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与失第1篇
老子曾经说过:“同于得者,得亦乐得者,同于失者,失亦乐失之。”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有得。
世间万物,都是如此。松柏放弃肥沃的土壤,扎根于悬崖峭壁之中,换来迎风斗雪的雄姿;梅花放弃安逸的环境,获得傲立风雪的傲骨;放弃绚丽多彩的夕阳,迎来日出的壮丽;放弃万紫千红的春天,迎来金秋的丰收硕果。
我们应该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在二者之间选择其一,是在磨练我们的意志,懂得放弃,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我们面前有美不胜收的风景与通往高峰的路,只能选择其一,这时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有得有失,这是早已决定的,面对得与失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得必有失。商纣因宠妲己却失去了大好江山;唐明皇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而失去了唐王朝;贪官污吏因贪恋钱财而遗臭万年。但是前车之鉴,却不曾让后人有警醒之感。当他们在逍遥自得、衣食无忧过着生活,享受一时之乐时,往往却失去了一片大好河山。换来的却是他们囚禁之时,贪图一时的乐趣,得到的却是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在当代社会中,贪官污吏不在少数,只是因为被“贪”所困,得到的往往却是得不偿失。
有失不必有得。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他宁愿失去功名利禄,也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却换回了神仙般怡然自得的生活。苏轼一生也屡次遭贬,但他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贬到岭南时,他也能富有诗意地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豁达。失去的是官职,换回乐观向上的生活。面对失去与得到,他们仍保持一颗平常心,笑傲人生。即使失去,也无怨无悔。他们不愿在—上争锋相斗,而愿淡泊名利。既然失去始终失去,何不换一种心态来面对生活呢!
乐于得必乐于失,有失才有得。人生便是如此,得与失之间获得的要懂得珍惜。有时候失去是为了更好的得到。但得与失同时也是一种考验,从中吸取认识,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一定要切记不患得患失才是生活快乐之本。
得与失第2篇
漫漫人生长路,有得必有失,这些,好像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只是,很多时候,还是会突然之间就想不开,觉得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好像说的事情的本身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可是,事情本身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好像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无论是得到,或者失去,好像都没什么。
在自己喜欢的一部电视剧里面,有这样的一句台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想,这是关于得失的最好的解释吧。
得到了,应该高兴。毕竟,那是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只是,没必要沾沾自喜,没必要骄傲自满,得到了就虚心接受。那么,失去了,也没必要一味地为此伤心难过。毕竟,得失乃人生常事。
失去了,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如果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好了,那就顺其自然吧。没必要因为一些自己整不明白的失去而自怨自艾,从此丧失继续努力的信心,那就更加的得不偿失了。
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豁达得生活态度,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得失。
那样,你会发现生活会变得开心许多!
得与失第3篇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而生的。有光就有暗,有冰就有火,有生就有死……就如千千万万个相对的事物例子来说,得与失正是这其中重要的一对。俗话说,有舍才有得,正是放弃或失去一些东西,我们才会得到和收获一些东西。得与失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有大部分的时光都在奋斗中度过——维持生活或者追寻梦想,无论是哪一种生活方式,似乎都带了一丝丝直奔目的的感觉。我们都渴望成功,都渴望得到更多。人们有了饱腹想要安逸,有了轿车想要房子,有了黄金想要钻石……却不懂得或者说不愿意去放弃。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宁可放弃高官俸禄,而隐居山林、回归田野。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行为!陶渊明也因此保持了自己高尚的品德,为后人所称赞,更是写下了“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千古传诵的诗句。他正是拥有了面对“得与失”这种从容淡定的精神。古有诗句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完美的阐述了对待得失应具备的看淡的精神。得与失是人生道路上的必然选择题。我们常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句话实质上肯定了凡事不可完美的说法。在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都必须做出选择——读书还是工作?青菜还是萝卜?人的选择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得要一样,必然要失去另一样。可如果你不选择,那么就会一无所获;如果贪心太大,则是不可兼备的。得与失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一道坎,我们要正面看待得失,适当的放弃,适当的争取。
得与失是对于成功的考验。著名的富翁比尔?盖茨年轻时十分想到哈佛就学,这也是他的父母最大的心愿。后来,他勤奋努力,果然真的得到了去哈佛学习的机会。然而时隔一年后,比尔?盖茨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辍学与别人一起创办计算机公司!许多人为此感到震惊,去哈佛大学读书是世界上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比尔盖茨怎么愚蠢到放弃机会而去社会上工作呢?然后,正是这一惊人的决定,闻名世界的微软公司诞生了,比尔?盖茨也成为了世界上顶尖的大富翁!盖茨当初的放弃令他收获了现在的成功。成功并不是你获得了多少或者获得了什么,而是你首先敢于去放弃,盛满水的玻璃杯什么也装不下,但是只要你倒掉杯中的水,便可以装入芬芳的蜜汁,倒掉蜜汁,甚至可以装入陈年的酒酿。因为放弃,所有玻璃杯才有了新的空间去容纳,去获得!正确看待得与失是我们学习的内容,领悟得与失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得、失它们不仅仅相互对立,更能够相互转化。得是失,失即得,人生有舍才有得!
