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观后感第1篇
科幻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短板,直到《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将中国科幻推到新高度。如果说《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那么《独行月球》就是走进大门后,开始丰富具体内容了。
电影的故事情节简单而集中:在未来世界2033年,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为拯救家园,中国举全球之力部署了月盾计划:即人类在月球建立基地,通过发射“宇宙之锤”击碎小行星,并用月球阻挡陨石碎片对地球的破坏。但不幸的是陨石碎片提前来袭,全员需要紧急撤离月球基地,当命令下达后,只有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沉浸在对女神——领队马蓝星(马丽饰)的精神表白中,错过了全员撤退的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
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为“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破罐子破摔的生活。就在他失去生存欲望的时候,独孤月偶遇同样被落在月球上的“猛宠”——金刚鼠,本以为是队友,其实是对手,撸鼠不成反被揍!一人一鼠开启了一段啼笑皆非的斗智斗勇的生活。
另一边,人类和越盾计划指挥部的所有人正目瞪口呆地看着独孤月和金刚鼠不着调的月球生活直播。原来地球没有被毁灭,人类坚强地撑了下来,但地表已经不适宜生存,人们不分国籍、不分身份,全都生活在地下城,末日的绝望压抑在每个人心头。
独孤月独行月球的经历鼓舞着人们,他成了人类的大英雄,无疑给黑暗中毫无期望的人类一束光。独孤月意外知道人类并没有灭绝,于是他开启重返地球计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空间站,就差临门一脚之时,他面临生死难题——todieornottodie。
陨石碎片将再次撞击地球,只有独孤月的“雷神之锤”能炸掉陨石,但这是九死无生的任务。独孤月只差一步就能回家了,他到底会做出怎样的生死抉择呢……(不再剧透了,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去电影院看结局吧。)
在整个故事中,沈腾真是使出浑身解数,稳定且超常发挥了他的喜剧专长,举手投足间带给观众不间断的笑点、笑料和笑声。
《独行月球》:悲剧色彩让喜剧更高级
《独行月球》让我对“开心麻花”团队刮目相看。影片除了保留“高笑点”的情节之外,导演兼编剧的张吃鱼这位青年才俊,把电影的结局处理为一种无痕式的悲剧,这种处理方式让我钦佩,令人动容。看到影片的后半程,我本以为会迎来大喜剧、大团圆的结局:暗恋马蓝星8年之久的独孤月终于回归地球,他面对马蓝星大胆表白,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地球被拯救,独孤月成为实至名归的大英雄。
可是事与愿违,导演非要把美好的愿景撕碎了给观众看,明明前一分钟观众脸上还挂着微笑,心存希望,而后一分钟却让人感受生离死别的痛苦。这种将悲剧感的情节运用在喜剧电影中真是大胆创新,另辟蹊径,最终将整个电影推到了一个宏大的主题上。
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悲剧”。“伟大”在于独孤月不仅能在月球自救生存而且最终舍己为人,不惧牺牲;“伟大”在于他用现身说法的方式给灾难中绝望的人们以新的希望和力量;更“伟大”的是,以往我们看过太多西方大片中的英雄人物,比如:蜘蛛侠、蝙蝠侠、钢铁侠……而现在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中国人也有英雄,他们也可以拯救地球,拯救全人类!
由此可见,中国式的英雄主义才是我们要呵护的根,守住的魂,才是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样的电影值得中国的青少年去观看,让孩子们从小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怀,打上鲜红的中国底色。
温情、豪情、家国情,正是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地方,也让我体会了一次什么叫“含泪的微笑”……
《独行月球》:致敬正能量明星团队
