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
当前位置:贝知网>作文>体裁作文>《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
《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
时间:2023-08-20 体裁作文

《狼图腾》读后感精选5篇

《狼图腾》读后感第1篇

一、关于狼,关于狼性

《狼图腾》为我打开的应该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关于狼的世界。

在读这本书之前,对于狼的惟一认识,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凶残。狼好像总是要和不好的东西拉上关系,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白眼狼。这些都可以概括为我们对于狼的偏见吧,或者说是一种对于狼的恐惧,所以才要将狼丑化。

我们这一代中没有几个人见过狼,却对狼有这样的认识,或者是因为很大程度上我们在接触的是农耕文明,对于游牧文明鲜少了解。

这一次读《狼图腾》真的是很震撼,原来真正意义上的狼是这个样子的。

他们智慧,仅仅是几十只狼却可以把几千只黄羊逼入困境,吞入肚中。面对人们建造的高墙,懂得通过踩着同班的后背来增加弹跳力,“飞进”羊圈中吃羊。每一次的捕食都像是一个睿智的军事家经过多番的考虑和精密的布局,或者说本来人的兵法就是从狼身上学到的。只要狼夹子上沾有一点与人相关的气味,狼就能够察觉并避开。在发现有人要来抓自己的狼崽的时候,还懂得声东击西,引开来人。书中,每一次陈阵感叹毕格尔老人的睿智,毕格尔老人都会说狼更厉害。

他们团结,狼在草原上与其他动物的战役几乎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几十头狼面对几千只黄羊,如果说没有很好的团队协作,又怎么步步逼近,将黄羊逼入绝境,团队合作中掉了任何一个链子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功。如果说冬天的时候放着一堆黄羊在泡子那里不吃是为了储藏初春时候的粮食,那么夏天捕杀了羊之后也身下一部分,那就是为了整个狼群。捕杀了羊,自己吃饱之后还会留下来给掉离狼群的狼吃,一声狼嚎通知同伴有羊可吃。

“以命拼食,自尊独立”这是陈阵从他养的小狼身上总结出来的。即使是被人豢养,小狼的狼性也没有被磨灭。在最初小狼没有断奶的时候,小狼喝奶会把其他小狗赶到一边,自己逐个奶头来试,最后霸占奶水最多的那一个。后来在陈阵给它喂食的时候,小狼也并不像狗那样,对他表达感激之情。在小狼看来,盆中之时不是人给的,二十他自己争取多来的。在小狼吃食的时候,人是碰不得他的,即使是陈阵也不能打扰,大有你跟我抢食我就不惜以死相拼的意味。

这就是狼,睿智、团结,而且狼性似乎并不会因为被人豢养而改变。

二、关于蒙古人,关于狼图腾

在蒙古人的眼中,狼的地位是很重的,可以说是蒙古人的信仰。

陈阵在面对被狼厮杀和啃食过的黄羊的时候,说到狼可恶立即惹怒了毕格尔老人。在蒙古人心中狼就是神,是不可亵渎的,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狼会吃蒙古人养的羊,为什么蒙古人还会把狼视为信仰呢?在蒙古草原,草和草原是大命,剩下的都是小命,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连狼和人都是小命。草原民族捍卫的是大命,草原和自然的命比人命更加宝贵,狼能够捕杀草原四害,维持草原的一个生态平衡,从而保护草原,捍卫大命。就像黄河百害、吞没了无数的农田和千万百姓,而我们也没有否认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百害”是可以和“母亲”并存的,关键在于“百害的母亲”是否养育了这个民族,并支撑了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狼保护了草原,支撑了草原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赢得了蒙古人的尊敬,成为了狼图腾。

书中,毕格尔老人说到,狼是腾格里派下来保护草原的,狼多了就不是神,就成了妖魔,人杀妖魔,就没错。所以,毕格尔老人支持打狼。但是狼没了,草原也保不住。狼没了,蒙古人的灵魂也就上不了天了。所以毕格尔老人是不支持过度地捕杀狼的,因为老人知道狼被杀绝了之后,草原会变成什么样子,蒙古人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关于外人进入草原,关于生态破坏

进入草原外来人只看到狼对于生产的破坏,对人们的威胁,并不了解狼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或者是并不理解。并不知道一旦狼被杀绝了,草原面临的是什么情况,到时候蒙古人面临又会是怎样的窘境。

当初响应毛主席“人多力量大”的号召,中国的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对于牛羊的需求量增加,对于粮食的需求量也开始增长。进入草原的外来人觉得狼的存在对于牛羊的生产存在威胁,在加上狼确实会在某些时候捕杀蒙古人养的羊,经过几次人狼大战,进入草原的外来人就觉得狼必须得杀绝。包顺贵是草场领导人,便下令要把狼杀绝,利用各种奖励和惩罚来鼓励人们杀狼。

