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风俗作文第1篇
哇,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又到了,人们是多么高兴啊!新的一年来了,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和新裤子,还换了新鞋,洗好脸,怀着兴奋的心情和大人一起去燃放喜庆的烟花炮竹。之后,就是吃年早餐了。
过年的早餐与平常的不同。心情自然是很高兴的,再有大人们是不让我们乱说话的,否则不吉利。记得前三年,妈妈还用纸擦过我的嘴,那样,说错话也就百无禁忌了。现在我长大了,昨天,妈妈提醒了我,所以我今天早上特别地乖,每吃一样都说了一句好话。吃一颗红枣,说句“上学天天起得早。”吃上圆圆的鸡蛋,说句“今天我们一家大团圆。”端着肉丝长面,说了“吃了长寿面,长命百岁。”哥哥也是和我一样乖巧。其实不只是我家,我们这儿家家都一样。就算今天小孩犯了错,长辈都原谅了,决不会骂,更不会挨打。
今年的春节,有外公、外婆和我们一起过的。吃好了早饭,外公和外婆都给我和哥哥每人一个红包,说:“你们大一岁了,又比以前更懂事了,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气象。”我和哥哥早就准备了一对喜娃,回敬给两位老人,以示双双对对,和和气气,幸福百年。堂前的桌上,摆着在苏州工作的舅舅为外公捎来的水晶玻璃酒杯和水晶玻璃的酒罐子。我仿佛看到了舅舅全家人对我们的祝福。
喜庆的快乐充满了整个大年初一。人们都穿着崭新洁净的衣物走家串户,三五成群地诉说一年里劳动的收获;有的玩牌,打麻将取乐;有的听音乐,唱歌;我和村子里的小朋友们点放鞭炮、爆竹为节日增添快乐的气氛;各家各户的彩色电视机都全天播放着精彩的节目,有全国各大剧种的戏曲,有各省市的联欢晚会等等,我最爱看中央一台重播的《春节晚会》了,那精彩的小品,常常逗得我捧腹大笑。我在这一天里发现有些人家里,来了陌生人,那些肯定是来拜早年的客人。
到了晚上,妈妈和外婆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有年年有余的红烧鲫鱼、带鱼、鳜鱼;有红烧肉片、清炖猪肉;有烤鸡、腌鸭肉;还有做成我叫不出菜名的各种豆腐品,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看得我眼睛都花了,津津有味的美食填饱了我的肚子。
欢乐喜庆的夜宴结束了,大年初一的夜空也正别有一番景象。明明是繁星满天,然而四周围的夜空确是“闪电”不断。我看不见其它村庄人们快乐的情景,可他们的祝福的火花和我们这儿庆祝的焰火却一起腾向蓝蓝的天空,普天同庆这欢乐无限的春节。
家乡风俗作文第2篇
腊月即将来临的时候,就意味着快过年了,而我印象最深的是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最热闹。
除夕那天,每家都要吃团圆饭,家家户户赶着做菜,菜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村子。大人们在家做饭,而贴春联的这些事,都包在我们这些小孩子身上。我们三五成群地去贴对联,回到奶奶家时,就可以吃饭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当天晚上,我们所有人都不想睡觉,都在守岁。到了十二点,爸爸拿起鞭炮出去了,“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听到了这种声音,意味着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了。
元宵又是另一个开心的日子,我特别期盼元宵节的到来。下午,我们这些小孩子总会买一些小炮和烟花,像蜘蛛炮、冲天炮、烟雾弹等等。天黑了,爸爸不让我们出去,但是我和哥哥在院子里玩得非常开心。我们刚玩好,妈妈就让我们去吃汤圆了。汤圆是一个圆圆的糯米团,里面包着黑芝麻糊。刚咬时,只是清香的糯米面味,等里面的芝麻糊流进嘴里,就是香甜的味道。
眨眼间,就到了该上学的时间。我的家乡在农村,更能感受到家的味道和节日的欢乐。
家乡风俗作文第3篇
我的老家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每到春节,远在四面八方的亲人都相聚在这里,一起欢度佳节。那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却有着自己恬静淡然的韵味,那里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有着自已的独特别致的风俗习惯。
我们那里的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丰富多彩。如过年要点旺火,寓意全家兴旺发达;过年忌洗衣服,忌打扫,忌针线,意在防止惊动神仙之灵;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吃硬币饺子了,也叫“钱饺子”,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吉祥如意。
