆于茶叶的表面,改变茶叶的形状,有利于茶汁渗出。

⑤干燥

继续炒制,让水分挥发至含水量3%~5%,历时20多分钟,锅温分低、高、低三个过程,手式压力逐步增加。

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其要领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至茶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

⑥分筛归堆

经过以上步骤制作完成的茶叶进行过筛,保证成品茶大小均匀,筛去黄片以及茶末,然后分包保存。

⑦存放

最后是干燥去潮,将归堆后的茶叶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石灰的缸中,密封存放一星期左右,这样处理的龙井茶会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

制茶中,炒茶师的技术至关重要,炒茶师需要不断变换炒制手法,炒制手式主要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还要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法。

龙井茶的好坏如何辨别

结合龙井茶产地,通过干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方面,综合辨别龙井茶的好坏。

①外形评定

根据龙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征,大多数茶叶的产地是可以区分的。

龙井茶的级别与色泽有一定的关系,高档春茶,色泽嫩绿为优,嫩黄色为中,暗褐色为下。夏秋季制的龙井茶色泽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质的特征之一。机制龙井茶的色泽较暗绿。

②茶汤色泽的评定

高档茶大多数汤色显嫩绿、嫩黄,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

③香气和滋味的评定

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

但也存在不少变数,如即使是西湖龙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黄豆香后,则不易从香气上分清其产地。在江南茶区,室温条件下贮存的龙井茶,过梅雨季后,汤色变黄,香气趋钝。

④叶底的评定

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人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是否达到叶底嫩绿,匀齐成朵的标准。

龙井茶好还是碧螺春好

龙井茶相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口感比碧螺春稍淡一些,口感稍好一点,喝起来香气浓郁、甘醇爽口,龙井茶中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碧螺春茶叶多,营养更加丰富,碧螺春相比较龙井茶更加耐泡。

龙井茶介绍:

龙井是汉族传统名茶,属于绿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龙井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西湖龙井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西湖龙井茶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龙井茶含氨基酸、儿茶素、叶绿素、维生素C等成分均比其它茶叶多,营养丰富。

杭州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碧螺春介绍: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碧螺春为洞庭山产,太湖水面,水气升腾,雾气悠悠,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苏州洞庭碧螺春,位居第二。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它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