受农耕文明的影响,进入草原的外来人在草原上开始农耕,焚草开荒,种粮食、瓜果、蔬菜,养家禽。但是这是草原,草原上应有的游牧文明。

大量的焚草开荒,大量的狼被捕杀,到最后千年古河干涸,大片的草原沙漠化,虽然游牧改为定居的牧民生活后变得非常富裕,但是生态破坏却已经难以恢复了。

《狼图腾》一书除了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对狼有了不同的认识,对于蒙古人对于狼的信仰,对于游牧文明的了解。同时书中通过描写外人进入蒙古草原对于草原的生态的破坏,并对此表示痛心。希望这会是一个警醒,让人们时刻记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狼图腾》读后感第2篇

大家在生活中很少见到狼吧,而且狼在我们心目中是凶残、邪恶的,大家对狼也充满了敌意,但是狼也像人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就像为什么飞蛾要扑火,小草要破土而出一样。

《狼王梦》主要讲了紫岚如何培养自己的狼崽抢夺王位来实现黑桑未了的心愿,黑桑是狼崽们的父亲,在与野猪大战中不幸身亡。

有一天,紫岚为了捕食食物和一条看家的猎狗厮杀,狼是肯定能打得过猎狗的,但紫岚是只即将分娩的母狼,在她占上风时,突然间紫岚快要分娩了。她心里想:“我心甘情愿让自己身上掉几块皮也要保护好狼崽们的性命”。她生了5只可爱的岚崽,但有一只生后不久就不幸身亡了,还有4只黑色的狼崽,分别是蓝魂儿、媚媚、黑仔和双毛,其中有3匹公狼,媚媚是匹母狼。黑仔因为大胆和好奇被金雕捕杀了,蓝魂儿是上了猎人的当,也死了,双毛是在最后快成为狼王是被洛嘎王杀死了,所以狼王梦只能在媚媚的岚崽身上实现了。最后,紫岚为了保护媚媚的狼崽与金雕同归于尽了。

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看到动物们是那么的顽强、执着向梦去飞奔,跌倒了,爬起来,永不放弃。紫岚特别精心地去培养自己的狼崽,让他们强大起来当上狼王,让我体会到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大家看了我前面的解说,也应该体会到了狼对梦想的渴望和母爱的伟大,紫岚是用自己的生命让狼崽们当上至高无上的狼王。这本书告诉我们也要向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并坚持不懈。还有,如果母亲用自己的心血让我们幸福,那我们一定要珍惜,不能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狼图腾》读后感第3篇

最近我看完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狼图腾》。

这是一本纪实体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书由几十个“狼故事”组成。那些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利用;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小狼艰难成长过程――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性格日渐颓靡雌化的今天,读到《狼图腾》这样一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小说,这本书真正揭示了人性与狼性,是一本令人读完之后有所感悟的成功作品。

起初以为狼只是喜欢群居的野兽,凭借着数量的优势扑捉一些小动物,苟且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已。在我心目中狼的地位是很尴尬的。凶猛不及狮虎,速度不及猎豹。同为食肉类哺乳类动物,它也只能去欺负狐狸。它的存在也只是为了衬托虎豹们的勇猛。就象一部电影,它永远只能做配角。然而,读《狼图腾》,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我越来越明白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无知。甚至有点愚昧。

狼是智慧的。

这一点在草原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淋漓尽致,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狼是团结的。

它们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只要狼王一声令下,群狼便会排山倒海,勇不可挡。即使是它们被牧民和猎狗围困,四面楚歌,它们依然镇定自若,阵形不乱。

狼是勇敢的。

狼从来都不畏惧死亡。它们为了冲垮马群,不惜牺牲老弱的狼去撕撤外围壮马的肚皮,与马同归于尽。与群狗的争斗中狼也是前赴后继,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条也毫不畏惧。在那片草原上它们是实实在在的王者,谁与争风?

在草原上,人类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生,人从狼那里学来了智慧,团结和勇敢。

暑假里我阅读了《狼图腾》这本长篇小说,我读了之后使我受益匪浅。

在《狼图腾》中,首先让我感兴趣的是对人物和狼的生动的描写。主人公陈阵是作者的化身,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在草原上,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故事以狼为主题,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展开了由几十个有连贯的“狼故事”。但是整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作者所描写的关于狼性的思考。狼抓黄羊有绝招。在白天,一条狼盯上一只黄羊,先不动它。一到天黑,黄羊就会找一个背风草厚的地方卧下睡觉。这会儿狼也抓不住它,黄羊身子睡了,可它的鼻子耳朵不睡,稍有动静,黄羊蹦起来就跑,狼也追不上。一晚上狼就是不动手,趴在不远的地方死等,等一夜,等到天亮了,黄羊憋了一夜尿,尿憋涨了,狼找到机会就冲上去猛追,黄羊跑起来撒不出尿,跑不了多远尿泡就颠簸了后腿抽筋,就跑不动了。

