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假声技巧和发声方法
在看节目或是听歌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发现别人在唱歌时发出假声,假声是怎么发出的?下面就来说说唱歌假声技巧和发声方法,千万别错过。
一、假声
假声,也被称为假音,是一种有意识的控制来达到比正常范围更高的音调。假声主要是通过声带的韧带边缘或整个振动产生的。假声是歌唱技巧的一部分。
当唱歌唱到高音时,专业歌手更喜欢用真假的混合来产生完美的愉悦高音。
二、假声发声
如果不明白假声的概念,也不知道如何去理解假声。
当我们从低音上升,当到达某个点,会卡住,这意味着到了换声区。在这一点上,必须用某种方式继续唱起来,这就是要用到假声了。
掐着喉咙说话和低声耳语,这两种都可以发出假声。
三、假声练习
首先,需要找到假声中最好听的部分。(鼻共鸣或胸共鸣)
常见的假声需要大量的呼吸支持,因为假声是基于呼吸的。
1.唱假声时,先张开嘴,上下张开,而不是左右张开。
(将左右手的手指放在耳屏前面,当上下张开嘴巴时,肺泡会张开,耳屏的一部分会在前面凹陷。舌头放平,舌尖紧贴下牙;然后用丹田呼吸唱法,唱高音。)
2.练习假声:唱DRMFS,SFMRD等简单句子。
四、假声技巧
制造假声并不难。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完美地转换真假声。
1.“倒吸气”
歌手唱歌换声的同时,“倒吸气”,让喉部稍向下,向后,口咽腔完全开放,同时向上齿龈背后输送气息,随着音高逐渐上移,嘴巴也随着逐渐开放,这时声音就会自然进入“变化区”。
2.元音转换技巧
当要换声时,提前把它盖起来,声音会更暗一些,气息更少一些。
换声时,如果声音很难唱,甚至声音感觉出现破音,也不要改变发声器官的形式,必须坚持唱。
其实,换声是一个“混音”问题,就是真与假的结合。要掩饰一些声音是要有假音成分的,但不能全部假,必须与真音混在一起,声音的衔接才不会有痕迹,声音也不会空虚。
唱歌训练方法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提高儿童表现歌曲的能力,应给予他们唱歌技巧的训练,训练的内容包括:唱歌的姿势、呼吸、发声和咬字等各方面的要求。
一、唱歌的姿势
正确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的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在训练时,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唱习惯,做到两眼平视有神,下颌内收,颈直不紧张,脊柱挺直,小腹微收,腰部稳定。
二、唱歌中的呼吸
首先是吸气,在做呼吸练习时,先做好正确的演唱姿势,保持腰挺直,胸肩松宽,头自如,眼望远处,从内心到面的表情都充满情意,然后,“痛快地叹一口气”使胸部放松,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很兴奋地以后腰为主,将腰围向外松张,让气自然地,流畅地“流进”使腰、后背都有“气感”,胸部也就自然有了宽阔的感觉,比如用“打呵欠”去感觉以上动作。
但呼气时不准过深,否则使胸、腹部僵硬,影响发声的灵活和音高的准确,吸气时不要有声响,反之不仅影响歌唱的艺术效果,还会使吸气不易深沉,影响气息的支持,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两肋扩张,小腹微收的习惯。
三、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唱歌必须以最基本的发声练习开始。
1、做获得气息支点的练习,体会吸与声的配合,利用科学的哼唱方法,体会并调节自己的歌唱共鸣。
2、学会张开嘴巴唱歌,上下齿松开,有下巴松松的“掉下来的感觉”舌尖松松地抵下牙。
3、唱八度音程时,从低到高,母音不断裂连起来唱,口咽腔同时从小到大张开。
4、气息通畅的配合,发出圆润通畅自如的声音。
四、咬字、吐字准确、清晰
发音练习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完善地演唱歌曲,所以必须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清晰,正确地掌握语言的回声,明确汉字语言的结构规律,将歌曲曲调与咬字吐字结合起来练习。练唱时,将每个字按照出声引长归韵的咬字方法,先念几遍,再结合发声练习,以字带声,力求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演唱时发元音的着力点,应尽量接近声区的集中点,使三个声区的共鸣得到衔接和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