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结构之面板介绍
今天我们聊一聊古筝的面板,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古筝的结构大致有面板、底板、古筝头、古筝边、古筝尾这几个较为重要的部分组成,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面板,因为面板对于音质的印象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当让其他部位也有影响,我们先说面板。
古筝面板是分阳面和阴面的,将泡桐木整个置于水中浮在水上面的就是阳面;所谓中段,就是指将桐面去掉头部和尾部直径相近的一截,一般情况下生长了九年的桐木是制造古筝的最佳板材,两侧年轮间距在1.5~2.5厘米之间(倍高音、高音、低音与倍低音区),中心间距在5~9厘米之间(中音区=7-11弦);河南兰考的桐木是制作古筝面板的上好板材,干燥的沙地,使其生长出来的桐木质地疏松比较适合传音,这使河南兰考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乐器面板生产基地(弦累乐器的面板大部分都是采用桐木所造)。像敦煌、东韵、宏声都是采用兰考的泡桐作为面板。
古筝面板的纹理从S岳山到调音盒的部位全部为通纹,未出现年轮交接的现象,这样的木纹被称为了山水纹,按照一般情况一般来说,没有山水纹的面板是最好的面板,有一道到俩道的只能做次级面板,如果面板到了三条纹以上的,很抱歉就是只能做底板了。
由于古筝的面板比较长,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求整株(很多古筝的面板采用的是拼接的办法,因为整块面板造价是比较大的,所以价格一般的古筝出现结是非常正常的,有时候出现五六个结也不用觉的奇怪都是正常现象,出什么价格的钱,那什么样的货这个上是很合情合理的。
以上是关于古筝结构—面板的一些基本的知识,也是让大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过程,毕竟如果你想要学习古筝这门乐器的话,首先了解一些只是不是什么坏处。
古筝基本构造
古筝构造是由以下几种构成的,面板、底板、筝头、筝边、筝尾,者几个部分组成。
面板使用放置多年、木质干而松的梧桐木来制作,国内的产地主要是来自河南,也有人试用白松制作,但是效果没有泡桐木的效果来得好,蒙族筝的面板用杨木制成。
底板主要用梧桐木制作或者用其它的硬质木料制作而成,也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筝边也称边板,即筝的侧边。筝有两个筝边,靠近身体的一侧称为内筝边,另一侧称为外筝边。筝边一般用木制成,也有用水曲柳、红木或其他杂木制成。还有试用枫木制作,根据不同的古筝所用的侧板也不尽相同。
筝头用木、紫檀或其他较坚实的木料制成,也有用其他木料的,筝头的作用一般来说是固定琴弦,由穿弦孔来固定(也有的筝的筝头是固定琴钉的)。在筝头的侧面有一个出音孔,也音孔上有一个音窗,供出音之用。筝头因与共鸣体相通,这样就扩大了共鸣的范围(也有的古筝,筝头与共鸣体是不相通的,想是宏声的挖筝,直接就是一个整体,音质传到方面比一般的古筝好很多)。
筝尾它主要用于安装琴钉。此处在造型上也起着与筝头对称平衡的作用,以至于弹奏的时候平衡要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