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精彩5篇
当前位置:贝知网>作文>体裁作文>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精彩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精彩5篇
时间:2023-05-29 体裁作文

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精彩5篇

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第1篇

有个小姑娘整天在祖父身后转来转去,祖父在后花园干活儿的时候,她就捣乱,祖父教她念诗,她喊得津津有味,两个黄鹂鸣翠柳,硬生生被她说成两个大梨子鸣翠柳!哈哈,和我一样是小吃货一枚的她是谁?她就是民国时期的才女,被鲁迅先生极力推荐的作家萧红。

生于呼兰河,在人生最后两年的时光用文字编织了儿时家乡的梦,她用对生命的热情谱写了:她家的院子,呼兰河小城,祖父,小团圆媳妇儿,有二伯,冯歪嘴子。那是她祖父的园子,在这里,一切都是自然的,无拘无束,有爱着她,惯着她的祖父。我想,此时的小萧红一定很快乐。园子以外呢?小城里的人却一个比一个荒凉,一个比一个无助。那么美好的后花园,那么无助的呼兰河小城

妈妈见我看时伤心,就说:旧社会的呼兰河糟蹋人啊,你还是别看了!说也奇怪,萧红笔下的人物身世虽凄凉,但透过她火热的文字,我似乎看到了她一直在找寻希望。

她说: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黄瓜愿意开一朵黄花就开一朵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就是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多美好的文字,她一定特别想念她的祖父,一定特别向往自由。

正如同生活中的我,也喜欢大自然里的无拘无束。一有空闲,便常常跟着爸爸一起侍弄他精心培养的盆景花草,这是菖蒲,那是紫藤,还有梨花、梅花、玉簪花,我样样知晓。如果爸爸有了兴致,偶尔还能蹭到山上,到小溪抓抓小蝌蚪,看蟋蟀打架的机会,我要是和小萧红认识,一定有聊不完的话!不同的是,我们对于得到自由太容易了,而这份自由、快乐,只是作者颠沛流离的一生中最为美好的一段儿时的回忆,是她如黑夜般寂寞生活中唯一的一点亮色。

时代变迁,斗转星移,新时代的我们不用再经历呼兰河小城人们的苦难,封建社会的压迫。这个暑假与《呼兰河传》相遇,给我的成长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忆,我不禁觉得读书学习是多么幸福的事儿!

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第2篇

要是放在几年前,十有八九会让我感到无味与困乏。这样的小说没有饱满的感情要抒发,也没有深刻的道理,只是幽幽地记录着身边的人和事,可当下读,借着耳闻目染的故事,也让我对萧红记忆中的事物有了更多的兴致。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有鲁迅的影子的。鲁迅对所谓的国民劣根性的痛心疾首已经烂熟于心,而萧红的语言则有些稚嫩童真,带着一滚暖意,但一气呵成的读完后,里面透露的批判性也是无处不在的。

我认为萧红的文字里是有风的,这风不像南方婉约精致绣花针似的,这像是北方的风,它粗糙刚烈,凛冽苍凉。她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与技巧,而是不偏不倚,冷漠无意地叙述着身边的一切。

而在这无情无意中,也夹杂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多情,那是一种真正能叩击人心灵的感情,那是一种追往,遗憾,释然的关怀。萧红笔下的这群人,就算是麻木或是愚昧,也都带着淳朴敦厚,让人不忍心过分苛责。

在春夏秋冬之中,带走了命运多舛的萧红,却留下了呼兰河畔不朽的萧条的风。

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第3篇

作者眼中的呼兰河居住的是一些什么人呢,“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得到寒冷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击退了寒冷,因此而来了悲哀。”我认为这是萧红的一种“贫困”写作的方式,去掉生活中全部的伪饰,真实而冷静地活着。历史是有着相似轮回的,呼兰河上发生的事也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日日发生而且触目惊心。如……哎,实在不愿举例子,写这样的读后感本身就挺难受!

人性的愚昧残忍。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描述其刚十二岁因性格活泼,招来婆婆的恶打,花五千多块钱请跳大神的为其驱鬼,用热水烫了三次辫子都掉了,终于被折磨至死。

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第4篇

当我读起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开始的时候,只觉得平铺直叙的描绘着作者家乡的点点滴滴,甚至有些琐碎。而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才与愈发觉出它的特别之处。

随着作者小时候的身影,我也跟着走进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东北一个封建落后的小城——呼兰河城。那里的街道是灰色的,人生也是灰色的,整个社会都没有一点色彩……那里人们为了活着而活着,有时候甚至是为了死去而活着。

那里“盛举”在我看来是十分新鲜的,更是荒唐可笑的。然而那确实祖辈辈代代相传下来的封建习俗,从没有人想过去改变。在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趋势下人们做出了很多自以为“积德”事实上极端残酷的事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小团圆媳妇的悲惨遭遇。十二岁本应该是健康活泼,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却过早地被卖作了童养媳,失去了家人的呵护与疼爱已经足够可怜,可做了团圆媳妇的她还要拼命的干活,忍受婆家无端的打骂,甚至以“治病”为由遭受惨不忍睹的非人折磨中,终至惨死……难道这就因为她的婆婆的愚昧残忍吗?当我读完整本书后,我隐隐约约觉得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呼兰河城的问题。一群对自己生老病死都提不起劲的人,还会为别人的生死触动灵魂吗?所以我想扼杀了团圆媳妇的就是所有呼兰河人的这种消极愚昧的,麻木无知的生活态度吧!

可怕的封建迷信,可怕的麻木不仁,可怕的“顺其自然”,可怕的“不反唱”,这都是《呼兰河传》这本书给后人敲响的警钟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感悟第5篇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令我感受颇多的书——《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80年代写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发生在萧红小的时候,优美感人,是萧红凭记忆写出来的,让人从书中感受到旧社会人们的生活是多么艰苦、寂寞。

这本书中令我最难忘的还是小团圆媳妇。她12岁就被迫去当老胡家的童养媳,刚来老胡家时,她笑容满面。可不久就因奶奶婆婆常打她、骂她,让小团圆媳妇生了一场大病。由于婆家人的迷信,再加上都不爱小团圆媳妇,不给她治病,只给她跳大神、抽贴、烧"替身",还让她吃黄连,还当着众人面给小团圆媳妇洗烫水澡,不但没治好病,反而把她折磨得奄奄一息,成天昏睡,连辫子都掉下来了,不久便死了。她死时,年仅12岁。我非常同情她,因为12岁应该是无忧无虑的时候,而她却因为旧社会的愚昧而被折磨而死。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使我想到了自己:在学校里,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在家里,爸爸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身体有一点不舒服,爸爸妈妈更是细心的呵护我、照顾我,甚至连班都不去上。可小团圆媳妇,12岁就被迫当了童养媳,天天挨打、挨骂。现在我们都是靠高科技生活,住的都是高楼大厦。而旧社会的人们,住的只是破旧的平房。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呼兰河传》让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珍惜和同学、朋友相处时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