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的原理法则和方式
当前位置:贝知网>兴趣爱好>体育爱好>发力的原理法则和方式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方式
时间:2022-11-12 体育爱好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方式

支配物体的能量叫力。

本体具备的能量叫实力,本体输出的能量叫功力。

功力由实力产生。

实力是功力的本体,功力是实力的运用。实力通过科学的运动变成功力。

把实力转换成功力的过程叫发力。

实力好比资本,发力好比投资运作,功力好比投资效益。如果投资技术高明,平常的资本即可产主可观的效益。但足毫无疑问,同样优秀的投资技术,资本越充足,效益就越显著。

同样的道理,如果发力技术优秀,平常的实力即可产生可观的功力。但是毫无疑问,同样优秀的发力技术.实力越充足,产生的功力就越强大!

由此可见,功力是实力和发力技术的乘积实力和功力成正比,欲求强大的功力,实力和发力技术缺一不可的。

资本是投资的前提.实力是发力的前提。没有资本谈不上投资,没有实力谈不上发力。有的人家产万贯做生意赔得净光,这怪他不会投资,并不能说明经商不需要资本、同样的道理,有的人实力惊人在实战中没有上佳的表现,只说明他的得手与发力技术欠佳,绝不可以以此否定实力!

经商必须有资本,实战必须有实力。对于商业运作来说资本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资本是万万不能的。同样的道理,对于拳学来说,实力不是万能的,没有实力却是万万不能的!

实力产生中两个途径,一个是天然实力,一个是人为实力。天然实力如幼儿长成青壮年,自然具备一定的实力。人为实力如病夫练成大力士,通过练功造就实力。由于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满足于天然实力,所以人为实力就成为拳学必需的实力之一。

力由肌肉收缩而产生,肌肉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力的大小。肌肉束的粗细与力的大小成正比。

肌肉的数量从肌肉的粗细就可以看出来,肌肉的质量可以通过弹性程度看出。众所周知,肌肉发达的人力大,肌肉弹性好的人速度快,所以、肌肉发达且富有弹性的人肯定实力强。由此可见,要造就强大的实力就必须增加以肌肉数量,提高肌肉质量,因此可以肯定,凡是能够使肌肉发达且富有弹性的手段都是造就实力的功法。

在传统武术中增加实力的功法俯拾皆是。例如徒手的俯卧桩、单腿屈伸、铁板桥。都可以发达肌肉;而打烛光、打布条、打#水,都可以锻炼弹性。诸如玩石锁‘盘扛子、搬重石举重揉石球拧大缸吊皮条等等,都可以发达肌肉;而抖大杆、抖小杆、抖皮条,抖麻鞭、抖重物,打棉球,打桩板等等;均可以提高弹性。现代体育器材中的哑铃、杠铃、壶铃,吊环,肋木,健身器,速度球等等、对发达肌肉,增强弹性的效果均确实可靠,因此有志于实力修证的尽可以择便而练,不一定非要特定的专门器材。

实力的增长相当缓慢,所以不可急于求成。千万不要轻信功力速成的神话,那是不可能的。豆子长成豆芽还得七天呢!肌肉的增长还能比豆芽长得更快?突击练功会产生过度疲劳持续的过度疲劳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如果运动量过大即用力过度,就可能造成内脏损伤或肌肉拉伤或关节损伤。较轻的损伤将不得不停止训练直至康复,过重的损伤则可能断送这个人的运动生命。所以实力训练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适可而止,贵在持之以恒。

拥有资本的人要重视投资技术,否则有资本也难发财。拥有实力的人要重视发力技术否则他有力也难免用不出来。

发力靠的是身体科学的合理的正确的运动,科学地认识人体有助于解释人体运动。

人体是众多圆柱体的组台。两个柱体之间由关节连接,关节是柱体的支点和接合面、支点和接合面决定柱体的运动形式,柱体的基本运动方式

可以确认的有以下五种,即:

