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球头的分类
一般把羽毛球球头分为四大类:泡沫球头、双拼球头、三拼球头、全天然软木球头。
泡沫球头一般用于比较低级的球,也不多见,就是一个白白的泡沫。
双拼球头是最常见的,一般都是双拼小颗粒再生软木球头,球头前半部分是小颗粒在软软木用胶水粘合起来,模仿传统的天然软木,以达到天然软木的强度,后半部分为台纤,一般表示为:“小颗粒再生软木双拼球头,XXmm台纤”XX代表台纤的厚度;双拼球头还有的就是软木双拼,前半部分为天然软木,后半部分为台纤;一般表示为:“天然软木双拼球头,XXmm台纤”XX代表台纤的厚度。
三拼球头一般为天然软木+台纤+天然软木,所以梭网的表示是:X+Y+Z天然软木三拼球头,X代表上部天然软木厚度,Y代表中部台纤厚度,Z代表底部天然软木厚度。
全天然软木球头,顾名思意就知道什么意思了,这个一般在顶级的鹅毛球中才采用。
羽毛球球毛的分类
羽毛球一般分为鹅毛球、鸭毛球和尼龙球,国内常见的是鸭毛球和鹅毛球,尼龙球在国外比较流行,也不需要毛片,呵呵。所以我们主要讲讲鸭毛球和鹅毛球的毛片分类。
鸭毛国内一般采用五种鸭毛:鹚鸪鸭(还叫赤骨、吃骨、吃谷等)、樱桃谷(还叫樱桃骨等)、豚鸭(还叫洋鸭、腾鸭、誊鸭等)、台湾鸭(基本上叫台鸭)、水鸭(最常见的鸭毛)。整体看来耐打度依次下降,但不排除个别,比如说水鸭的驼背这类长在鸭翅尖的毛片。
每种毛片又根据毛片的宽度分成全圆、大方、小方、单边、驼背(水鸭独有)。按顺序耐打度依次增加,飞行击球感也依次降低。每一根毛片又根据,毛片的清洁度、弯曲度、厚度等分为4~5个等级。
鹅毛球一般有二种鹅,一种是东北大水鹅,一种就是黑鹅(我也不知道哪里生长的,小时候在南方老家见过)。鹅毛球可大致分为四种:鹅大刀(也叫鹅单边、鹅驼背等)、鹅刀翎(也叫鹅全圆、鹅圆毛)、鹅拉直(也叫鹅窝毛)、鹅漂白(黑鹅毛漂成白色),从耐打性讲按排列顺序依次降低。飞行的话,鹅刀翎最好,鹅拉直和鹅漂白都还可以,毕竟也算是全圆毛片嘛~~鹅单边稍微差点,但他是当之无愧的耐打王。鹅毛也跟鸭毛一样,每种毛片还要分3~5个等级。
羽毛球握拍的正确方法
一、羽毛球握拍姿势
正手握拍方法
单手握紧球拍,虎口对着拍柄窄面内侧的小棱边,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弯曲,握住拍柄,拇指和食指贴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指甲在大拇指下面,食指和大拇指相对。拍柄末端与近腕部的小鱼际肌齐平。掌心和拍柄之间要留有空隙,握拍时手处于放松状态。
反手握拍方法
反手握拍法又叫做拇指握拍法,主要应用于反手扑球、反手防守和反手平抽球。先以正手握拍法轻握球拍,然后拇指和食指稍向上提,利用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将拍柄稍向外转,拇指自然贴在拍柄内侧的宽面上,食指扣住对侧拍柄。拍柄与掌心间的间隙相对正手握拍时略大。前臂和拍杆应维持102。~130。的状态,手腕要随手背灵活转动。
锤式握拍方法
击球前一定要紧握球拍,如同握紧锤子往木板上钉钉子一样,在对付大力来球时很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前臂肌肉极易扭伤。单手紧握拍柄,五指合并,食指指尖位于大拇指下面并与之相接触。拍头的表面是击球者手臂的延伸。
正手击球握拍
