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清明节日记第1篇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清明节就是其中之一。
每年阳历4月5日就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和祭奠先辈的节日。今年清明节我和家人——起去祭奠了祖先。清明节当天——早,我和父亲、母亲、姥爷、姥姥还有妹妹——起来到祖先的坟墓前给他们摆上饭菜,敬上酒,点上蜡烛。接着的我们还给先辈们烧了纸钱,放了火炮。然后,父亲母亲把清明纸标起来,母亲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家人已经来过了。最后,我们大家站成一排站在先辈的坟墓前默默祈祷。之后,我们就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清明节。
二年级清明节日记第2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几天,清明节的气氛似乎特别浓。大街上飘着绵绵的细雨,行人们都神情肃穆、满脸哀思地捧着一束束鲜花,朝墓地慢慢地走去。
我们来到姥爷的墓前,姥姥将鲜艳的彩条挂在姥爷的墓碑上,在墓前放上了一束纯洁的淡黄色鲜花。美丽的鲜花将照片上的姥爷衬托得格外精神,姥爷的脸上路出了一丝淡淡的微笑。但在同时,我也不免产生了一阵阵心酸。是呀,从前那么疼我、爱我的姥爷已经没有了,我再也得不到那些爱了,姥爷,我能不想你吗?
我们在姥爷的墓前默哀了五分钟,谁也没有说话,由于我们不想提起那些伤心的往事,那只会让我们更加难过地流泪。烧金元宝的时候,我在心里许了一个愿:姥爷,祝您在天堂一切都好!祭拜的时候,我又在心里默默地对姥爷说:“姥爷,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做您的外孙女!”要走了,我边回头,边走路,直到看不见姥爷的墓为止。姥爷,我真想永远和您在一起呀!
回忆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与痛苦,但是做人也要学会向前看,要学会珍惜。只有学会珍惜,才会感觉到幸福。
二年级清明节日记第3篇
清明节下午,我与爸爸约好去湿地公园放风筝。
到了湿地公园,首先看到的是不计其数的车,马路两头、马路两边,停车场全是。爸爸花了好长工夫才停好车。离开公园门口,哇!都成菜市场了,到外都是摆小摊的人。商品是美不胜收,让我看得是眼花纷乱。有卖烧烤的、有卖水果的、有卖风筝的、有卖花草的、有卖帐篷的……人来人往都快挤不过来了。挤过人群我们离开了一块大草坪。草坪上摩肩接踵,四处是休闲与放风筝的人。我与爸爸好不容易找了一团体少点的中央,装起了我的风筝。开端放风筝了,风筝有点难放我怎样也放不上去。后来爸爸教我了放风筝的一点技巧:要边跑,边放线,风筝才会上去。我试了好多遍,终于成功了一次。我想做任何事其实都是无方法的,只需不时练习,一定会成功。
往年的清明节真是意义特殊。
二年级清明节日记第4篇
记得去年清明节的时分,我去了一趟乡下外婆家,在那儿,我们全家一同去祭拜了祖先。
一开端,外公和外婆他们把客厅清扫得干洁净净,再把刚烧好的鱼肉等饭菜端到了桌子上,接着外婆在桌边正地方点上了蜡烛,最初在桌前的地上放了一个草垫子,摆设好这些之后,我们全家人都来磕头,心里都在祷告,祷告祖先们在另外那个世界生活得幸福美满,并且保佑我们全家四季安全。
等大家磕完头,外婆就找来了一个大缸,把前几天她折的一切纸钱都倒进大缸中,再把一种祭奠草撒在了外面,接着扑灭火,把大缸中的东西熄灭了……刹那间,全家人都不说话了,眼睛直盯着那熄灭的大火,心里都在祷告,祷告祖先们把纸钱都拿去另外那个世界用,祷告他们在那个世界生活得更美妙,并且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安全。我弟弟见大人们不说话了,便“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这哭声又增添了几分哀愁。
这时缸里的东西已化为了灰烬,接着外婆就把这些灰倒在了门口的草地上,我们望了望天空,空中阴森森的,好象祖先们也快要哭泣了,四处是一片忧伤苍凉的现象……
后来,我们一同去扫墓,只见扫墓的人们有的在唱悲痛的歌曲,有的在放声大哭,四处纸花飞舞,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时的天好象比方才更阴森了。
扫完墓,我们就去踏青了,只见各种植物活力勃勃,可它们怎晓得我们心里的忧伤啊!
那次清明节让我深深感遭到了人们对先祖的无比思念和对美妙生活的向往,我多么希望人们都可以长生不老啊!这样人人间就会少了几分寂寞哀愁,世世代代的人就可以团团聚圆了!
二年级清明节日记第5篇
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每在清明节的那一天,我们都会听到杜牧写的这首诗《清明》。
每到清明节这天,我们都会用行动表示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
中午吃完饭后,我们全家来到了大妈和太太妈的墓前开始粘花和纸钱,粘完之后,我们个个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整件衣服差不多是从水里捞起来的。这时,妈妈递过一枝香,让我去拜拜。啊!真够累了,扫一下墓,身体都脏了,接着,我一会儿去放鞭炮,一会儿去烧纸钱,一会儿粘花和纸钱,一会儿吃东西,大人们都说我是快速人,一会儿在这里干活,一会儿又跑到了那里干活。
时间过得也真快,我们也要回家了,我想:下次一定要多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