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伤仲永》有感第1篇
文言文是我一直讨厌的,在那儿"之"啊"也"呀"而"的,弄半天才看得懂一点儿,真讨厌!可是最近刚刚学的一篇叫《伤仲永》的课文,却改变了我对文言文的看法,"文言文也能写出好文章啊……"仲永是一个天才,五岁时没见过书具,却一下就写出诗来,而且还非常好,这可高兴死了仲永他爹喽,整天带着仲永拜访拜访张三,看望看望李四,让他们买儿子的诗,不让仲永学习,这怎么可以嘛!于是,在仲永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先天的聪明才智已经完全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作者王安石显示也感觉非常可惜,这么一个神童啊,如果好好栽培,就是一个国家栋梁,但是……仲永是毁在他爹手上了,准确点儿说是毁在他爸的贪财之心上了。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名叫江淹,小时候家里穷,但他刻苦学习,所以很有才华。后来他当了官,认为人应该知足,于是就不那么刻苦钻研学习了。不学习怎会进步呢?于是,在江淹晚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写出像样的诗句。人们都称为"江郎才尽"。我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为什么都是这样聪明的人,到最后都"泯然众人"了呢?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两人都是后来不学习了,不动脑了,受到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先天的聪明可能让你赢在起跑线上,但你怎么确定你擅长长跑呢?到后来你后面的人赶上来了,你因为后天的教育能源不够,越跑越慢越跑越慢,最后直接停下来,看着那些原本并不如你却努力学习的人在你面前争先恐后……到这个时候你就后悔啦!当然,仲永的"泯然众人"是因为他的爸爸不称职,这就更不像话了,一个大人,居然利用自己的亲骨肉赚钱,而忽略了对儿子后天的教育,真受不了,怎么会有这样当爹的啊!对于我们来说,仲永和江淹的事已经成为历史,而我们真正应该看到的是历史的教训。明白再多的大道理,不如自己亲身经历,你可能是天才,也可能是蠢才,是天才不要骄傲,是蠢才不要灰心,有可能天才一下自暴自弃了呢?有可能自己笨鸟先飞超过了天才呢?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啊,后天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抓住你的每一个学习机会努力哟!让我们一起对"泯然众人"说"no"!
读《伤仲永》有感第2篇
一个神童五岁时,在"未尝识书具"的情况下,提笔"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这还不足为奇,身为众人关注的神童,他神就神在"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这个神童就是仲永。这样的神童是多么风光,但为何题目中有一个"伤"字呢?这是因为故事还没有讲完。因为仲永成了远近闻名的"童星",自然少不了有人"包装"他,于是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他的父亲自然心动,不使学。所以几年后,仲永"泯然众人矣"。这是一场悲剧,不必说它悲在其"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也不必说它悲在"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让仲永气傲,单是仲永自己就根本没有想去上学,我们都可看出这个"神童"的下场,这场仲永命中已注定的悲剧。我们不能对历史做些什么,我们对历史只能惋惜,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未来,没有学习的开始学习,开始学习的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勇攀高峰,勇攀高峰的开创新天地。永远还要对自己满足,稍停下脚步就立刻被人迎头赶上。天才很少,神童很少,但成功的人很多,他们成功在不满足,他们永远都在学习。愿这种"天才的悲剧"不再发生。
读《伤仲永》有感第3篇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想成为一名"天才",就像登上"天才"的宝座。那样,我的负担就慢慢的减轻,大玩特玩,永远告别课本,公式,单词,就能考第一名。然而,《伤仲永》这篇古文让我重新认识了"天才"的真面目,明白了我该怎么做。金溪平民方仲永出生于一个"世隶耕"的家庭中,仲永从小就不认识书写工具,却能提笔成诗,让人们大吃一惊,称为"天才"。后来,同县的人都向他买诗,以宾客之礼请他的父亲做客。仲永的父亲认为有利可图,"不使学",最后仲永"受于人者不至也"和"泯然众人矣"。这种悲剧的造成是他的父亲,但也有仲永自身方面的因素,如果仲永坚持后天的教育,他的父亲让他学习,那么仲永是百分之百的天才,相反,仲永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的父亲"不使学",那么仲永最终的结果是"泯然众人矣"。爱迪生这样说过天才=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九的汗水。要想成为天才并不是不可能的,但需要自身的努力。牛顿小时候被老师称为"愚笨"的学生。可他最终发现了许多东西,成为人们崇拜的人物。爱迪生小时候也不聪明,但他也发明了许多东西,为人们做出了贡献。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天真聪明,而不学习,但更不能觉得自己笨,而自暴自弃,要知道:"天才"可以变成"蠢材","蠢材"可以变成"天才"。
读《伤仲永》有感第4篇
《师说》有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每一个人生来不可能会是人才。方仲永小时候天资过人,堪称"神童"!但上苍赋予了他的只是天资禀赋,如果后天不拼搏、不努力,再优厚的天资也会消失殆尽。方仲永五岁时突然能出手成诗,展露出惊人的才华,但由于目光短浅的父亲"不使学",同县人只是"渐渐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加上自己不思进取,最终令人叹息地沦落为"众人"。方仲永的天资比一般人聪明得多,但即使再聪明,要是后天不接受系统的教育、自己不够努力,也必然会成为愚昧无知的人。俗话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的学问再渊博,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注定要逐渐落后。仲永的事例给人们以警醒:"不勤奋学习就会落后"是一个公理。不论什么时候,不管你目前拥有多少学问、多大成就,你都需持之以恒地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唯有如此,自身才会日趋完美。爱因斯坦,科学界伟大的圣人,科学史上与他比肩的人寥寥无几。可他曾经是一个四五岁还不会说话的"笨"孩子,被老师们认为"无药可救"。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并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12岁就验证了毕达哥拉斯定理,最终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如果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那么a等于x加y加z。勤奋工作是x,y是娱乐,而z是把嘴闭上。"这略显风趣的话是爱因斯坦的人生信仰,这恰恰造就了"伟人"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方仲永的鲜活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不管你目前境况如何,永远不要放弃学习!不学习,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终生学习,提高自我,是与时俱进、提升自我最直接、最切实际、最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