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第1篇
贾玲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无疑是今年年春节档的黑马影片。该片由贾玲多年前大获好评的同名小品,及贾玲母亲亲身经历改编而来。片中李焕英,是贾玲母亲真实姓名,是一部笑泪与共的温情喜剧。
贾玲、沈腾、张小斐、陈赫,联袂打造。表演真实自然,默契十足。影片的整体色调也采用了暖色调,给人一种既温馨又复古的感觉。在片场,贾玲面对饰演自己“妈妈”的两位演员,像介绍朋友一样给她们讲起李焕英,甚至剧本中很多台词都是贾玲妈妈曾经说过的话。
在剧中,李焕英说,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这是母亲对孩子的真情告白。贾晓玲一心想让母亲为自己骄傲、自豪,这也是每个孩子心中的愿望。但是母亲们要求的可能并不多,也许健康快乐其实才是真正的成功。优异的成绩,骄人的工作,傲人的财富。这些其实都比不上心灵的满足。中国人从来都不是为自己而活,而我们中国人活着的一个最明显的动力就是为了父母,为了子女。做父母的要为孩子准备一切,让他们幸福。做子女的想要“立身扬名,以显父母”。有的时候,因为这,彼此伤害。而更多的时候,因为这,彼此成就。有的父母才有的子女。反过来,的子女身上从来都映射着父母的光辉。
以现实为基础,真诚地讲述自己的内心。《你好,李焕英》得以用艺术化的形式,帮助那些抱憾的人们消解念念不忘的执念;也提醒那些幸运的人们,珍惜身边的亲人。贾玲表示“她是真的想用我的疼来告诉你们千万不要像我一样疼。这个真的是拍给妈妈的电影。不光是拍给我的母亲,也是拍给观众的母亲。”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第2篇
大年初三的晚上,我和妈妈在电影院一起观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电影。
这部影片,从20xx年贾晓玲冒充考入名牌大学说起,她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贾晓玲情绪崩溃边缘之时,意外穿越到了母亲年轻的时代——1981年。电影就这样以围绕着“让母亲更高兴”为目的开始了。
她先是帮母亲买下厂里的第一台电视机,然后又帮助母亲挽回了排球比赛的颜面,又帮助母亲找对象……
然而当她做完这一切准备穿越回去的时候,她突然间发现自己的裤子是母亲缝的,然而当时母亲还不会缝裤子。他这才意识到母亲也穿越回到了1981年,接着便开始回忆与母亲的过往……影片就以这样温馨的结局结束了。
记得影片还没有播出时,就在网上看到了贾玲的拍摄的幕后花絮,她多次因为太感动控制不住脸上的泪水泪流满面。她在拍摄中还提到,张小斐(影片中饰演贾玲的妈妈)跟自己妈妈年轻时一样很爱笑。看来贾玲以是为了纪念妈妈拍的这部戏啊!
生命只有一次,可是爱家人的这颗心却有无数次。当春风吹遍大地,带家人出门散散步,散散心,陪陪家人,吹散一年来的悲伤,迎接崭新的20xx!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第3篇
年初一晚上和女儿一起看贾玲自导自演的贺岁喜剧电影《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8.2分,在国产片中是不错的了。影片以她们母女俩真实的故事为蓝本,讲述了妈妈李焕英的一生。在这个不能回家团圆过年的特殊日子里,更是击中了不少在外谋生的儿女们的泪点。整个观影的过程,笑点很多,却是笑中带出了泪。李焕英的人生,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结局是一场悲剧。所谓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打碎了或者撕开来给人看。
故事以女儿贾玲对妈妈的思念为线,由女儿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八十年代,和妈妈在同一时空下,以女儿的心愿企图帮助妈妈在人生道路的十字路口做出更好的选择,却是笑点频频,啼笑皆非,出演了一幕幕的喜剧。
我们一直在笑着看这部影片,影片快结束的时候一直在期待贾晓玲能不能回到现实中?然而就是最后的15分钟我们的笑来不及收回就流泪了,影片情节来个逆转,贾晓玲带着我们重走了一遍从小到大和妈妈共度的时光,后来看到的妈妈的病床旁的仪器显示的是一条横线啦,妈妈带着对女儿的爱和期待永远的走了……当影片落下帷幕的时候,我看到观众们还静静的坐着,每个人的眼里都噙着泪花,也许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吧,那就是:妈妈,在任何时候,都在用心爱着我们啊!