如果说电影是时代的镜子,那么演员就是电影的灵魂。沈腾和马丽这对荧幕CP站在一起就笑点十足,《夏洛特烦恼》中马丽痴心不改挚爱沈腾,而在《独行月球》中沈腾暗恋马丽8年,言不可及的地月距离,38万公里,独孤月和马蓝星没有相守过片刻,独孤月甚至连一句“我喜欢你“”都没说出过口,但他们心与心的距离却越走越近。
在这部影片中,沈腾和马丽奉献了教科书般的演技。月盾基地中,独孤月胆怯又小心地看向马蓝星,满眼都是心动,又碍于身份差距不敢上前交谈,道尽了暗恋的苦涩。独孤月被落在地球后的绝望、孤独、对未来生活的迷茫都藏在独孤月看地球的眼神中。等待已久的跨球通话接通的那一刻,一句“你好”饱含太多情绪。
马丽的戏骨级表演,为我们诠释了月盾计划的高级领导人的沉着冷静,面对电车难题,马蓝星艰难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面对感情,她是感性的,没人愿意亲手把心爱的人推向死亡,所以马蓝星眼含泪水,又无可奈何。
最后,真心希望“开心麻花”团队能继续创作出元气满满、正能量足的高口碑、高质量、高人气的好作品。
《独行月球》观后感第2篇
已经快半年没进电影院了,说实话,对国产电影心有余悸了,看一次伤一次,费了钱,费了时间,也寒了心。
最近出了部新片独行月球,沈腾和马丽主演,开心麻花出品应该不错,从夏洛特烦恼到西虹市首富,每一部都算是国产喜剧的后起之秀,我也是百看不厌。这次他的新作上映,我二话不说买好了票满怀期待地走进电影院。
电影一开始的场景就是月球,讲述的是沈腾扮演的火箭维修工孤月暗恋女上司的故事,后来被遗落在月球上跟金刚鼠为回到地球努力,最后他为人类英勇献身的故事。
听了介绍可能就明白了,这是一个集爱情、科幻、喜剧、英雄为主题的故事。但把四者强行拼凑起来,就成了各方面都不突出的“四不像”。
一、作为喜剧片笑点单一。沈腾在影片中极尽耐力的表情和台词,还是一如即往的风格,笑点最多的的应该就是和金刚鼠之间的对手戏了,情节滑稽离谱,让人觉得不笑都不够尊重这部电影,至少能让小朋友开心,但是放到这个题材就有些生拉硬套,强行搞笑。
二、作为科幻片不像科幻片,没有严谨的场景和道具、专业的科学技术,作为一名航天员生活在月球跟地球上竟无差别,会误导青少年。
三、作为爱情片有些低俗。说白了就是一个舔狗暗恋高冷女神的故事,最后女神被他的英雄气概所打动。结局打破了常规的皆大欢喜大结局,塑造了一个又伟大又滑稽的理想主义的“英雄”。
我认为这部电影应该更适合小朋友看,毕竟我正读三年级的外甥女看到金刚鼠就已经笑到不行了。想要迎合大人,又想拉拢儿童,做大众电影也得要深挖内涵才行,如何做到像哪吒那样,老少咸宜,关键在里子。
看完之后,我的意识告诉我应该评论些什么,犹疑后又把到嘴边的文字咽了回去,罢了。要放在以前,我要么吐槽,要么夸赞,是的,现如今的我麻木了。我评判一部电影的好坏,全凭感受。要么让我捧腹大笑、要么让我痛哭流涕、要么引人深思,如果一个没占,那就只能被毫不留情地称之为烂片。看这样的电影我想大多数也和我一样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纵观国产电影,已经没了以往如雨后春般的景象,现在大多都是主旋律题材、青春爱情题材、动画片等,一年出一部精品实属罕见。我已经记不清上一部佳作是什么时候了。只知道自己已经很久没静下心来看一部电影了,就连电视剧也是如此,再也没有了曾经追剧的感受。难道真是我上了年纪了?没了激情了?最近很火的梦华录,我百无聊赖地看了几集,觉得台词过于现代,剧情有些拖沓,也弃剧了;幸福传万家很接地气,但是越到后面剧情越不合逻辑,过于鸡汤,最终也勉强看完。
你也许会觉得我是个三心二意的人,我只是不喜欢被盲目地消耗时间,虽然我很闲。太多的综艺节目、小视频、游戏、应酬都在消耗我们的时间,看个剧也消耗时间,那不就完了,难道真的只有书籍才能陶冶情操、洗涤心灵了吗?
我最近看的都是些老掉牙的影视作品,如《荒岛余生》、《荒野猎人》、《康熙王朝》、《水浒传》、《甄嬛传》等,室友都笑我像个老古董。我也觉得可笑,在推荐列表里翻来覆去也找不到想看的剧,只好又回过头去重温小时候的影视剧,所谓经典便是历久弥新、博古通今、生生不息,所以“百看不厌”正是如此吧。我不愿在这快餐式的现状中迷失自我,只想为我这仅存的一丝哲思寻得一方净土。
我们不应该被这些主流所引领,人云亦云,而应学会辨别取舍,做个精神饱满的人。做影视剧也不能像小视频那样哗众取宠、虚张声势、博取流量,而要扎扎实实做寸心不昧的珍品,时代在进步,而思想更应紧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富”国强,只有知疼着热的作品才不会被时代遗忘。
《独行月球》观后感第3篇
在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人,普普通通是他的人设,碌碌无为是他的日常,但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逆光而行!
