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乐器质量的好坏要从各个方面来判断,而对于古筝初学者,在这一方面还是一窍不通,选琴的时候要怎么去判断古筝的好坏呢?
怎样区分古筝琴弦的好坏
筝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流传至今,根据不完全统计,当今社会学古筝的已经超越二百万之众,毫无疑问其普及程度已经超越了二胡,甚至西洋乐器钢琴,这跟古筝的入门容易,音色优美有着很大的关系。
很多初学古筝的用户在挑选古筝的时候,很是迷茫,本身并不具备挑选的能力,通常情况下,选择面仅限于挑选工艺品的程度,或者直接委托老师购买,难免有个别筝友被蒙。
古筝乐器质量的好坏要从音色、音质、音量、灵敏度、均衡度、工艺质量、外观造型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音色:要柔美明朗、发音松透,高音清亮不单薄、低音淳厚而不浑浊。
音质:要纯而不噪,无沙、哑之音。
灵敏度:在各种演奏手法中各个音区发音都很敏感。
音量:在讲究音色、音质的前提下尽量要求其音量大,要求共鸣力强声音传得远。
外观造型:古筝既是一个横置乐器,又是一个精美的工艺品;所以在外观上要求制作精细、选材上乘、造型上以秀长、端庄为美。我们在选择乐器时,应综合地考虑对乐器的要求。一张完美的古筝不但可使演奏者得心应手,还会给演奏者的艺术形象增色。
均衡度:要求高、中、低音区的音量平衡,音色统一。
古筝不仅仅是一件乐器,具有演奏价值,同时也加入很高的艺术手法,具有观赏价值,好的古筝工艺一定很好,但是光凭工艺根本无法判断音色好坏,同时,工艺不好的古筝,音色一定不会好的,装饰的技术难度远低于音色控制的技术难度,即使有一台做工不好,但是音色好的古筝,也属偶然。
怎样辨别古筝面板优劣
首先是阳面中段
所谓阳面,是指将整株桐木置于水中,朝上的一面即是;所谓中段,是指桐木去头斩尾,直径相近的一截,一般来说,生长九年左右的的桐木为最佳,两侧年轮间距在1.5~2.5厘米之间(倍高音、高音、低音与倍低音区),中心间距在5~9厘米之间(中音区=7-11弦);以河南兰考出产的桐木为最佳,沙土地,加上干燥的环境,造就了兰考桐木疏松的特征,利于音质传导,这也使兰考成为中国最大也是最闻名的乐器面板基地(扬琴与琵琶等乐器的面板亦采用桐木)。
纹理为通纹
面板的纹理从S岳山到调音盒的部位全部为通纹,没有出现年轮交接的情况,这样的情况称之为山水纹,一般来说,没有山水纹为最佳,有一至两道次之,三道以上只可以底板。
由于古筝面板的规格较长,又要求整株(个别古筝厂家面板用拼接的办法,孰好孰坏,也是河南兰考的桐木特征之一,其他地区的桐木就很少有这样的伤痕,当然木材也没有河南兰考桐木木质疏松,利于音质的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