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精品6篇
当前位置:贝知网>作文>小学作文>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精品6篇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精品6篇
时间:2023-08-23 小学作文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精品6篇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第1篇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当我们满怀喜悦地迈入马年新春之际,在鼓楼举行了一次剪纸展,这些无不令人赞叹的剪纸展都出自老年大学的老人之手,他们用巧手剪出了春节与春天的美好气氛与精彩。

精致的剪纸作品让我眼花缭乱:农民挥着锄头掘新笋;为了绿化环境,让人们呼吸清新的空气,辛勤劳动着的孩子们填土浇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在剪纸中,也一样体现出五十六个不同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她们身着少数民族的服装,跳着优美的民族舞,给人一种民族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息;一只喜鹊停在压满积雪的梅枝上早早地来报喜……

在众多的作品中,有两幅作品我十分喜爱。一幅叫“年年有余”,两条栩栩如生的大鱼跃然纸上,活灵活现,衬托起三朵莲花,与上面“年年有余”四个字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整幅作品喜气洋洋,代表了百姓们对将来的美好愿望。另一幅作品是一个“寿”字,粗看是一条龙,但就是在这条龙缠绕的“寿”字中,却隐藏着十二生肖,从上到下依次是:龙、鼠、猴、鸡、牛、老虎、蛇、兔、马、羊、狗、猪。“寿”代表长寿,龙代表吉祥,表达了人们长寿百岁、吉祥如意的愿望,把十二生肖融入其中,如此绝妙,我不禁再一次对这幅剪纸作品啧啧赞叹。

这次剪纸展使我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走进了一个春意盎然的世界,让我有了一次与众不同的体验。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第2篇

正值新年,我和家人一起去商店采购。一走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玻璃上各式各样的剪纸窗花。其中有一幅成功地吸引了我的视线,画面中一个小女孩正牵着一头骆驼,艰难地在沙漠中行走着。头顶的烈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偶尔出现的一两株花草,也无力地耷拉着脑袋。我看得入了迷,不禁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又到了启程的时候了。小女孩牵着骆驼。和爸爸一同走进了茫茫的沙漠。骆驼的身上驼满了各种水果、布料、干货等特产。他们此行是要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到达大唐的国都——长安。从小她就盼望着能和爸爸一起去长安做交易,这次终于如愿了。

往日阴晴不定的沙漠,这次竟然出奇地平静。父女俩一路都行走的很顺利,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长安的繁华真是名不虚传!大街上,各国的行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商店里,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古玩让人驻足不前;餐馆里,宾客们把酒言欢,一饮而尽……到了集贸市场,小女孩简直惊呆了!各国的商人们叫卖着,吆喝声、讨价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各种琳琅满目的食品、珠宝、服装、特产在不同的摊位上摆放着,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等小女孩回过神来时,爸爸已经把带来交易的商品一一摆好,开始吆喝了。不一会儿,人们便围了过来,将他们带去的货品一扫而空。爸爸高兴极了,收起摊布,和小女孩一起在集市里采购。他给小女孩买了好吃的糖人,还有一只小小的拨浪鼓,还给自己的妻子捎上了一块上好的丝绸。小女孩第一次来到这么热闹的地方,一路蹦蹦跳跳,好不兴奋……

“别发呆了,该回家了!”妈妈的叫声一下就把我拉回了现实。眼前的这幅剪纸作品,竟然引出了我这么多遐想。确实,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丝绸之路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而剪纸这种民间艺术也是中华元素中不可或缺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要好好珍惜和传承,不要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销声匿迹。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第3篇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然后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可是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资料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搞笑呀。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然后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貌真是逗人喜爱!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然后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第4篇

每到佳节来时,人们家家户户窗前都贴上剪纸。

我最喜爱的一副剪纸叫“好朋友剪纸”,这幅剪纸描绘的是:一位小朋友骑在一头牛的背上,弯着腰在拉另一位小朋友,牛歪着头看着他们,两位小朋友脸上都带着灿烂的笑容,一对鸟飞来,落到牛角上,谈论着什么。牛的身上的一些花纹使整个剪纸更美观,再加上这是鲜艳的红色,使整幅剪纸更美丽。