《独行月球》听这名字,就能猜到大概的内容,有泪有笑,最后的结局有感触,有遗憾。
万事求稳的月球基地工程师独孤月,在陨石撞月事故发生后,被遗落到月球基地并幸存下来,因为完全跟外界失联,自认为是唯一幸存的人类。在基地里,
落单的独孤月发现了同样落单的金刚鼠,本以为遇上队友,实际却遇上对手。花式挨揍的独孤月使出浑身解数,却依旧没能建立起跨物种沟通的桥梁。返回地球的马蓝星为给陨石灾难下的人们带来希望,决定将独孤月顽强的月球生活向全球直播。不料直播中出现的竟是独孤月放飞自我与袋鼠斗智斗勇的画面。“全球的希望”意外成为了“全球的笑话”。
独孤月与金刚鼠从最初的不打不相识到之后彼此帮助的好兄弟,个人去寻找阿波罗号飞船,在途中有多艰难虽然说带着“刚子”一起去找飞船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但是复杂的系统也能孕育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复杂系统的作用下,孕育出一个完美解决问题的方案。就像独孤月跟“刚子”说的一句话一样——谢谢你陪着我,如果没有你陪着我,我可能撑不到现在。
善良与爱也是相互的,虽然地球上的人们自己生活如此艰难可他们在独孤月最最绝望的时候给予了他最大的支持,让独孤月重拾活下去的信心与动力,让他知道了“你不是一个人"每个人发出自己的一点点光,那便是最好的太阳。
《独行月球》观后感第4篇
终于抽空去看了最近很火的《独行月球》,我很庆幸没有因为网上的恶评而放弃它,虽然有些小细节处理得不太好,但是瑕不掩瑜,有笑点、有泪点,有信仰、也有力量,值得去看一看。
我想先讲几个我的小疑惑
那个探测器出来就是为了坠到大坑里吗?
那个从地球打手电筒,月球上能看得见不?
还有那个耳机效果这么好的嘛?戴上之后一点外部的声音都听不到吗?
哈哈哈哈,不过看电影不要这么纠结于细节哈,毕竟有些细节也还是很合理的,那有些不合理的细节为了推动情节、为了搞笑,至少我笑得很开心,这就够了!
毕竟未来的手电筒,可能已经不是现在的手电筒了,就是可以从地球照射到月球,要敢于想象科技发展的速度。(哈哈哈哈哈哈,脑洞挺大)
苦难中我们需要英雄
当人类遭受困难,生活中没有了信仰和希望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当孤独月被“塑造”成一名英雄的时候,原本要自杀的人、原本自暴自弃的人、原本失去信心的人大家都聚在了一起,他们只是单纯地想知道孤独月在月球上的生活吗?
不,他们是给自己找到了一种信仰、一种坚持下去的希望!
在绝望中,孤独月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所以当孤独月绝望的时候,他们也给孤独月带来了希望。
为了你,为了大家,为了地球
“刚子”回来了,生活美满,原本孤独月也是可以的,和他爱的人。
在自我安危和大义面前,我相信大家都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马蓝星,带我回家。”
泪目,呜呜
如果生活的地方只剩下自己
我想每个人都曾幻想过,在一个没有人管的、没有比较的社会生活吧,独孤月在月球上的生活就是如此,有吃有喝,但却是被遗落在月球上的唯一人类。
还记得当他知道,他一直以为的地球信号原来是刚子尾巴造成的干扰信号时,呈现出的绝望,那是一种没有希望的”心如死灰”。
“回家”是独孤月的执念,也是我们每个人的!
《独行月球》观后感第5篇
影片看完了,观后感正在写。
掐指一算,沈老师也有些日子没出新电影了,趁着暑假,我乐呵呵地买了《独行月球》的票,点了杯果茶就进了影厅。
世界观设定与其他英雄电影大同小异——地球有难,一群人站出来保卫地球。不过,唯一不同的是这回的主角有些普通,普通到只是“月盾”计划中一个小小的维修工,丢到人群中都找不出来那种。
可却是他,在“月盾”计划失败后独自一个被遗落月球,凭借着对家的向往和对爱的执着,独行月球数年之久。每天隔着三十万公里的太空凝视家园,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若?可他却奇迹般的适应了下来——
毕竟,相信奇迹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与袋鼠对打、与地球联系,每天都在思量着如何逃出升天。最终他做到了,他用900天搭建回家的希望,然后用一秒钟转身向后……那一刻,他肩负着全人类的希望。飞向陨石,起爆核弹。没有丝毫犹豫。
独孤月人如其名,在孤独的月球变成无人问津的流浪汉,经历过失望、希望、绝望又重燃希望的起起伏伏,和一只袋鼠结伴生活在月球上。
牵动他所有情绪的,不过马蓝星一人。即使知道自己是被主观放弃的那一个,并且将再次成为主观放弃的那一个,他也不过自嘲“你好绝情,我好喜欢”。
《独行月球》所要表达的思想很直白,就是爱、奉献与生存。
独孤月与马蓝星之间含蓄的爱,到最后个人小爱化成大爱,为了全人类放弃自己的幸福,独孤月成为星海,照亮人类的黑夜。
尽管独孤月心中的白月光,不能与他走到天长地久,他们的爱情会在故事里被慢慢陈旧,但抬头就能看见的爱是平行时空的另一种相遇,这就是《独行月球》煽情却不落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