得与失第4篇
“亲爱的同学们……”熟悉的一字一句从身后礼堂阴魂不散传进耳朵,我跌跌撞撞走入花园。字里行间是我下课在同学们玩耍时说下奋笔疾书的汗水,是作业在转钟写完后继续挑灯夜成的惨白灯光……明明是我写的稿子,就因为身高不够而让他人上台演讲,心头怒火灼到喉咙,我一屁股坐进初春刚能没马蹄的浅草,放眼望去,一片莺飞草乱长的满眼春色中,我一人徘徊忧伤,好仿误入桃源的红尘客。
阳光在指尖描金,逐渐平复了我的心情。我长舒一口气,一缕清香萦绕鼻尖。我扭头寻找,看到身边的她。
一朵小小的野花,白色的花瓣是她线织的舞裙,轻风之中,轻曳腰肢,绿叶在空中伸展,晶莹的露珠映着阳光陪伴的影子,若有若无的香气似清晨水汽在她四周氤氲,她是如此温柔的美丽。
可她是那么小,只有拇指高,在广阔的自然中人是那么的渺小。春有桃杏,夏有芙藻,秋有幽菊,冬有腊梅。她无法与任何一个比肩,我甚至不知晓它的姓名。天地万物,多它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像在大城市中落下的雪,人来人往,寂静无声。她为这大好春景作了什么?也许只是足够一人嗅到位的清香,还不及插在瓷瓶中的兰花的万分之一,更没有“众香拱之”,让她“幽幽其芳。”即使是这样,她单薄细弱的根系、叶片,无一不泄露那令人失望的消息,也许当春天过去,她便成为枯尸一具。而这一个春天微不足道的美丽,她那付出多少日子积攒力气,她耗尽一生的能量只为用丝毫清香去拥抱春风。几轻过耳畔,带来它的独语:“也许我的生命渺小而短暂,但我奋斗过,我拥有过,这就足够了。”为了贡献出一缕微不足道的清香,她的芽儿定在寒冬浸透着奋斗的血泪。她失去漫长的生命,得到某个春天的一撇惊鸿!也许不被记念,也许不被铭记,她也用一刹生命奔跑的勇气,绽放出自己的精彩。
我久久望着这株花儿。
今日,我失台前被人艳茨的阴暗,得台下欣赏自己的光荣;我失虚荣功利的秉性,得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天真。如果今日,我不失去在众人面前演讲的资格,又怎么能邂逅一朵花的独语?我今日之得,大于我之失呀!“黑板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失去只是暂时的,我们应学会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失去,正如“心晴时雨也晴,心雨时晴也许,”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失去的现状,却能收获一份宠辱不惊的心性,人生总有黑夜,我们不妨守一豆烛火时扪心自问:黑夜来了,黎明还会远吗?
得与失中成长,我收获良多,是一朵花素素的花包与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