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的作文第1篇
同学们阴着脸,没有人说话,自顾自地走着;没有人发号施令,却都往班级的方向走。
刚刚,跳长绳比赛结束了。三人共跳的模式让我们好不适应,成绩也因此很不理想。比赛还未比完,脸上写着“失望”二字的同学们便陆续离开。终于没有人为选手递水,更没有人安慰。在晴朗的天空下,头顶着乌云的同学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操场。
终于有人看不下去了,想要打破这压抑的氛围,又或是完全出于好奇,问起成绩来。“106个”他在短暂的沉默后,开了口:“不错啦!没怎么练习,已经很好了!”这好心的安慰却似嘲讽一般,让选手们更显自责。还未走回班级,这股瘟疫般的情绪便传染了那些欢笑着、玩着游戏的同学,他们停止了欢声笑语,于是整个班级笼罩在乌云之下。
“你们知道这一届运动会学校为什么要求三个人一起跳,而不是单人跳吗?是为了锻炼你们的团队配合能力,这是将来步入社会所必须的能力。”比赛前几天,班主任这样告诉我们,“这次不是你一人跳得好就行的。一个人先跳了,其余二人仍呆在原地,没成绩;别人跳了,你还没动,还是没成绩。”这一番话,好像预言了我们这个不团结班级今天的失败。从九月份刚组成新班级,每个有思想的个人便会很少听从班干部的命令;班级也不像一个整体,反倒像是一盘散沙。
一段简单休整后,同学们便各自拎着包袋回到了教室。这里,乌云散了散,现出了聊天声。可很快小乌云又聚成了乌云团——从未练习过的职工组成绩都要高出我们班30个。这时同学们终于恍然大悟——一切的借口,一切练习时间不够的借口不过是自我安慰,真正的问题则是散沙没有聚成水泥,毕竟再好的建筑师也难以用细沙造成高楼大厦。
不过好在,有了错误就有弥补,散沙也能找到了构成水泥所需的一切。在之后不长的日子里,寂静的黑夜里有了安静的教室,同学虽会习惯反对班干部要求,有自己的方案,但他们刚张开嘴却又咽回文字的场景,会保留在我脑海;有好几次,班级旁的空教室灯光亮起又灭了,班干部们拿着纸笔走进又走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他们发梢上的汗水……
“一、二、三、四……二百三十、二百三十一……”第二年运动会,在全班级集体的注视下,选手们跳得游刃有余,如鲤鱼跳龙门接连不止。这一次,同学们都在加油,都在庆祝。
底色的作文第2篇
底色,本是指画画的背景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人的家庭背景或成长背景。人成长的底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有一个小孩,由于他的外貌比较丑,他感到很自卑,也很少有同伴跟他一起玩耍。有一年,他的父亲买回来很多树苗,他父亲动员所有的孩子去他家的花园种树,并且说谁种的最好,就奖励谁。那个小孩看到他的哥哥和姐姐争着给种的树浇水,他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他希望自己种的树早点死。
可他没想到,过了几天他再去看他种的树,本以为要死的树,不仅没有没有死,而且长得很茂盛。他感到很好奇,此刻他忽然想起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在晚上树长得最快,于是这个夜晚他没和平常一样早早睡去,而是悄悄跑进花园去看他种的树,发现他的爸爸在给他种的树浇水,他悄悄回到房间,暗自哭了。
几十年过去了,由于他爸爸对他的影响,他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罗斯福,罗斯福成长的故事,这就是家庭底色的影响。
还有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律师,叫安迪,他需要为一个大坏蛋辩护,赢了官司那个大坏蛋能给予他想要的一切,但他有一事割舍不下,那就是他孩子的教育,也就是孩子成长的家庭底色。他为了给他孩子留一个好的底色,他思考再三,决定将大坏蛋的真实面目和全部罪行公布于世,但不幸的是随后他遭到刺杀。但由于他父亲的榜样,几年后律师的儿子成了美国的王牌飞行员。
一些家庭灰暗的底色会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消极与负面的作用,前几年经常报道的,有些游客到了景区就在石碑、石柱上刻上“到此一游”,甚至从中国出发到埃及旅游的游客,他的孩子在埃及金字塔上也刻上“到此一游”,不就是由于家庭教育不到位,素质低下所导致的吗?
然而,真的底色就决定了人的一切,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吗?事实也许不完全如此。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罪犯有两个儿子,长大后一个成了小偷、一个成了企业家。记者去采访他们,他们都回答了同样的话“有这样的父亲,我还能做什么呢?”,可他们面对同样的问题,却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应对方式,由此导致了完全不同的结果。选择积极应对问题的,成了企业家,选择消极逃避的,成了小偷。
所以,底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每个家庭都需要为下一代营造成长的好底色。但是,面对不够完美和理想的底色,不能自抛自弃,乐观积极的应对态度,或许也能带来另一种成长的营养。
底色的作文第3篇
领略过莽苍广袤的黄土高原,流连于气势恢宏的紫禁城,脚踏过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却被他的底色所震撼。
烈日炎炎,午后燥热的空气带着浮躁的气息,街道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车来车往,大家都脚步匆匆,专注于自己的事情,逛街的人们的嬉笑声不绝于耳。
忽地一辆黑色轿车疾驰而过,干净的街道上便多出了做个面纸团,如同一块块污渍粘在大街的衣角,它们反射着一道道耀眼的光,刺痛了我的眼。
街上人来人往,人们依旧脚步匆匆,对那团污秽熟视无睹。人们都是不经意瞥见了他们,便急忙移开视线,有的甚至绕道而行,仿佛地上的并不是纸团,一辆辆汽车驶过,扬起阵阵烟尘,携带着纸团飞向了街道的各个角落。
或许曾有人想弯下腰擦去这些斑点,却趋于大流,无动于衷,悄悄收回目光,继续同伴谈笑风生。
日渐西斜,日光逐渐暗淡,一抹弯下的身躯却刺痛了我的眼。
那佝偻的身子颤颤地站起,走向了下一个目标,夕阳斜照,折射着他与众不同的光彩。
移步上前,轻声询问:“这么多人都选择忽视他们,你要去将它们捡起来了,告诉没看见不就好。”“装作没看到,可我却看到了。”老人站直了身子,义正言辞的说。耿直的话语彰显了他为人的底色:实在。
周围的人渐渐多了,许是被老人打动,纷纷加入清洁的行列。
看着老人又一种躬下腰的背影,我不禁若有所思,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为了面子,荣誉,放弃了自己做人的底色,变得随波逐流,任由自己着上他人的色彩,又有多少人能够保持着自己的底色,认认真真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呢?我们也许太过在意别人的目光,便悄悄改变了自己的底色。学会了谄媚,奉承,这样的人生不也可悲吗?
