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当前位置:贝知网>兴趣爱好>生活经验>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时间:2022-12-03 生活经验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中医四季养生知识

中医是我们国家的老传统了,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中医在四季如何养生的知识,希望可以对大家起到帮助的作用。

在春天的时候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普遍在这个季节的抵抗力较弱,最害怕风邪的侵袭。在饮食方面属于要注意少吃酸味的食品,可以防止肝气过旺,要适当的增加甜味食品,这样能够有利于补益脾气。吃的食物要偏凉,一定要慎用或者是不要吃热性食物。这样可以减少温热性疾病的发生。平常的时候多喝一些花茶,因为花茶比较中和。

夏天是一个阳气旺盛,生育万物的季节。在五行中属于火和人体的心脏和小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夏天的气候特点。只有这样才可以有利于身体的成长壮实。在起居方面要夜晚入睡,早早起床中午可以适当的增加午睡。在饮食方面要注意油腻食物,要减少对苦味食物的摄入,增加腥味食物的摄入这样才可以对肺脏更健康。一定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爆饮冰水饮料,贪食冰冻瓜果。

秋天是一个万物收获的季节,在五行中属金,和人体的肺与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减少外出活动不可以放纵,这样才可以收敛神气不让它过于消散。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尽可能的要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心情方面要保持安定收敛神气,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秋季的气候特点,保持肺气的清肃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违背的话,那么肺上就会受到损害,到了冬天有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和腹泻。

冬天是一个天寒水冰,北风凛冽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所以这个季节和我们身体上的肾和膀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个季节我们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应该有潜藏。尽量减少外出频率,这样才能够让人体的正气得到补充和储存,为来年的新生增添能量。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晚起,最好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再起床,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还需要注意保暖躲避寒冷,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养好自己身上的阳气。因为在一年四季当中,冬天就相当于一天的夜晚所以要多一些休息的时间。对于饮食方面喝酒吃肉一定要有所节制,少吃点酸菜多吃蔬菜。

真正的养生之道:自然之道

人生在世,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实现人生价值,享受人生的美好。要过上美好生活,就要懂得养生。养生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从理论上讲,称为“养生之道”;从方法上论述,称为“养生之术”;简单的说,就是养身体。基本上,离不开心理意识、运动和饮食结构三个方面。

有一家晚报,曾经搞过一个“万岁活动”,即访问调查100个100岁以上者。被调查的高寿者,有爱动的,也有不爱动的;有一辈子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也有从来就不干粗重活的;有嗜酒嗜烟的,也有从来就不喝酒不抽烟的;有一辈子吃素的,也有不吃肉就过不了日子的;有性格十分温存的,也有脾气非常暴躁的等等,什么情况都有。搞了半年之久,这家媒体预想的什么也找不到,人的长寿,似乎没有什么共性规律。有一点可以肯定,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曾尔亢教授曾长期对湖北钟祥长寿老人进行研究,他说:养生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上乘的养生之道。

“养生”之论最早见于《庄子》,养生之道,讲究顺应自然,至虚至静调身心,基本概括了几千年来医药、饮食、宗教、民俗、武术、心理学等文化方面的养生理论,道家修养长寿的要诀是“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是世界中的自然物体,是一个自然的小天地。人生在世,一切顺其自然,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吃素并不比吃肉的健康,吃核桃并不比不吃的聪明,爱锻炼的并不比不爱动的人多活几天,爱生气的也不见得比心静的活得短,没见过卖虫草的哪一个身体就好一些,命长一些。人生在世,保养都靠自己的喜爱,人老了,至切不要拿不适合自己的方式折腾自己。

过去,我们常常把“生命在于运动”挂在嘴边。合理的运动很重要,一定要自然、全面、连续,决不能顾此失彼,造成身体自然功能的失衡。重要的,要感悟自然的运化法则,靠近自然,应合自然之理。人老了,不一定非要走路锻炼不可。北大哲学系有一篇文章,其中讲到,那些哲学系教授都不大爱运动,有些一坐几十年,除了上班下班从家里到办公室,几乎没有其它活动,更不要说锻练了,大都活到90岁以上。最好的养生就是大道无道,顺其自然。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能做的事就做,不能做的事不要太勉强,不要无端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

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很多老年人中,有不少希望通过饮用保健品延年益寿。实质上,这只是一种奢想,是花钱买安慰,一厢情愿的事。古代秦始皇曾派徐福东渡日本,寻找不老丹,都未能成功,何况我们这些普罗大众。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一个人身体的上疾病除积极医治外,更多的时间应该是调养。药物虽然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却治疗不了心理上的伤害。过度治疗,只会适得其反。保持一个乐观、开朗、愉悦的心情,开心地活着,面对生活中的得与失,对与错,拥有一颗淡然的心,活得从容自如一些,才是最幸福的事。

回归自然,顺应自然,以道为基韵,以哲理为引导,将自然奥妙与法则揉入生活与健身感悟之中,理育自我意识,合理的调整心境,以合乎自然法则,合理的运动,全面有效的调理身体,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