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第1篇
端午节的前一天,我的爸爸,妈妈带着我到一家离大海很近的饭店去吃饭。
吃完饭,我们又到海边散步,我突然发现一个大石头,这个大石头可不是一般的大石头。这个大石头上有很多海螺这些海螺引起了我的贪心,爸爸、妈妈捡了一些海螺,说:我们已经捡了很长时间了,再不走就到午饭时间了。我说:再让我捡一下吧,我还没玩够呢。爸爸妈妈说:那好吧不过你只能玩五分钟。
我说:没问题就算是再让我万一分钟也行,我捡完海螺以后,爸爸、妈妈带我到海边坐船。海面上涌起了层层波浪,汹涌的海水冲击着岩石发出阵阵声响,喷溅出的雪白的泡沫,好像在演奏着一首气势磅礴的歌曲。
端午节的前一天真的是太爽了。
端午节作文第2篇
端午节,随着初夏的和风款款而来,家家户户的人们都忙碌了起来。
糯米是昨天晚上泡的,粽叶是今天早上洗的,我对粽子的盼望,是几月前就开始的。
食材似乎准备的很慢,但也不过两个小时就准备好了,为了区分各种口味的粽子,奶奶用她那灵巧的手把粽子包成各种图形,咸口的是三角形的,甜的是枕头型的,甚是别致。到了傍晚,天边的云霞悄悄的离场了,粽子也随之包好了。
它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得滚进了大锅中,咕咕噜噜地泡起了温泉澡。
灶里的木柴噼啪作响,锅中的水咕咕沸腾,不停地叹气,淡淡的粽叶清香,慢慢地侵占我的鼻腔,勾起了我那嘴馋贪吃的“魂”,肚子不知为何也瞬间感到了饥饿。必是在锅中的粽子在召唤着我,这使我恨不得把时间爷爷的时钟,向后拨转十几个小时!我几次战胜不了好奇心,想用手去掀开锅盖,可没等手碰到锅盖,锅边的“守卫”,就立马制止了我的行动。“还没熟呢,把盖掀了会让蒸汽流失,导致煮的时间还要更长一些,还有可能夹生呢!”奶奶的“威胁”让我再也不敢靠近锅盖半步,生怕吃不成。奶奶告诉我,煮生的粽子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要把糯米蒸的软糯香甜,把里面的馅儿蒸熟也得花费大量时间。仿佛过了几个小时,大锅中散发出阵阵香气,粽叶的清香?糯米的油香?蜜枣的甜香?我只闻到满屋子的香味,充溢着我,我实在忍不住了,托着肚子一副要哭的样子,“奶奶,我饿了,什么时候能吃啊?应该熟了吧,我闻到了,就是熟了!可奶奶却摸摸我的急红的脸,“马上好啦,再煮30分钟就好了,很快的!”
30分钟!快了快了!我紧紧盯着墙上的时钟,圆圆的钟盘,好像有一个个粽子在围着它不停地转呢。“好啦!好吃咯!”仿佛一道圣喻从天而降——“烫!小心点!”,我哪顾得上,剥开墨绿的箬叶,油白的米团里镶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俨然一件珍奇的艺术品。忍不住尝一口,软糯香甜的味道直击心脑,幸福不过此刻啊!不一会儿,我就倚在桌旁,肚子已然是一面小鼓了。
那一粒粒糯米,一个个甜枣,就是一颗颗跳动的心,随着初夏的和风,吹拂大地。
端午节作文第3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早在很久以前,人们就不进行向河里投粽子这种浪费的事情了,现在的端午演变成了一家团圆,享受美味的节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团里放上一颗肥腻的肉块,我不怎么喜欢这种肉粽的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粽子原有的滋味。
我家乡的甜粽味道非常清香,不加修饰,更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实的想法。晾干的芦苇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尔妈妈还会向其中塞入一颗甜枣,折叠成锥体,绑上纤细的苇杆,载入锃亮的瓷盘,看着锅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龙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盘,大片的浓绿被这波涛淹没,妈妈又拿起灶台上的锅盖,轻轻扣下,叫他接受洗礼,散发香气。
苦痛炽热的煎熬总是漫长的,待火光熄灭方才发现,苇杆不知何时变得色深柔软,棕叶绿得油亮,颇有食欲。捞入盘中,松开棕叶之上的束缚,抄起筷子,夹住一端棕叶,慢悠悠地将白玉般的糯米自棕叶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绿的粽叶下,糯米光滑的身躯更显洁白明亮。
放在盘中托在手上,轻捷地将它们摆在桌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摆上载着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夹起粽子蘸少许糖,就着白酒的辣味儿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劳累一挥即散,仿佛回到古时田园的小家,食物简洁却真情四溢,总觉得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满嘴溢着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纵使时间老去,年代老去,我们老去,但有一样东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国传统的节日,先人的愿望,我们的和谐,将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远都不会改变。
