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保护的作文第1篇
我叫连毅,今年9岁,身高1.55,我是一个开朗的男生,我喜欢美术,武术和音乐。
我记得,有一次,我出门去给妈妈买酱油。走向商店的我,突然发现了我们班的林雨,不禁的疑惑,因为她后面跟着一个1 3,4岁的男生跟着她。我想着,那个男生为什么要跟着她呢?突然,我意识到了“打劫”这个词,没错,一定是!我也悄悄的跟着他们,那个男生快要动手了——那个男生把手悄悄的伸进林雨的衣兜里,刹那间,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看见对面的阿姨,我跑到那个阿姨面前,说:“妈妈!”又大声的说:“咦?那不是我们班的林雨么?”林雨听见了我的生意,跑了过来,“小毅哥哥!”看见我身后的“妈妈”,又叫了一声“阿姨好”,那个阿姨还没回过神来,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那个陌生的阿姨。阿姨听了以后,直说我聪明。我很开心的和阿姨拜拜了,又嘱咐着林雨:“林雨,以后小心一点,别带那么多钱”“恩呢,小毅哥哥拜拜~”我再次走向商店,买了酱油,回了家。
这就是我,我不说我多不聪明,至少,我学会了保护他人!
自我保护的作文第2篇
今天,爸爸妈妈吃完早饭就出去上班了,我一个人在家专心致志地写作业。
突然,我听到了外面有人在敲门,“嘭嘭嘭”,“嘭嘭嘭”。我想,嗯!会是谁呢?爸爸妈妈有钥匙开门,爷爷奶奶过来做饭,也有钥匙开门。我悄悄地把凳子搬到门边,站在上面,踮起脚尖,偷偷地从猫眼里往外看,我发现一个陌生人站在我家门外。
这时门外的陌生人急促地又敲了几下”嘭嘭嘭“,”嘭嘭嘭“。我大声说:“你是谁,你找谁?”陌生人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送点东西给你们家。”我心想到:底开不开门呢?我灵机一动,问他:“你叫什么,我给我爸爸打个电话问问认不认识你。”他说:“我叫李小三,是你爸爸的好朋友。”我拨通了爸爸的手机问:“爸爸,你认识一个叫李小三的人吗?他自称是你的朋友,现在就在家门外,还说送点东西给我们家,叫我开门。”爸爸说:“不认识,不要开门,别害怕爸爸一会就回来。”
哼,既然他说谎,敢骗我,我也来骗骗他。我说:“你把东西放在门口就走吧,还有,我爸爸中午请你吃饭。”陌生人听了。像兔子一样飞快地跑了。
一会儿,爸爸妈妈回来了,我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夸我聪明、勇敢、有智慧。
自我保护的作文第3篇
12岁的北京女孩金易,她听信了一名中年妇女的话:“我们阜阳可好玩了,跟阿姨去阜阳玩吧。”就这样她被拐骗了,这一玩就是7年,被拐卖当了7年的童养媳。还记得那是个有流星雨的夜晚,14岁的少女马雯看见一个手提了橡胶警棍的人,便轻信他是警察,那个人问她:“你有学生证吗?跟我上趟派出所。”马雯就和那人走了。最后惨遭杀害。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山西大学女研究生韩捷的悲惨遭遇。那天,下午2点多,在校园里,一个模样文静的陌生人上前搭话,“你好同学!我是‘学生科’的老师,你的学费为什么不交,跟我到‘学生科’走一趟。”当韩捷被带到外校的一个地下室时,才明白过来,等救命二字喊出来,为时已晚。
一桩桩悲剧,一件件惨案的发生,追根溯源,那就是孩子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太差。有关人士指出,在不少教育发达的国家,孩子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接受有关生存的教育,如:面对坏人怎么办?发生火灾怎么办,发生地震怎么办等。而我们在维护未成年人权益时,更多的是关注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家庭保护和司法保护,而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只有广大未成年人增强了自护意识和能力,其他几种保护才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