一、以支点为圆心以柱长为半径的各种圆运动。

二、以接合面为平台的各种直线滑动、弧线滑动和圆形滑动。

三、以接合物为传媒的轴向伸缩运动。

四、以柱体髓心为圆心的自转运动。

五、以柱体中间某一点为圆心以柱长为直径的循自由轴旋转运动。

人体的众多柱体如果局部自律相对统一协调运动,即产主形形色色的人体运动,人体运动千变万化,基本形式不过五种,那就是:屈伸运动、挥摆运动、旋转运动、摇转运动和凸凹运动。

腿臂的直伸和卷曲就是典型的屈伸、腿臂任意抡舞就是典型的挥摆运动;腿臂的拧转和身体左右拧转便是典型的旋转运动,身腰和肩胯的涮圆(空心圆)便是典型的摇转运动;胸背腰胁臀胯肘膝的突出便是典型的凸凹运动。

上述五种运动一旦以超常的高速运行,即成为初级的发力动作。屈伸和凸凹派生弹射式发力,挥摆和旋转派生旋转式发力,摇转派生抛射式发力。

这就是三种基本的发力模式,也称单层发力模式。

单层发力模式经过复合叠加,即成为双层及多层次的发力模式。例如肩的抛射与手臂的弹射相复合,即成双层抛弹式发力;加上胸背的抛射,即成三层抛弹式发力;再加上腹背的抛射,即成四层抛弹式发力,再加上臀胯的抛射,即成五层抛弹式发力;再加上腿部的弹射,即成六层抛弹式发力—-

这就是直拳的整体发力模式、倘若肩的摇转与手臂的挥摆相复合,胸背、腹背、臀胯的抛射层层叠加,辅以弧形步法,便是平拳亦即里摆拳、平勾拳的整体发力模式。其它各拳,可以类推。

弹射式发力的力学模型是弓形,发力的形势如弓张弦,力循直线发出,走的是弓弦,力道与弓弦平行且重合。

旋转式发力的力学模型是偏心轮形.发力的形势如同轮摆,力循弧线发出.走的是截面,力道与周边平行。

抛射式发力的力学模型是齿轮传动和皮带轮传动装置,力循抛物线发出,走的是切线,力道与周边呈45°左右的夹角。

在拳学发力中,抛射式发力是一个关键。没有抛射的支持,单靠弹射和旋转式发力,本体输出的功率将大打折扣。鉴于屈伸式发力和挥摆式发力人们一般都可以做到,所以要重点突破抛射式发力难关。

抛射式发力的轨迹是随遇的亦即任意方向的涡圆,涡圆就是漩涡状的圆,办即平面的螺旋园。涡圆的形状是6宇,从外向里写叫向心圆、从里向外写叫离心圆。抛射式发力的整个过程由两个对位的涡圆构成,这两个涡圆一个是离心圆,一个是向心圆,其中离心圆用于发力,向心圆用于还原,所以、完整的抛射式发力的模式是1l8l°的连贯的三个圆,其中两个小正圆,一个狭长的大扁圆亦即椭圆。小圆靠近本体,椭圆偏向目标。整个过程在少半秒内完成,即可以为抛弹式发力成功。

抛弹式发力的练习方法是,先以特定部位划平、立、斜三种圆,正反方向都要练习,画画大圆、画画小圆、熟练之后、再快速画“小、大、小”三重圆,或“小、大、小、大”连续圆。三重圆注意突发立止。两次发力之间间隔一秒,起得干净,止得利索,毫不拖泥带水。连续圆注意把向心圆的小圆变成离心圆的小圆,省略其中的一个圆—–一当连续抛射式发力时,每次发力的模式是720°连贯的一个小圆和一个狭长的椭圆。

保持肘臂的角度不变,以肩带动手臂划圆;把一只手的手腕贴在胸前,以胸背带动手掌划圆;把一只手的手腕贴在小腹部,以腹背带动手掌划圆把一只手的手腕贴在跨上,以跨带动手掌划圆一—-即可依次修证肩部、胸背部、腹背部和臀胯部的抛射式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