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遥指技法要点有哪些
当前位置:贝知网>兴趣爱好>音乐知识>古筝的遥指技法要点有哪些
古筝的遥指技法要点有哪些
时间:2023-01-10 音乐知识

古筝的遥指技法要点有哪些

古筝的遥指技法要点有哪些

在曲子中遥指的选用和个人的基本功程度有非常大的关系,可以选择大指扎桩摇和悬腕摇。例如,《韩族舞曲》中的慢板,可多用扎桩摇,其原因是音符时值长,扎桩可增强乐曲演奏的稳定性。悬腕摇技巧的使用应该是摇指技巧中最难掌握的。在使用摇指时应掌握如下几个要点。

(一)动作分类

“坐摇”是指在摇的同时以手腕上一块突出的小骨作为一个支点支撑在琴盒上做左右晃动的摇法。这种动作就像摆手一样,手腕带动手掌做惯性运动。

“扎桩摇”是指在摇的同时以小指作为一个支点支撑在岳山的右侧来做前后晃动的摇法。这种动作就像手臂带着手腕的摆手一样,手腕带动大小臂做惯性运动。食指外侧需抵住大指粘胶布处,起一个控制的作用,小指轻靠前岳山右侧,注意其他手指要自然、放松地下垂,不要用力往里勾或者翘小指。

“悬摇”大指与食指应掐紧大指指甲根部,晃动手腕。触弦时要求甲面与琴弦呈较垂直的角度,要把手臂的重量直接集中于触弦点上,触弦要浅,不可将手浮起来。

无论哪种摇指技巧都要有意识地控制劈面的角度,大指指甲需45°夹角指尖触弦,严格控制角度的一致性。以手腕带动指尖做快速的劈托运动,这样才能保证弹出来的音质。由于快速劈托的音色感是不太容易控制的,因此,在运动过程中需注意劈托摆动的幅度不能过大,角度尽量地相等,以缩小音色的差别。

(二)手型要求

手的虎口成圆形、手指如同握了个鸡蛋样,成半握拳状态,各手指的关节不可塌陷,除大、食两指外,其余三个手指应放松自然向内弯曲,不能捏成拳或绷直上翘。

(三)手腕要求

腕部放松与小臂成抛物线形状。运用腕关节来带动手指是悬腕摇的关键,就像我们平时挥手再见一样动,因此,腕部必须要充分放松,不能僵硬。在手腕摇动时,要将手臂的重量、手掌的力气通过指尖惯性将力度借力打力输送到触弦点。但在使用“肘动摇”“奏法时,腕部应相对保持稳定,肘部运动也是摇指的关键。

(四)过弦技巧

在同一根弦上弹奏摇指是基础,但是,现在的摇指大多都用来长时间地演奏一整段旋律,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过弦”的问题。过弦问题解决不好,演奏中就会出现旋律断点,影响旋律的流畅度,听起来会使人感到缺乏连贯。想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善于利用过弦中间上与下的惯性规律,多练音阶上、下行的惯性走向过弦。同时,肘关节的运动必须多加练习,以求达到运动自如的境界。

了解活动详情请点击图片↓↓

古筝转调的方法是怎样的

古筝转调一般采用的是移动筝码的方法。即将筝码向左或右,使音降低或升高半音。

G调的转调方法:在D调的基础上,将所有D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A调的转调方法:在D调的基础上,将所有D调的“1”的筝码向左移动,降低半音;

E调的转调方法:在A调的基础上,将所有A调的“1”的筝码向左移动,降低半音;

C调的转调方法:在G调的基础上,将所有G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F调的转调方法:在C调的基础上,将所有C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B调的转调方法:在F调的基础上,将所有F调的“3”的筝码向右移动,升高半音。

扫摇与一般遥指的区别

扫摇是古筝奏法的一种组合技术,是“扫”和“摇”两种技巧相组合而来的,当右手做大指摇的同时,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快速地扫弦。为增加音强效果还可以加上左手低音扫弦。将此动作连续不断地反复多次组合弹奏,就是扫摇。因为扫摇是在摇指的基础上加入了扫,所以一定要先把摇指练好,再有节奏地加入中指的扫(即中指快速勾扫规定的音域),然后逐步在练习中增加扫摇的速度和连贯性。

练习扫摇的窍门:扫摇是古筝里面比较有特色的一门技巧,最初的构成是中指重勾扫弦与大指托、劈、托的组合,后来改为中指无名指重勾扫弦与大指摇指的组合。它融合了古筝里面的摇指,大多的扫据都是扫一个八度的音。通俗地说,就是用摇指摇几下再加入一个扫的音,但是摇指的音必须是完整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加的这个扫的过程是与摇指同步,它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而是与摇指一起发出来的。想要把旋律弹清楚,首先要练习单纯的快速“劈托劈托”,其中弹“劈托劈托”时属于摇指的部分,因此,弹这四个音时可用食指轻捏大指,但弹中指和无名指扫时食指则是保持开放的、放松的状态,整个手型仍是原来标准手型的样子,所以摇指的角度也是与琴弦呈45°。练习时一定要注意音量的均匀,而且开始练习时一定要慢。在等到姿势确立且弹熟练扫与摇的衔接关系之后,再加上扫的动作。熟练衔接好两种技巧再慢慢加快整体速度,才能演奏好扫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