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第1篇
这个暑假我读了《宇宙空间里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比如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是彗星,俗称扫泏星,它由慧头和慧尾组成,其中慧头又由慧核和慧发组成。彗核的直径约有10千米,他周围庞大的气团为慧发,慧发的直径有几万到几十万千米。慧尾则更长,可达数亿千米。
我还知道太阳为什么能发光发热?这是因为太阳是一颗恒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天体,这个大气体球时时刻刻都在释放者大量的光和热。地球正是因为有了太阳的照耀,才有了温暖和光明,才有了生命。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也为1500万摄氏度。这是由于太阳内部进行着剧烈的原子反应。太阳由70多种元素组成,主要成分是氢。太阳内部温度高、压力大,这就是那里的情原子核相互作用,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我还知道了火星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科学家称他为地球的“孪生兄弟”。这是因为火星有很多和地球相似的特征。
用望远镜看,你会发现火星简直就是一个“地球仪”。它的两极是白白的极冠,就像地球上被雪覆盖的南北极。而且火星也像地球那样呈一定角度绕太阳公转。另外,火星上上的一天之比地球上的一天长39分35秒。不同的是,火星上的一年是687天,是地球一年的1.9倍。与地球一样火星上也有大气。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第2篇
最近我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到天文地理,小到生活琐事,每一篇文章都告诉我们一个科学的小道理。其中我最喜欢《为什么把天王星称作冷行星》。
在九大行星中,假如把木星称为“热行星”的话,那么天王星就是“冷行星”了。虽然,它与太阳的距离要比海王星近1倍,但表面温度却与海王星一样,比冥王星高不了多少。通过对它辐射能的测定得知,其辐射的能量只有6%来自星体内部,而木星、土星、海王星却有40%。由此可见,天王星是太阳系中惟一缺乏内部热能的行星。按照现行的天王星结构模型推算,它的中心温度只有2019℃——3000℃,远远低于其他行星。
另外,在其核外,是一层厚达10000千米左右的幔。与众不同的是,这层幔是由水冰、氨冰和甲烷冰组成的。若要从根本上说明天王星的“冷”,还得追溯到它的起源与演化历史。根据它占总质量50%的高含冰量,有人认为它是由无数彗星聚合而成的,而彗星正是一颗颗冰冷的“脏雪球”。
《十万个为什么》不仅帮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无穷的知识,还提高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认识到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我喜欢《十万个为什么》。
从小,我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问爸爸妈妈问个为什么。但随着年纪的升高,渐渐的我会提出一些问题,于是我便请姐姐去新华书店给我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
现在,一遇到不会的问题,我只需要翻开这本书,就迎刃而解。这套书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小常识,它上面都有。这下,我就越喜欢阅读它了,现在《十万个为什么》已经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天天陪伴着我,遇到不会的问题在也无需向父母请教了。树立的知识可比爸爸妈妈的记忆车库管用多了。
记得有一次,我们要学一句谚语叫:良药苦口利于病的时候,我顿住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请教了《十万个为什么》这个“小老师”,很快帮我找到了答案。原来,虽然药是苦的,可是还很神奇呢?我的胃病就是吃中药吃好的,我不怕苦,因为能治好我的病就行。你们想:吃药比打针好吧!所以,我们以后要多看书,不懂的问题我们从课外书找答案。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第3篇
一股清泉可以滋润一方土地;一棵小草可以增添一份绿意;一朵鲜花可以点缀一角生机。而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心灵,使之更加丰盈。在我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本书,它就像一颗启明星指引着我,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这本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这本书是苏联作家米?伊林写的一套科普书,里面的知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它包含了充满了神奇的宇宙奥秘,错综复杂的人体结构知识,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趣味丛生的动植物界……知识丰富,涵盖面广,真是不胜枚举!在这本书中,只有你想不到的问题,没有你找不到的答案。在阅读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了解了许多科学知识。它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让我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多姿多彩和自然界的千变万化。
以前的自己可谓鼠目寸光,读了这本书后,它让我认识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我品尝了雨后地上长出的新鲜蘑菇的鲜美;让我欣赏了空中小水珠反射太阳光形成的七色彩虹;让我漫步在西双版纳欣赏会流血的树;欣赏西湖表面有一层蜡质的荷叶,这大概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吧……世界的千奇百怪,五彩缤纷,让人惊叹不已。这本书里,有问有答,充分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真是让人爱不释手。遨游在书的世界里,我仿佛一个个小雪球,在这本书的熏陶下,越滚越大,我的知识面也越来越丰富。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一本好书就像我们的良师益友。朋友们,让我们走进《十万个为什么》,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去收获、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