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与外家拳探究
当前位置:贝知网>兴趣爱好>体育爱好>内家拳与外家拳探究
内家拳与外家拳探究
时间:2022-09-04 体育爱好

内家拳与外家拳探究

“内家拳”与“外家拳”这两个词约起源于清朝,这是因为自明末清初开始,一些内家拳流派开始创立,并逐渐为世人所知晓。但是,由于有些内家拳流派“反清复明”的政治背景,使其不愿将海底公之于人,又由于内家拳抬手发人、伤人于无形的技击效果,使内家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释名

要想知道内家拳、外家拳的由来,应当先了解“内家”与“外家”的词义。“外家”即出家之意,例如出家为僧,超脱凡俗,追求西方极乐净土。而“内家”,就是在家,指在家庭中生活,也就是可以娶妻生子,共享天伦之乐。我国的道教(指正一教等教派)最初是允许娶妻生子的,后来也只有元朝丘处机创立的全真教派不允许道士结婚。因此,习惯上也将道士视作“内家”。

那么,所谓外家拳,便是指出家人练的拳术。而我国中原拳术大多与少林拳术有渊源或者受其影响,因此,便将与少林拳术有相同特点的一大批拳术划归外家拳。与此相对,内家拳大多创立于道观,因此,人们便将这类拳术统称为内家拳。

在此,有两个问题应当说明:

1.并不是所有源于道观的拳术均符合内家拳的特点,也不是所有源于寺庙的拳术均为外家拳的风格。人们最初区分内家拳和外家拳,只是一个大体的分类,后人于此不可过于拘泥。

2.技击术最初应发源于下层民众,民间群体是其术的基础。只是后来由于寺庙、道观中的僧侣、道士们将民间武术整理、发展、创新后,使其更加精妙和系统。此外,古人也有托名拳术创立于某寺庙或道观的,以增加其神秘性。因此,绝不可抹煞民众在我国武术发展史上所起的作用,更不可以因此藐视一些非僧非道流派的民间武术流派。

二、不同特点

1.先天力与后天力:先天力又叫本力,是局部肌肉伸缩的力量;后天力又叫内力,是一种整体发力。外家拳是用先天力打人,其特征是局部肌肉紧张,很少将人打飞;内家拳是用后天力打人,其特征是局部肌肉用力很小,便可将对手轻易发出。因此,会不会发人是鉴别内家拳、外家拳的最重要的标准。而内家拳功夫愈高,愈可以在任何状态下,用任何部位将对手发出。

2.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先发制人是以我方的主观判断为主,抢先出手,包括使用预先练熟的连环招法攻击对手,这是外家拳的特色。后发制人是根据对手的招式和劲力来决定我方的招式和发力方法,通过“听力”来判断对手,然后通过发力来反击,这是内家拳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