羽毛球正手击球握拍方法,初学者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掌握:先用非持拍手拿住球拍,使拍面先与地面垂直,张开持拍手,使手掌下部靠在球拍的握柄底托部位,虎口对着球拍框。小指、无名指、中指自然并拢,食指与中指稍稍分开,自然弯曲并月,贴在球拍柄上。掌心不要贴紧,手部肌肉放松。这就是通常情况下的正手握拍。
反手击高远球和吊球的握拍法
反手击高远球或吊球时握拍的方式与反手发球时稍有不同。拍框稍外转,拇指伸直贴在球拍柄内侧的窄面上,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握住球拍。通常反手握拍的时候,手心与球拍柄之间有一定空隙,这样有利于手腕力量和手指力量的灵活运用。
打羽毛球非常规握拍
比赛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运动员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握拍方式,例如网前正手扑球时采用的“苍蝇拍式”;双打中持拍部位趋向于前端等。由此可见,球拍的握法在击球时会产生各种变动,并非固定不变。采用何种握拍方式一定要与具体的技术需要相一致,初学者要尽量避免用一种握拍法去打所有的球。
羽毛球握拍注意
好的握拍方法应该是在最佳时机选择最佳的握拍方式。而最佳握拍方式和击球的关系应该是:击球前拇指、食指和中指放松,掌心与球拍柄之间留有发力空间。正手和反手握拍时,最明显的变化是拇指接触拍柄的位置。正手击球时握拍拇指的位置要低于食指,而反手击球握拍时,拇指的位置要略高于食指,击球时,食指和拇指夹住拍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紧握拍柄,抓握动作由松到紧,利用杠杆的原理,使球拍得到最后的加速。
拍柄的横截面形状是一个上下边略窄左右边略宽的八边形,而非正八边形。这种形状的拍柄使持拍人在眼睛不看球拍的情况下,仅依靠拇指和食指的捏握感觉就能准确控制拍面的角度。因此,羽毛球拍的握法中,拇指和食指的位置至关重要。很多不规范的握拍方式几乎都与此有关。
二、打羽毛球的正确姿势动作
活握死抠:在非击球的状态下,羽毛球球拍不能握死,拍柄要能灵活转动以便适应不同的击球动作。击球状态下,手指抠紧球拍,尤其是食指和拇指,尽可能的保证击球动作干脆、线路明确。
长挥短抖:在击球时,尤其是长球和杀球时,肩膀和胳膊要完全放开,击球要有力量的保证并且大动作可以迷惑对方。在最后击球的瞬间,线路的变化以及落点控制全靠手腕的抖动。
高压低抬:打后场球,手腕要有前压的感觉,不然球速慢、落点近,容易受攻击。防守时手臂上抬要充分,速度要快,避免被动挨打。
远打近搓:后场球要先跑到位,胳膊带动手腕,幅度大用力猛。前场球小球,小臂伸出稳固,手腕和手指转动,幅度小、用力巧。
对拐平举:中前场放斜线短球,手腕要反拐上挑的动作。中前场平抽快球,球拍不放下,用小臂发力手腕紧绷。
正侧反背:打正手球身体向后侧方转动,作为弥补,手腕控制拍面也要有相应角度的内侧转动。打反手球,身体完全展开背对敌手,手臂挥动距离长,手腕发力要及时到点。
强追缓挡:在进攻有利的时候,要不断加快进攻节奏,手臂手腕的动作保持连贯而急促。在对方连续进攻时,可以主动通过轻挡、放小,来改变对方连续进攻的节奏,手臂手腕发力要舒缓。
柔舞脆击:羽毛球的所有动作都应该是很协调连惯的,甚至是轻柔的,但击球瞬间必须是干脆利落,从腰部到手腕,击球发力应该有一个猛烈的停顿,接着又是协调连贯的身体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