《你好!李焕英》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有喜乐也有悲伤,它让人们在笑中带泪,在泪里依然能够回想起从前的欢乐。这也是贾玲得到认可,《你好!李焕英》成功的主要原因。
是啊,我们每个人的亲情都是独一无二的,想要的太多,却不满足于已经得到的,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网站。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第4篇
这个春节,一个叫做李焕英的人火了。她的女儿用一部电影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了一份最珍贵、最无价的礼物。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冬天,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它关乎母亲、时光、生命和永恒,尽管这样的字眼显得有些升华且高尚,但它真实展现给我们最纯粹的爱。没有多么宏大的场景,没有多么炫丽的画面,没有多么震撼的动效,只是母女的一举一动,在影片一帧一帧的流逝中,就已触碰出你内心无限的真情。这也证明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论岁月再漫长,留到最后的也只有真情。
有人哭湿了口罩;有人哭掉了假睫毛;有人“猛男式落泪”……对妈妈的爱,也许是所有人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吧。“妈妈在是妈妈之前,首先是她自己”
太理解为什么看张小斐有妈妈滤镜了,那句“我觉得我这辈子过得挺幸福的,为什么就不相信我呢”真是令人感慨。
电影的主题是母亲、是亲情,但我更深刻的感受在于李焕英本人。虽然贾玲本人说了妈妈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妈妈,但我很少看到脱离母亲身份的李焕英角色解读。
李焕英是一个有能力自己幸福、也让别人幸福的人,女儿觉得自己老闯祸妈妈不幸福,可是李焕英依然愿意选自己的老路,因为她的幸福和快乐是独立的,不需要别人一定得做什么去成就。
她对丈夫的爱不因为经济条件、身份地位的对比而改变,她对女儿的爱不以成绩优秀、出人头地为条件。
她也不依赖于孩子有出息、丈夫有出息才能收获自己的幸福快乐,她的快乐来源于稳定的内心世界,她每次站起来都特别爽朗、纯粹,她对朋友的帮助、对自身的自信、对目标的追求都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劲儿,仿佛这一切都不需要条件。
世界太缺少这样的人了,李焕英这样的人,做母亲会做得很好,做妻子会做得很好,做朋友会做得很好,做事业会做得很好!
其实很多影评都写的很棒了,而我只想说一下最戳我的地方。
听到“可是妈妈现在还不会缝啊”的时候就哭得停不下来,玲儿一瞬间想明白,她的妈妈比她想的还要爱她,爱这个家,就算让她重新选择一次,依旧是这样,哪怕现实中自己生命将要走到尽头。所以特别能理解玲儿的崩溃,怕留不住妈妈…
说到《你好,李焕英》你又会想到什么呢?
——你高兴么?——高兴。——我能让你更高兴。
贾晓玲在母亲遭遇车祸后穿越回1981年。
——你的女儿班级,不,年级第一!——我的女儿,健健康康就行了。
一场双穿越,两个善意的谎言。
——下辈子我们还做母女,不过,我做你妈。
一语承诺,一个誓言,一份执念。
以贾晓玲得知母亲也是穿越而来、飞奔回家这一高潮为分界:前一部分,乐多于哀;后一部分,悲大于喜。
整部影片,全程含泪、一直“笑哭”——笑着笑着就哭了。
就好像人生,福祸相依,喜忧参半。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故,人生只剩归途。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希望所有人关于骨肉亲情的每一件事上都不留遗憾!
这是我的李焕英,时光请对她温柔些,因为曾经的她也是一个温柔善良可爱的女孩儿!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第5篇
最近我和家人去电影院看了《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贾玲为了怀念她意外离世的母亲李焕英而创作出来的,她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这部电影上。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受有两方面。
电影讲述了一个从小到大都超级普通的女孩——晓玲,在妈妈出车祸后,随着一个奇幻的旅程,时间退回到1981年,见到了自我妈妈年轻时的样貌,想逗她妈妈李焕英开心的故事线展开,结果到最终才发现,这其实是李焕英的梦,她是先到的,并且自始至终都明白晓玲是她的女儿,她明白女儿的心愿是让她开心,所以她假装什承载着。假装是自我表亲,让晓玲完成她的心愿。本以为是女儿报效妈妈的剧情,最终却发现,片中贾晓玲回忆自我从没让母亲高兴过,便凭借自我超前的思维,让母亲“大有作为”,得以让她开心。贾晓玲有句话虐哭了很多观众。“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貌。所以我总是忘记,妈妈以往也是个花季少女。”
“子欲养而亲不待”,恐怕是贾玲,也是我们这一辈子最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尽孝要趁早,有人说,等我有钱了,等我有时间了,要好好孝顺父母。这是很难实现的,等你把钱挣到手了,想请爸爸妈妈吃顿好的,他们的牙还能啃得动吗?等你有时间了,想带着爸爸妈妈去周游世界,他们还能上得去飞机吗?等你有时间的时候,爸爸妈妈还……当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对爸爸妈妈的孝心其实不就是在我们平时的“滋润”中完成的吗
世上哪个父母,不想让孩子健康欢乐的活着?不需要挣大钱只需要你健康,如此足以。
2013年,岳云鹏在德国演出的当晚,接到了父亲突然离世的消息。放下演出,对不起喜欢他的观众;登台表演,对不起连最终一面都没见到的父亲。最终他选择了完成表演,谢幕后愧疚遗憾和悔恨一齐涌上他的心头,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我们的父母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正偷偷老去。作为子女的我们,不要再吝啬表达自我的爱。要学着像父母爱我们一样,去爱他们。
在另一方面,在很多你看不到的地方,妈妈一向在爱着你:
她看到你从天而降时,会本能地伸手去接,大喊一声"我宝"。
她在观众席被二人转的小把戏逗得大笑甚至流泪时,不是因为别人,而是因为表演者是你。
听到你喝醉后嘟囔着"来世换我当妈妈",她笑了笑说,"还是我当妈妈。"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贾铃自我亲身经历的事,这才能引起观众共鸣。我想起来我的妈妈,脑海里出现她为我操劳的身影,又想到她已经黑发中夹杂的几根白发,一时泪目,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