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文第1篇
过了腊八,年味儿逐渐起来了。
家家户户都开始置办起了年货:新衣服,瓜果蔬菜,对联……大伙儿都忙得不亦乐乎。那彩虹桥和大街小巷都置办起了中国结和红灯笼,每到傍晚,路边的中国结和红灯笼就会亮起来,为春节增添了更浓的年味儿。爸妈便带我去超市打年货。超市里的人可多了,老人们都带着自己的小孙孙,背着背篓,在给孩子挑零食;家庭主妇则在一旁挑选打折的蔬菜和需要的生活用品;而我则跑到中国结那儿。中国结的样式可多了,如意结、铜钱结、祥云结……寓意着中国人民心连心,代表团结幸福平安。
过年当然少不了亲戚朋友的红包。每当走访亲戚家时,他们都会和气的走到我跟前,说一番祝福的话语,便把红包塞到我手中。虽然脸上显示出难为情的样子,但心里却乐滋滋的了。记得小时候,一次姑姑给了我红包,我迫不及待地就打开数着红包里的钱。事后妈妈才告诉我这是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原来领红包也是一种学问。
年三十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年夜饭终于来临了!
奶奶唱主角,妈妈当配角,我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今年的年夜饭特别的丰富,刚炖好的腊肉诱惑着你的味蕾,炸得金黄的酥肉显示着它无穷的魅力,就连那毫不起眼的苕丸子也会让你胃口大增。大家互相敬酒,以表祝福,不能喝酒的小孩便以水代酒,其乐融融。晚饭过后,大人们开始打麻将,小孩们就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不亦乐乎。“十,九,八……二,一”只听见电视里烟花鞭炮一齐炸响,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年三十转钟到二十四点,预示农历新年的到来,新的一年我由衷祝愿国家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祝父母长辈春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愿自己体魄强健,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年味作文第2篇
年味儿,不仅仅靠鼻子嗅出来的。
谁说的走过之上家家户户都飘来腊肉香肠的味道,醇香绵长那不是年龄是什么?到了凌晨,鞭炮齐鸣,那火药的硫硝味儿在寒风中飘散,不是年味儿是什么?
谁说不是呢?可我说的年味也是靠耳朵听出来的。从早上就被手机里的短信祝福叫醒,一整天,响个不停。一出门小区保安便满面春风的对你送来祝福,“新年好,新年好”“恭喜发财,恭喜发财”新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一天之中,类似这样的祝福语,也不知说了多少遍。那能不散发着年味吗?
可不是吗?我说的年味儿也是靠眼睛看出来的。每户人家的门边上都挂上了喜庆的春联,到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红彤彤的灯笼挂了起来,给寒冷的季节增添了火红的景象。准备年货的人们肩扛手提,像是要把一年的收获都提回家去。就连新闻联播也从蓝色换成了红色。在老人和孩子的红包里,老人欣慰的笑容中,他们都攒满了祝福和期望还有那春睌的歌舞和街道的彩灯醉迷了人们的眼。
还真是!年味儿也是靠嘴巴品出来的。鸡鸭鱼肉,腊肉香肠,在团圆饭的桌上都是不可缺少的美食。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祝福的话语说个没完。瓜子,小吃,汤圆,只恨自己的嘴太小不然真想把所有的美食都囊括到肚子里去。整个春节喉咙里都还游离腊肉的余香……
年味是屋檐下挂着的那一块块金黄的腊肉,年味是那一句句温暖的祝福语,年味是哪一副火红喜庆的春联,年味是家人辛苦张罗的那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年味更是心里一缕醇香的记忆。散发在每一处角落,每一个人的心中。
年味作文第3篇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最重视、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我们家也不例外,每逢过年,咱家可谓年味十足。然而对于我来说,今年的年味可是与众不同!
酸
腊月二十八,我拿出平时攥下的零花钱兴高采烈地来到超市,买了一堆烟花爆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烟花爆竹抱回家,我已经累的气喘吁吁了。想着过年时与小伙伴享受烟花视觉盛宴,特爽!多么希望明天就到了除夕之夜啊!
第二天一早,我们收到了一份政府下的文件《春节期间禁止放鞭炮事宜》,看着文件上密密麻麻的文字,鲜红的公章,我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冰雪冻结。心里清楚:不放鞭炮有不放鞭炮的好处,可是,后悔的是我昨天大张旗鼓地买回了这么多鞭炮烟花,我的钱啊!我的期盼啊!一股酸味涌上心头。
甜
一晃就到了大年三十,我最在意的还是一顿香喷喷的团圆饭,因为团圆饭会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快快乐乐的。
到了下午,团圆饭就做好了,瞧!热气腾腾的猪蹄火锅、香气扑鼻的鱼沫豆腐、圆溜溜的瘦肉丸子我不禁口水都流了下来。一家人和和气气地围着桌子坐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迫不及待地准备开吃。这时,爸爸提议:让我们挨个说说去年的收获以及新年愿望,以表“辞旧迎新”。妈妈乐呵呵地说她的厨艺见长,为了犒劳我们,在新的一年准备报烹饪课,我郑重其事地说:“上学期学习没有加足马力,这学期小升初了,我一定收回心,冲刺飞跃,好好干一把。”大家都夸我说的好,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苦
正月初五,爸爸妈妈便接到了上班通知。爸爸忙着收拾行头,准备出发,我央求爸爸妈妈晚一点再去,但是妈妈说:“我们得早一点,不然到了铁路高峰期更麻烦!”看着爸爸妈妈远行,虽然心中万分不舍,但是我长大了,也懂得爸爸妈妈得难处,便不再强求。可是等爸妈走远,我忍不住哭了起来,心里像吃了苦瓜一样苦。
这浓浓的年味,让我欢喜让我愁!
