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摇与一般遥指的区别
当前位置:贝知网>兴趣爱好>音乐知识>扫摇与一般遥指的区别
扫摇与一般遥指的区别
时间:2023-01-10 音乐知识

扫摇与一般遥指的区别

扫摇与一般遥指的区别

扫摇是古筝奏法的一种组合技术,是“扫”和“摇”两种技巧相组合而来的,当右手做大指摇的同时,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快速地扫弦。为增加音强效果还可以加上左手低音扫弦。将此动作连续不断地反复多次组合弹奏,就是扫摇。因为扫摇是在摇指的基础上加入了扫,所以一定要先把摇指练好,再有节奏地加入中指的扫(即中指快速勾扫规定的音域),然后逐步在练习中增加扫摇的速度和连贯性。

练习扫摇的窍门:扫摇是古筝里面比较有特色的一门技巧,最初的构成是中指重勾扫弦与大指托、劈、托的组合,后来改为中指无名指重勾扫弦与大指摇指的组合。它融合了古筝里面的摇指,大多的扫据都是扫一个八度的音。通俗地说,就是用摇指摇几下再加入一个扫的音,但是摇指的音必须是完整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加的这个扫的过程是与摇指同步,它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而是与摇指一起发出来的。想要把旋律弹清楚,首先要练习单纯的快速“劈托劈托”,其中弹“劈托劈托”时属于摇指的部分,因此,弹这四个音时可用食指轻捏大指,但弹中指和无名指扫时食指则是保持开放的、放松的状态,整个手型仍是原来标准手型的样子,所以摇指的角度也是与琴弦呈45°。练习时一定要注意音量的均匀,而且开始练习时一定要慢。在等到姿势确立且弹熟练扫与摇的衔接关系之后,再加上扫的动作。熟练衔接好两种技巧再慢慢加快整体速度,才能演奏好扫摇技巧。

遥指对于古筝乐曲表现力的意义

技法是为旋律服务的,是为音乐服务的。因此,要根据不同乐曲的需要,选择不同的遥指技法表现音乐的原貌。遥指是古筝技术中非常复杂的一项技术,是现代乐曲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由初步的晃动手腕的一种运动到能够熟练地运用摇指,需要由理性到感性、由纯技巧练习到掌握运用于乐曲之中,必须要经过一个耐心的磨炼过程。练习摇指系列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态度和长期的磨炼才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摇指技法既丰富又变化多端,它在乐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摇指是一种表现力极强的技法,传统摇指运用到各自流派的筝曲中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特征;而发展变化后的摇指运用到现代作品中,使作品的表现力进一步加强,给古筝演奏带来新的生命力。现代筝曲中复杂多样的摇指,是借鉴和吸收了传统流派摇指加以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变迁,摇指的技法也有了创新和发展。此技巧的音色特点让歌唱性的旋律在古筝上得到尽情的舒展,使喜、怒、哀、乐的情绪尽现于古筝之中,更加动人。它使旋律连贯流畅,增强了表现力度,开阔了表现视野,给现代乐曲的表现赋予更新、更强大的意义。

古筝演奏中滑音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滑音包含音准、节奏、地方性风格等诸多内容,滑音的符号有时也不能十分准确地标明起音与止音的音高和节奏时值,这给古筝初学者学习滑音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常会出现一些把握不准确的问题。

1.上滑音奏成回滑音

这种问题出现,是因为左手在右手弹弦后压弦的力度不够稳定,导致没有保持该滑音的时值。因为左手没等右手第二个音弹响就松弦,使得古筝琴弦的音高又回到本音音高,实际的音响效果变成了回滑音。

2.下滑音奏成点按

左手压弦在右手弹奏的同时便松了压弦,使得下滑音的时值过短,造成了变相的点按效果。

3.风格性滑音的音准

因为各地方流派筝曲的音乐风格的差异,虽然标记的滑音符号是基本相同,但实际演奏的效果是有差异的。演奏的过程中,因为对所弹古筝乐曲的地方风格了解不清楚,把握不到位,这种风格性滑音的音准就出现了问题。

针对演奏滑音的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有必要对滑音要做出针对性的训练。首先,掌握正确的按弦方式是滑音训练最基本的要素。大臂放松,手腕放松,手指的支撑至关重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滑音的按弦动作,逐步建立左手的下弦概念,坚持高质量的滑音训练,才能达到我们常说的动力定型。其次,音准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训练中要培养敏锐的听辨能力,对于左手将要按出的音高应该预先有内心听觉。在右手发出左手滑出的音高时,立刻判断出音高准确与否,左手随实际的音响效果及时做出调整,形成左手按弦深浅的位置感,古筝初学者进行滑音训练时,通过起音与止音的固定与不固定音高的训练,对于滑音的音准把握控制可以起到帮助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