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高音的正确发声方法
若想把喉咙完全打开,必须首先搞清楚用力的部位和感觉。在歌唱时如果能将喉咙完全打开,那么歌者自身的感觉应该是喉咙即有向外扩张,又有使喉结向下的力量。贝基先生说:“正确地打开喉咙是感到颈部往四周扩张。”“要感到喉咙的的两侧的肌肉发酸,在促使喉结往下放,这才是对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贝基先生在课堂上常常做这样的手势,就是将两只手自两肩像推开两堵墙一样向外推,以示说明这种力量的方向和感觉。……
为了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和用力的部位,贝基先生在讲学中用了很多具体手段,这些手段都是比较容易体会的,而且也都是卓有成效的。歌者在练习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用多种手段去体会。
1.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有种办法能把喉咙打开,当你困了,一面讲话一面打哈欠,这时喉咙就打开了。”,“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过头了,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
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唱歌时声音是从咳的地方发出来的。“声音是从两锁骨中间那里发出来的,声音要深”,“声音是从喉咙最底部发出来的。”
3.模仿嗓子宽的人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模仿嗓子宽的人去唱,不要模仿那人的音色,主要模仿他的技术。做为技术无论对哪一个声部都是同一的要求。”
4.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
5.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
6向后仰头,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
还有一种感觉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用贝基的话来说就是“歌唱时只有横膈膜和面罩发生接触”。
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虽然是一种感觉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种感觉是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
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寻求这种感觉,只有这样喉咙才是完全打开的。
歌唱找到低位发声技巧,唱高音的第一步
低位发声是根据多年的演唱经验和声乐教学的实践总结出的一种歌唱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获得正确的呼吸状态,使口腔,下巴与喉晚保持松弛、通畅状态,促使整体共鸣腔体的建立,协调、平衡歌唱状态。它是与声音的髙位置要求相向的训练,和声音的髙位置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低位发声是指歌唱时,口腔初咽腔保持的哈欠状态,使发出的声音经过开放的喉咙,顺着挺起的后咽壁,传递到鼻咽腔和头腔。保持这种状态去歌唱,会使歌唱声音松弛、通畅、竖立、集中,富于线条感觉,不但极容易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而且,歌唱声音富于穿透力和表现力。
开始时,可以把并拢的手指放在颈窝下方的胸腔中间部位,并从意识上努力使歌唱的每个字、每个音、集中地响发于手指下面,并通过手指的感觉来检查每个字、每个音响发在手指下方的程度。若感到所有字音都能清楚、集中地响发在手指下方,就算获得了低位发声状态和低位发声点。
同时,通过手指还可以感觉出不同的音高变化所带来的低位发声点的不同位置。正确的感觉是随着音域的升高,低位发声点应明显地向着气息支点方向下降。歌唱中,应使所有的字音都不要离开这个低位发声点。这样既可以做到声音的稳定和协调,也可以实现字、声自然结合和统一。
歌唱中,保持住了低位发声状态,建立了低位发声点,喉头就会自然放松,并下降到合适的位置上,喉咙随着也就打开了。同时,气息也会相对稳定,字音也就会协调、统一。在实际的歌唱实践中,每个人理解低位发声点的位置会有所不同,因此,感觉会不完全一样,声音效果也会出现差别,这是正常的。
在练习中,切不可过分追求千篇一律,更不能生搬硬套,应根据每个歌唱者的嗓音条件和声音特点等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在做低位发声练习时,可以因人而异地选用最适当的韵母,待获得低位发声状态和感觉后,再做其他韵母练习。一般来说选用i(衣)、o(喔)、u(乌)等韵母练习,效果比较理想。
高音上不去怎么办
以上我介绍的是贝基先生在讲学中经常采用的一些打开喉咙的手段,歌者可以针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选择地灵活运用。
除此之外,我个人还有这样的体会:当喉咙完全打开时,在歌唱时会感到头部有一种向前和向上顶的力量,即在某种程度上有梗脖子的感觉。
美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舍瑞尔米尔恩斯在谈到纠正某些歌者在歌唱中头和下巴的状态不够自然时,主张将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头部的后上方,在歌唱时轻轻用力向前搬,而头部又轻轻向后仰,这时头和下巴便处于歌唱时的状态。……
还有一种感觉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当喉咙完全打开时,歌者在歌唱时会感到喉咙似乎不复存在了,只有气息的支持和响亮的面罩共鸣是歌者能明显感觉得到的。
用贝基的话来说就是“歌唱时只有横膈膜和面罩发生接触”。
就是说,完全打开的喉咙似乎是一个畅通无阻的通道,声音在这里不会受阻,而是送进了上面的面罩,这虽然是一种感觉和想象,但似乎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感觉是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都认可,并非常强调的,所以歌者一定要努力寻求这种感觉,只有这样喉咙才是完全打开。
关于高音问题
1.贝基先生说:“唱高音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确,这个高音的印象早就印在你的脑子里了。”我理解这句话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说,在你的头脑里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声音形象,……其二是说,唱高音之前,发声器官的各个部位,如横膈膜的支持、喉结的位置和面罩共鸣等,都要做好将要积极工作的准备。
2.贝基先生说:声“音的动作与音高正好是相反的。”……就是说,越往高音唱,歌唱发声器官某些部位的动作与感觉越要往下。贝基先生把这种反向动作概括为三个方面,他说:“唱高音时别用外在的力量往上冲,而是用内在的力量:一是喉结两侧的肌肉将喉结往下拉;二是横膈膜有力的控制呼吸;三是头别往前伸,也别仰头,而应略低头。”
3.贝基先生说:“高音最需要面罩共鸣。”
4.贝基先生说:“唱高音要有自信感。”
练声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练声是一项艰苦的劳动
2.练声时要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
3.练声时要培养歌唱意识
4.练声时要力求主客观统一
5.练声要有的放矢
6.练声时不要过于追求音量
7.练声时注意力要特别集中
8.要用科学的态度练唱
歌唱发声练习的步骤
歌唱发声基本功的练习,一般按音域进展的规律,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以中声区训练为基础,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肌肉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无论哪一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练中声区的音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大音域,要知道声乐学习要从基础入手,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要记住“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第二阶段
是中声区的基础上,适当扩展音域,加强气息与共鸣的配合训练,练好过渡声区(即换声区的训练),为进入头声区的训练打好基础。第二阶段的练习是关键的一环,需要花费的时间相对也比较长,但千万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要急于唱高音,要沉得住气,等这段音域巩固后,再进入高声区的练习
第三阶段
即高声区的练习可以在比较巩固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加强音量音高的训练,进一步扩大音域,做较复杂的发声练习,使各声种达到理想的音高范围。这了阶级的练习要特别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音的过渡不要发生裂痕和疙瘩,重点是加强头声区的训练,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从而达到统一声区的目标。这样我们歌唱发声的乐器基本制造完毕,可以唱一般难度较大的歌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