每次见到它都让我联想到一个小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那里的人们迎来了一年中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开始收粮食,忙的不可开交。小刚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自告奋勇的帮家里人运粮食。他骑着牛,把粮食放在牛背上。一边骑着牛,一边吹着笛子走在乡间小路上。忽然,他看见了小明从后面走来,身上挑着一担粮食。小刚和小明家离的很近,从小一起长大,是很要好的朋友。他见小明挑着这么重的粮食,就跳下牛背,对小明喊道:“喂,小明,快过来,我们一起骑着牛回家吧!”说着,就把小明拉了过来,小明个子矮爬不上去,小刚就爬上牛背拉他上来,牛看见了,好像知道了似的,弯下腰向下了一些,就这样,小刚和小明一起骑在牛背上,快乐的交谈起来,走向回家的道路。

每一幅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而这副剪纸将会成为我永远的回忆!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第5篇

中国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因材料易得,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深受欢迎。它有时表现了中华民族淳厚与隽永的民情民风,有时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有时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祝福……

星期天,我在书上欣赏着精美的剪纸作品。不禁心血来潮,也想试试剪一个作品。我挑了张简单明了的剪纸作品仿照着剪起来了。伴随着轻微的“沙沙”声和雪花般的碎纸片,可爱的小姑娘“活”了,美丽的花“开”了,飞翔的小鸟“唱”出了动听的歌谣。一个在葡萄藤下伏案读书的维族小姑娘跃然纸上,使我飞向了想象的王国。

筱云是一个善良又聪明的小姑娘。她的家里却很贫穷,甚至连写字的地方都没有。她灵机一动,把又小又破的旧书桌移到了院子里的葡萄藤下,坐在小板凳上看书。闻着葡萄的香甜,看着簇拥在她旁边的牵牛花,再品尝着故事的美味,倒也有几番诗意。正在她专心致志读书的时候,对门传来的一阵笑声吸引了她,原来是邻居在热火朝天地盖小洋房呢!这个村子大多人都已经盖起了小楼层,筱云望着自己家土得掉渣的破屋,强烈的自卑感使她低下了头:“为什么别人家那么富有,我家却那么寒酸!”她伤心地连妖娆的花儿都无心欣赏了。这时,筱云的父母正提着锄头从田地干活回来,他们脸上挂着充实、喜悦的微笑!筱云一下子轻松了很多,她想:“无论富足与贫穷,只要生活得快乐不就行了!”接着,她继续开始了学习。

也许,每个生动形象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神秘精彩的故事,就看你能否发现!

六年级学剪纸作文第6篇

剪纸,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在于“剪”,一把银光闪闪的小剪刀,一张薄薄的纸,纵横裁剪,三下五除二,一篇佳作便展现在你的眼前。但这也需要耐心和细心,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长此以往,可以养成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近日,我们学校开展了一个“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剪纸班的同学们要给全校同学以及家长表演现场创作呢。活动开始了,同学们便大展身手,“希希嗦索”忙个不停,一会儿剪这儿,一会儿剪那儿,一会儿绕个弯儿,一会儿转个圈……可有趣啦!

完成了,粘起来吧,看看是什么?哟!一幅海底世界,一幅昆虫世界,剪得真像!

接着,一位戴着眼镜、矮矮的、胖胖的老师走上舞台,是戴老师!原来,她是来当评委的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呀,这只是一幅作品。”戴老师摆出了一副神秘的样子。

“明明是两幅,怎么会是一幅呢?”同学们议论起来。

“大家看,它的标题在哪里呀?”戴老师问。

“哦!原来如此,这幅作品的标题是:“畅想大自然”,剪的是关于大自然的呀!”同学们恍然大悟。

戴老师还给同学们评论了这幅作品的不足和好的方面,讲得可专业啦!我们都很认真听。

在这个活动中,我体会到了剪纸的乐趣,还学会了许多有关剪纸的知识,收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