太阳躲进如墨的天空,星辰划过静谧的苍穹,一笑而过,不为残阳感慨,也不因落红而留连,只愿为那些保持自己底色的人感叹!
底色的作文第4篇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一直闪耀着熠熠光芒;在现代科技发展中,也同样伫立在时代的潮头。中华文化的底色,是古老与现代并存。
“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古老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之魂,是立足之本。京剧的曼妙婉转,长城的蜿蜒绵长,正是中华民族留下的弥足珍贵的遗产和记忆,彰显着中国人古老的智慧与风韵。
走在老城街头,耳边不时传来咿咿呀呀的戏曲声。国粹京剧是国外朋友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不同于流行歌曲,它既有婉转悠扬的音调,又有柔婉刚强的步履。音调中显示出古人之文化,步履中彰显着古人的智慧。每一出京剧都演绎着一个哲理,每一声唱腔都蕴藏着一个灵魂。它将文人的情谊、品德、哲理,甚至法律都融入其中。步伐轻盈,水袖飘舞,带动着荷叶田田,风生水起。京剧的美,京剧的智慧从古传唱到今,它是古老中华之艺术品。
巍峨的长城,雄伟的故宫,诱人的美食……都闪耀着历史的光芒,继往开来,代代不衰。令人惊叹的,还有今人对古代文明的创新和历史责任的担当。
我们所熟知的“一带一路”和“小黄车”,都是现代文明的缩影。而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一道,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底蕴。
我们所熟知的“一带一路”,它重启了古代丝绸路的辉煌。起初,人们借丝绸之路交易丝绸,茶叶。如今,我们高举和平旗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经济合作关系。“一带一路”凝聚着为国家建设的深情,也彰显了现代合作,包容的文化。同样是创新,“小黄车”则成为当下热词之一。行走在霓虹闪烁的商业大街,除了摩天大厦,车水马龙,引起我们注意的还有路旁的“小黄车”,人们随手一扫便可享受共享经济的乐趣。共享单车是今人对于古代交通工具的革新,它更体现了现代的共享文化。
如今,古老智慧与时代脚步缺一不可,而中国恰好将其有机会结合。中国不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也是一个充满现代化生活气息的国家。两者共存共生,美妙融合成为了大国前行的底色。
漠漠前行,凤鸣龙飞;云雨蒙蒙,涛声浪卷;岁月流转,光阴匆匆。而始终不变的是中国,是古老与现代共生的国度。
底色的作文第5篇
底色,在美术学的范畴表示一幅画和艺术作品的背景色,后来便渐渐直接以“背景”代替它的含义,但殊不知底色又逐渐成了人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代名词。
美术课上,老师曾让我们以熟褐或群青起稿,作为底色,熟褐以红为基调,奠定了画面偏暖的走向;而群青恰恰相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直被人们称赞。但从画面整体来看,蒙娜丽莎的一袭黑衣与阴沉的背景让整幅画有一丝诡异的黑暗气息,但细细观察,人物皮肤与背景的黄色又属暖色,中和了画面的阴暗,使整幅画更加和谐,也将蒙娜丽莎呈现出一种高冷不可侵犯的女王气质。
相比之下,中国的戏曲脸谱或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定格的背景底色不同,脸谱是一个人物形象的体现,因此脸谱的颜色最能直接反映该人物性格特点,让观众一眼可知,如红脸关公,黑脸包拯,白脸曹操等等。
可现实社会,人们不可能把自己的底色画在脸上,但每个人心中都有对自己的认识。比如我,我认为自己的底色是明亮的颜色,因为绿色是植物的普谝颜色,代表青少年应有的生机,活力。同时也是健康的体现,更是大自然的保护色。可换了我的同学对我的评价可能会变成橙色或红色,两者都代表着热情,可前者更偏活泼,跳跃,后者则更沉稳,是正义的颜色。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底色并不是单调的,就像一幅画一样,不是由一种颜色构成,需要许多不同颜色的合理搭配,才有可能营造出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底色代表了一个人的品质,性格,这往往需要通过深刻的了解才能被感知,被感化,这也启示我们不能“以貌取人”,外貌的丑陋并不影响内心的善良,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底色如人的性格,底色是一种精神,底色是一内在涵养,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坚守自己的本心,不为世俗所染,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绽放自己的个性,拥有属于自己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