“包饺子啰!”随着妈妈的一声吆喝,零散在各个房间的家人们都循声而来。只见妈妈端着亲手和好的面团走了过来,她用刀把面切成细细的“面绳”,将剩余的面放进和面盆中盖上一层布继续醒面,大家伙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在包饺子大赛中“大显身手”,“你别乱来,你又不会包饺子,要不你去给我们擀面皮吧。”妈妈见我挽起袖子跃跃欲试,着急地说道。我噘着嘴嘟囔着:我也想亲手包一个硬币饺子……见我犹豫不决,嫂子等不急了,她拿起擀面杖就递给我。我也无可奈何,谁让我包的饺子难登大雅之堂呢,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擀着稍显拿手的面皮。那面粉粘在手上在面板上摩擦的轻柔,仿佛沙粒一般。我右手持擀面杖,左手拿皮,擀面杖在我的手中上下滚动,看得人眼花缭乱,惹得哥哥姐姐们对我赞不绝口。手在不停地舞动,眼睛也不闲着,我偷偷地观察着大家包的硬币饺子,只见妈妈一兜一放,一捏一卷,一个精致的硬币饺子就出炉了。这饺子挺着个大肚子,波浪卷的头发,就像是一个阔绰的富太太,就它了,我心里默默地记着它的样子,我心想:往年我都没有吃到过硬币饺子,今年我一定要“LU摄氏度K”一回。我祈祷着幸运之神降临在我的身上,想着自己咬中头彩时的画面,嘴角就禁不住的上扬……他们包饺子太快了,我的饺子皮眼看就赶不上趟了,于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擀面皮的速度。
时间很快地流逝了,勤快的嫂子把包好的饺子下入锅中。那饺子像一只只小鱼在翻滚的水花里上下浮动,充满了无穷的乐趣。翘首以盼中,热气腾腾的饺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选中了那个貌似之前记住的那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我吃到了!我吃到了!”真没有想到,我竟然吃出了一枚闪闪发光的硬币,霎时间,全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这里,投向这枚小小的硬币。在这目光里,有关爱,有羡慕,有祝福……
我不知道,吃到了硬币饺子,来年是否真的会好运连连,财源滚滚。但我知道这小小的硬币饺子里,包含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这个小小的硬币饺子让亲人们的心更近了,让年味更浓了,也让“根”扎得更深了。
家乡风俗作文第4篇
家乡,是一个人永远的避风港!家乡,是殊途同归的美好地方!家乡,是一个人排除万难也一定要回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习惯,这习惯根据个人喜好,过着过着,就成了约定俗成的“风俗”了,这风俗形态各异,细节有所差异,但大体上,还真是一回事儿。不过,虽然大体上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却一定不一样,就是这么神奇。
我的家乡是东北黑龙江省大庆市的“温泉之乡”林甸,一年中,我主观觉得的第一个节日,是过年,不是指元旦,似乎元旦在1月1日就成了理所应当的第一个节日了,但我觉得,元旦只不过是一个假期罢了,而除夕开始,就是年三十,才是“节日”,饺子为代表的各色食品被人们端上餐桌,人人熬夜守岁,这天开始,直到初七,家家团圆,哦,除夕还要大扫除一次,寓意除旧迎新。
春节之后,就是元宵节了,虽说到初七为止家家团圆,但这一天元宵圆,月亮圆,所以元宵节,人们有的还要再团圆一次。这一天,可是为数不多的满月。
二月二,龙抬头,这有一个典故,人打翻了玉皇大帝的酒壶,所以玉皇大帝为了惩罚人类,不给人们下雨,青龙看到了人类叫苦连天,不忍心不给人们下雨,于是偷偷地给人们下了一场雨,被玉皇大帝锁在一块大石头下面,并说要青龙出来,除非人有本事让金豆开花,善良的人们不忍心看到青龙被锁在大石头下面,朝思夜想帮助青龙,有一天,一个老头发现自己家里的黄豆开花发芽了,一想:“呵,这不就是金豆吗?”之后这位老者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人。一天玉皇大帝下来视察的时候,看到一个地方全都供着发芽的金豆,玉帝如约放了青龙,所以流传下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典故,在我们这里,这一天出门既不能跑,也不能跳要不然就是“踩了龙头”一年交不上好运。
我们家乡的风俗大体上和其他地区的风俗差不多呢,但是啊,这过起来可是别有一番风趣,和别的地方的风俗相比可是一点也不输给人家,林甸地方虽小,但过年的时候可是和整个中国一起过,并过得格外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