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六年级作文第1篇
我有一个小书店,是我学习和成长的摇篮。
书店的名字叫“玉琢室”,是爸爸收购的。出自《三字经》中的一句话:“不斩玉,必失兵器。人不学,不知义”。爸爸希望我在这个书店里雕成如玉之后,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走进书店,靠窗有我的桌子。书桌上有一盏精致可移动的台灯,是我妈为了保护视力特意买的。小台灯每天都和我在一起。在它明亮的灯光下,我可以认真写作业,看书,画画。台灯旁边是我最喜欢的笔筒,里面有很多我的好朋友——笔,像忠实的小狗,随时在等我的召唤。书桌上还有一盆仙人掌。每次读书学习累了,就看仙人掌放松一下。
左边是一个满墙的书柜,爸爸在给我装房子的时候特意做的。书柜里各种书籍摆放整齐,有作文书、古典名著、历史故事等。它是我的知识仓库,每当我有空的时候,我都会在这个知识仓库里享受知识的甘露。
在右边的墙上,有一张中国地图,这是我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窗口。每当我遇到一个我不知道的地名,我都要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看看是哪个省。
我喜欢我的书店。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在这家书店把自己磨成一块美玉。
书屋六年级作文第2篇
浙江绍兴鲁迅故居附近,是鲁迅青年时代读书的地方。三潭印月是鲁迅的老师寿吴京先生开创的。寿吴京(1849-1930),名如明镜,言如明镜,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他品行端正,诚实坦率。他一生都讨厌名声。他考了中学秀才就不考了,坐在图书馆里教了一辈子书。鲁迅先生称赞他是“本市一个非常方正、朴实、有见识的人”。
三潭印月中间挂着一块匾,上书:三潭印月;牌匾下面是一只肥胖的梅花鹿躺在树下的照片。还学到了三池映月的座右铭:暖衣香根长读书味。
今年夏天,天气很热,我在家很无聊。我和朋友坐车去绍兴的三个映月池。其实我一直不明白哪三种味道是“三种味道”?后来我们问女导游,她告诉我们“三味”来源于老话“读经味如饭米,读史味如药条,读百家味如醯”。大意是:读四书五经,滋味如同吃米粉,是食物的基础;读史书尝起来像喝酒吃美食;像百家争鸣这样的书读起来像酱和醋。
走进三池映月,看到鲁迅曾经坐过的地方,桌上刻着“造”字。每当看到这个词,我就会想到,鲁迅小时候,他的父亲因为家境贫寒,成了有名的“药罐子”。作为长子,鲁迅经常去当铺给父亲买药。面对这样尴尬的生活,年轻人鲁迅常常早上上学迟到。有一次,鲁迅迟到了,他老公严厉批评他,但没有打他。后来他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字,鼓励自己不要再迟到了。
所以我眼中三池映月是严格的,不允许迟到。在那次去三潭印月的旅行中,我明白了你不应该上学迟到!
书屋六年级作文第3篇
今天,我又躺在奶奶的怀里,突然想起了童年。奶奶的童谣。故事。还有一串葫芦。哦,是的!还有小林奶奶的小书店。奶奶是退休教师,爷爷去世后很少有人和她在一起。于是她在自己家门前开了一家小书店。有我喜欢的连环画,当然也有我喜欢的各种故事。
每天下午,我总是去奶奶的小书店。看我喜欢的连环画,听我奶奶讲故事。《牛郎织女》 。《小红帽》 。《白雪公主》 .我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我觉得困,想睡觉。奶奶总是把我抱到藤椅上,轻轻摇晃。有时我淘气地睁开眼睛去看我的祖母。我看到奶奶慈祥地看着我,给我一把蒲扇,赶走嗡嗡的蚊子,用松树皮一样的手轻轻抚摸我的头发。我不时唱“宝宝在睡觉……”渐渐地,我睡得很香,很香。
小书店门前,总会有一个卖糖葫芦的大叔。“卖糖葫芦的,卖糖葫芦的,糖葫芦的,糖葫芦的,快来买……”每当听到这种大声的喊叫,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出小书店去买糖葫芦。在小书店里一边看漫画一边吃冰糖葫芦。嗯。太舒服了。
记得今年暑假去小林,看到小书店不见了,变成了餐厅。蒲扇变成了电扇,藤椅变成了漂亮的椅子。旧的都没了,都变了。我只是站在那里。唉,那个充满回忆的小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