端午节作文第4篇
在我们国家里有春节、中秋节、国庆节……但我最喜欢的节日还是这端午节。
今天我和作文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万江,来感受端午节,我们会在这里活动,不过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这包粽子啦!一眼望去,桌子上放满了“好吃的”糯米。有绿豆,还有肉和蛋黄。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们跟随着阿姨一起包粽子。首先,我们把叶子交叉,稍稍对折,成了一个空心的。三角形。往里面加糯米,加糯米的时候不能加太多,否则米饭会“飞”出来,然后我们再加入绿豆,“哇,怎么这么软啊!”因为那个黄豆像橡皮泥一样柔软和光滑。我们在加入一点肉,咸蛋,再包起来,用绳子拴住,拴绳子的时候我们用“左三圈,右三圈”的方法,一个小粽子就包好了!我还以为我包的最难看,于是我就把头伸过去,看别人的,结果自己都快笑的肚子痛,同学们有的包的像一位瘦瘦的老爷爷,有的像一个胖小子……
这真是开心的一天,我不仅知道了人们在端午节时会包粽子、划龙舟……还学会了如何包一个“好看”的粽子,这次活动真是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了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第5篇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大早,妈妈就从菜场里买来了艾草,黄鳝,黄鱼,鸭蛋,黄疸,还有一瓶黄酒,一斤黄豆芽。
我和姐姐正在厨房里评价我昨天包的粽子。
昨天为了吃到我自己做的粽子,一早起来就一个劲地恳求妈妈。在我的死缠烂打之下,妈妈总算答应了我的请求,妈妈准备材料的时候,我站在一边摩拳擦掌,准备上阵后大展身手。
桌子上放着粽叶,红枣,绳子,剪刀,还有糯米。看着这些东西,我心里暗暗高兴。因为前一天我已经在网上看过了包粽子的视频,为了不被妈妈笑话,我特意多看了五六遍。看样子非常简单,所以我认为这件事是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一定会让爸爸妈妈称赞我是一个无师自通的人。
开始包粽子了。我找了一片最大的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出了一个三角圆筒,放进去一些糯米,再加两颗红枣,再加一勺糯米,压平。我得意极了,没想到包粽子比想象中还顺利。当我把剩余的粽叶盖到糯米上的时候,问题出现了,淘气的小米粒竟然从粽叶中逃了出来,像雪花一样纷纷落在桌子上。我压得越紧,米粒就逃得越多。我急得直跺脚,马上向身旁的妈妈求救。妈妈替我倒出了一些糯米,才算消停。我终于舒了口气。
经过这一次小挫折,我不敢再自以为是了,静静地看着妈妈用绳子把粽子五花大绑,捆了一圈又是一圈。哦,我明白了,原来粽子是靠绳子扎结实才不散架的。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拿起绳子把我的粽子捆了起来。也许是我把绳子捆得太多了,粽子上只见白色的绳子,不见绿色的粽叶,简直成了个“傻大白”。剪断绳子,打了个结,大功告成。可是等我把粽子往妈妈包好的粽子堆里一放,顿时傻了眼,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看妈妈的粽子,棱角分明,而我的粽子,连一个角都看不出来,活脱脱是一个白色的圆柱体。
我不甘心,暗暗对自己说:“你是怎么练溜冰的?不能气馁,加油。我绝对不能被一个小小的粽子难倒!”我重新拿起了粽叶,连着又包了好几个。粽子越来越有样子,越来越结实。就这样,我成功地包了十来个有模有样的粽子。
可是到烧粽子的时候,爸爸找朋友钓鱼去了,妈妈也出门去买东西,只好由我来管火。这个活儿并不轻松,妈妈说要柴火烧出来的粽子才特别香,所以我只能不停地添柴火。经过整整两个小时的添柴加火,到了傍晚时分,粽子的香气从锅里冒出来,带着山间空气的清新,带着红枣的甜蜜,在家里久久回绕。我尝到了自己做的粽子,很甜,很好吃。
此刻,姐姐对着我包的粽子,却不屑一顾,说:“太难看了,简直是个丑八怪。”
我听了这话,心里很不开心,理直气壮地说:“虽然丑一点,但是味道却比妈妈的要好吃。”姐姐不相信。我一气之下,跑进房间哭了起来。
妈妈一看,连忙拿着五黄给我讲端午节的习俗,让我帮她挂艾草,还说要烧艾草水给我们全家人泡脚。我一听,觉得很好玩,顿时破涕为笑,对妈妈说:“我来烧水。”
中午,妈妈烧好五黄菜,说,吃了这些菜,可以辟邪驱毒。我不明白为什么叫五黄,就到百度上去找。原来这是端午节的习俗,有些地方还在这一天赛龙舟,做香袋呢!