年味作文第4篇
只要听见屋外几声噼啪爆竹响,就知道年来了。
印象中的年儿是在人们纷忙购置年货中开始的;孩提时代最得意的年夜饭其中的一道,就要数炒年糕了,切、炒、调、煮,淋上浓郁的烧酒,满满的年味儿,糊在一个劲儿嚼的嘴里,糊在笑颜开怀的心中。
街上也热闹开了,红火开了。各式的小摊不顾城管的阻拦,一头儿地蹿到大街上;那分明是外域的方言,在风中嘶扯着。
赶集的妇女搂着竹篮,躺在其中白嘟嘟的年糕正安详的睡在他的怀里;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着“笃笃”声;火似明的春联若祥龙般攀在各家的大门上;红通通的灯笼挂在屋檐顶上,晃着脑袋,好奇的注视着来往的行人。
“爆竹声中一岁除”,无论遇到什么特殊情况,家里也总要买一大串的爆竹。一一抽一一竹签儿或是挑一个胆儿大的家伙,所有人的远远的躲在远处,选中的人仔细的跑过去,点着了,哇!惊得狂奔回来:爆竹被炸得粉身碎骨,引得一阵金曜与欢呼——第二天清晨,若全镇的街道上都铺满了红毯子——只为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除夕午夜的爆竹声才是最骇人的,吓得蜷缩在被窝中,母亲的大手紧紧地捂住我的耳朵,可仍炸开在耳边似得。;人们过大年的热情岂是我小小耳朵能够抵挡的呀!
年夜饭总是一年当中家里最丰盛的一餐了。鸡虾鱼肉,少不了福气!欢天喜地中,一家人一团一座在电视机前,有母亲挂念游子的唠叨,有父亲表示鼓励的笑靥,还有子女对老人真挚而深切的祝福。大家唠家常,编笑话,猜字谜,再黑暗沉寂的夜晚也因此变得富有生机起来;不知觉,天欲要破晓,小的,早已倒头睡着。
对于孩子们来说,过春节的另一大喜事儿就是拿压岁铜钱(鳌一江一方言),正月初一,庙会上也有不少新奇的玩意儿,便可以自行支配剩下的压岁钱,像冰糖葫芦啦,梗儿(糕儿)啦,辟邪的银剑啦之类的“宝物”。
盼着,望着;不禁恋起将至的年儿了。
年味作文第5篇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变得忙碌起来。离春节还有些日子,我便迫不及待想回老家了。不过在此之前我暂时告别我的学习和作业,为过年准备些年货。
年货市场戴着新年别开生面的繁饰迎接着来此的客人。我一进入市场就瞧见一排排年货整齐摆放着,让人目不暇接。米糖、芝麻酥、烧花生、煎饼果子不管哪一样都让我难以取舍。彩蝶、金银树、飞空流星等烟花,不管哪一样都让我动心不已。这年味十足啊!像猫爪子一样,挠得我心痒痒的。
回老家了,走在老家的大路上,鞭炮声声声不断,一路上满是孩子的欢声笑语,家家户户门前早早贴去了大红纸的对联。回想以前,这条路还是条泥泞的小道,路旁鲜有人家,现在这条路都满是红彤彤的年味。
老屋前的平台上,一家人都在忙活着。除夕前一日该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一向很懒的我在这一天总会勿可豁免的被爸爸妈妈抓去打扫卫生。扫清家中的尘霾,迎来新年的美好。到了除夕大人们又开始忙碌了,忙着做什么呢?自然是忙着准备年夜饭啦!老屋前的平台上,白炽灯夹杂火红灯笼的亮光映上餐桌,一大家子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寒暄,一起共享美食,分享一年下来的趣事。晚饭后,小孩子们都会拿几支烟花棒狂飞乱舞,玩得不亦乐乎。远处总有几支单响竹随着孩子们的奔跑声、欢笑声炸裂开来,处处都弥漫着烟火的年味。
初春,阳光却犹为热烈,好像也在欢庆这春节的到来。大年初一,就算再懒的我也不会在今天睡懒觉,我会一大早爬起床,梳妆打扮,赶着第一个去给家中长辈拜年。走串门时,也都抢着喊“拜年了!”所以每次我的钱包都是最鼓的。得来的压岁钱爸爸妈妈每次都是说先帮我们“存”着,这大概是童年春节最美丽的谎言吧!
我曾听过太多人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其实不是年味淡了,只是我们变得冷淡了。年,就要一家人都在,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过。这样,年才有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