在我看来,我们人类应该将狼性与羊性很好的结合才能够在有限的能力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准。所以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千万要记得不能像羊一样任人宰割,也不能像狼一样贪得无厌,我们要学会羊一样平和稳定的性格,也要学会狼一样积极拼搏,团结合作的行为方式。将二者好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功。

《狼图腾》读后感第4篇

《狼图腾》讲的是蒙古草原狼和人,以及其他动物的故事。当然,狼和人、狗之间有爱,也有恨。

蒙古草原从来都是战场,仅有那些最强壮、最聪明、最能吃能打、吃饱的时候记得住饥饿滋味的狼,才能顽强地活下来。

羊倌陈阵对草原狼十分痴迷,想近距离地和狼待在一齐,于是,他带了一伙人,还有狗、马、掏狼崽的工具一齐上山去掏狼崽。看到那里,我很激动,掏狼崽多好玩呀!找狼洞、掏狼崽是一件多么刺激的事情呀!一想到那里,我懒得跟着陈阵他们一齐上山去掏狼崽!

陈阵他们掏了几天,被母狼耍了几次后,最终在一个直径三十厘米左右的小洞里掏到一窝狼崽,一共七只。看到那里,我又看了看文字旁的插图,哇!猪崽们都好可爱哦!它们都挤在一齐,闭着眼睛,耷拉着小耳朵,正在睡觉呢!

陈阵他们拿走了所有的狼崽,陈阵养了一只,和他一齐掏狼崽的道尔基也养了一只。看到那里,我好激动,如果我在场的话,必须也会养一只,但又一想,母狼一下子推动了那么多个孩子必须会很悲痛的!

剩下的一只小狼命运都比较悲惨,它们都被道尔基摔死,剥了狼皮,挂在蒙古包顶上了。看到那里,我既愤怒又惋惜,愤怒的是道尔基没有把小狼崽送回到他们原先的家,而是把它们摔死了;惋惜的是蒙古草原狼越来越少了,好好的五只狼,还没见到世界就死了!

陈阵的小狼一天天地长大了,而道尔基的小狼刚刚学会走路,在玩耍中咬了道尔基的小儿子一下,吓得道尔基一棒子把它打死了。看到那里,我真为道尔基的小狼感到悲哀,狼比狗厉害,比狗有尊严,比狗有骨气,而命运却比狗悲哀!

陈阵的小狼在他和杨克的照料下,一天长得比一天壮,比在它出生前一个月出生的小狗们高出一个头,比在野地里长大的小狼还要大一圈!小狼还经常和陈阵一齐玩游戏,小狼会把自我薄弱的肚子露出来给陈阵看,陈阵也会把自我的手指头小狼舔,让它轻轻地啃咬,大狗二郎也会让它在自我的背上玩。看到那里,我觉得好温馨,小狼是多么信任陈阵和二郎啊!要明白,在山上,狼都是很害怕人的,遇上狗,都要和狗打一架,把对方咬得头破血流。

然而大部分牧民是反对陈阵养狼的,有一次两个骑马的牧民借小狼被铁链栓着,就用套马杆套住小狼的头,又爆发性地狠命一拽,把小狼拽得飞了起来,想要小狼的命,而陈阵一向保护着小狼,尽量不让它受到伤害,尽管他也被小狼咬伤过一次。陈阵这种爱护小狼的心使我十分感动,我也要像陈阵那样热爱小动物并保护小动物!

“熊可牵,虎可牵,狮可牵,大象也可牵,草原蒙古狼,不可牵。”这句话,在陈阵他们搬住新草场时验证了,小狼宁可被铁链勒死,也不肯被搬家的牛车牵上路,喉咙都被铁链勒破了,爪子也被磨出血,但就是不肯走,最终吐血过多,陈阵忍着心中的悲痛,亲手把小狼打死了。看到那里,我也十分悲痛,好好的一条小狼就这样死了!

看了这本书,让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狼,狼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般冷血无情,它也是有感情的。虽然小狼最终死了,可是,它那种桀骜不驯,宁死不屈的性格让我很敬佩!

《狼图腾》读后感第5篇

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能看到《狼图腾》这一有关于狼、游牧民族、农耕民族的旷世奇书实属我们的荣幸。为何?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不可再现;因为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几千年的拉锯冲突中,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草原正在甚至已经被人们过度的索取而消失;因为任由蒙古骏马驰骋的草原上已渐渐的失去了当地原有生物链中的蒙古野狼。

狼图腾,草原魂,草原民族刚毅之魂!

再看此书,心中仍难以平静,眼前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狼图腾,以及俊美的乌穆沁马,忠诚的猎狗,大片的羊群。那一刻,我觉得全身的血液在扩张、在膨胀、在向往。

如果你看过此书,你会发现狼的生存,远比人类,及其他生物更加艰难。对于狼来说,要与天斗,与地斗,与物斗,与人斗。因此,狼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所表现出来的忠勇、不怕牺牲、崇高的团队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值得我永久的珍藏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