下午,我烧了满满一锅艾草水,绿绿的艾草水带着我的爱,请全家人泡脚。姐姐被我感动了,请我吃了个冰欺凌,我们又和好了。
这真是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第6篇
为了生活亦或是为了梦想,人们不得不奔赴他乡,走向那一条条泥泞的小路或是表面平静的大道。不过人的心是柔软的,稍稍的一丝丝温暖就能把心触动。然而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在异乡的人更加是如此,就好比拿我自己来说,独自一个人漂泊在异乡,每到节日的时候就格外的思恋家乡,然而想起家乡的那些习俗亦或是美食,心底还是会有一丝丝温暖荡漾开来。
就拿我们接下来的端午节来说,对于一个吃货,端午节就代表着美味的食物;对于一个喜欢玩的人,端午节就代表着最佳时期;对于一个文艺青年,端午节就代表着文化的传播。但是对于我来说,端午节就代表着家乡的温暖。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更新,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回忆起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能明白体会到节日的味儿呢?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也是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的“别名之最”,素来端午节人们都有着吃粽子,门插艾叶等一些习俗。人们往往知道最多的也就是端午节吃粽子、门插艾、赛龙舟。可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地大物博,怎么会节日的习俗都是完全一样的呢?当然是不会的,这就像是北方喜欢面食为主食,南方喜欢大米为主食一样。
在我的家乡,我们除了吃粽子、门插艾、赛龙舟以外,还会有挂香囊或者五彩线;还会喝雄黄酒;更是还会有花草之斗。但是前三个可能更为人们所知,而后面的几项则不为众人所知。不过我在我们家乡,最喜欢的还是赛龙舟!赛龙舟这个习俗很多的地方都会有,而我也常常因为在异地看见赛龙舟时感觉自己被传回了家乡。赛龙舟这一项活动其实也很奇妙,它让我们脱离了现代的汽车,它带我们回到了从前还以水路为出行方式的年代,可是它却又满是现代的干劲和激情。赛龙舟时的锣鼓喧天,观龙舟赛的观众们的呐喊声,那样的热闹场面正是我所喜爱的。观龙舟赛时,你忘记了生活的忙碌;你放下了身心的疲惫;你找回了纯粹。你会纯粹的加油,会激动,但是却又与生活时你那些截然不同。
虽然因为现代化的生活,我们的生活节奏被带的有一些快和一些冷漠,但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即便是现代化的生活改变了一些什么,却依旧改变不了我们对于历史遗留下的纪念日的热爱。我们还是会在节日来到的时候放上一个小假,让我们倒回从前的慢悠悠的时光;还是会在节日的时候遵循以往的习俗,聚齐亲朋好友;还是会在节日的时候准备着特有的美食,回味这被历史所洗礼的美味。
尽管我漂泊在异乡,但是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我常常能回想起在家乡龙舟赛上的“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舒适与温暖。我不知道身在异乡的你是否也在这个端午节,找到了那份属于家乡的感觉,也像我一样,即使相隔两地,也好似回到了家乡过这个端午节。那个你日思夜想;那个只属于你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第7篇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中的一个,还称重午节、端午节。
传说在古时候有一为受人爱戴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故投江自尽,于是老百姓自发地划着龙船去捞救他,还向江中抛撒粽子。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去咬屈原的遗体。后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为伟大的爱国诗人。
每当这一天来临的时侯,人们总是要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个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我想是想让孩子们长命百岁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节,奶奶就去菜市场买许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时放在太阳底下晒,说艾草、蒜泥能消毒,还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节的风俗可真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