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节的作文400字第1篇
今年的春节是2月3日,虽然学校早已经放假了,可是妈妈要到2月2日才放假,所以我们在2月2日除夕那天才能坐火车回老家。
虽然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但也很兴奋。坐在车上看到了牛、田地还有很多石山。火车经过一座铁桥,桥下有洪水滚滚,爸爸说这河叫红水河。
火车再向前行驶一个小时后终于到爷爷奶奶家了,我们见到爷爷奶奶高兴极了。晚上我们一起吃团圆饭,吃完饭后爸爸就带我去操场放烟花。
大年初一早上,我穿好新衣后给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拜年了。他们给我压岁钱,妈妈说:“压岁钱是用来交学费和午托费的,不能乱花。”
吃完早餐后爸爸妈妈和我上街去,一路上看到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来到街上,看到街上人山人海非常热闹,空气里夹杂着鞭炮的硝烟味,人们都穿上节日的。新装喜气洋洋。
不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人们舞着狮子、长龙迎面而来。狮子和长龙有黄色、红色,需要两个以上的人才能舞动。它们时而跳跃、时而翻转、时而叩首、时而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它们在向我们拜年,祝福我们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今年春节我们过得很愉快,我喜欢春节。
描写春节的作文400字第2篇
又是一年张灯结彩的日子——过年啦!过年我们非常欢乐,就感到连空气中都有欢乐的节日气氛。
过年的早晨,我起床后吃完早饭立马跟着爸爸、妈妈去了爷爷、奶奶家。今天是除夕,爷爷说过除夕那天要贴春联。到了爷爷家,我找到爷爷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写春联了,我说:“爷爷,我也要写春联。”“好好。”爷爷说。我写了一幅祝愿新的一年家人能万事平安的:“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爷爷说:“写得好,写得好。”然后我们拿着春联往反面涂浆糊,再把春联贴在门上。我往上贴时,正好贴得很正,我看了看自己写自己贴的。春联,很开心。吃完年夜饭后,我们就去放爆竹了,我拿着香和爆竹,把爆竹放在地上,用香去点引线,香一碰到引线我就立马跑回了屋里,结果没点着,我又去点,这下点燃了,我吓得一身冷汗。然后我又放第2个,感到没那么害怕了,我用香点燃引线,看到有烟我就走了,这时放烟花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美,真是美丽。
这热闹的除夕,就是我家过的春节。
描写春节的作文400字第3篇
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外面的鞭炮声响个不停,今天是我期盼已久的大年三十!
今年的年夜饭是家里的重量级大厨老爸亲自操刀,在爷爷、奶奶的帮助下,做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吃过年夜饭,爷爷、奶奶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红通通的压岁包,我出其不意地也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姐姐发了一个红包,全家人非常惊喜,爸爸、妈妈对我竖起了大拇指,爷爷、奶奶脸上乐开了花,笑着直夸:“大孙子真懂事,还知道给我们发红包呢!”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每年的除夕我最期待就是放烟花,今年也不例外,我们迫不及待地把烟花搬到楼下,一个一个地放好,只见胆小的爸爸小心翼翼地蹲着点燃了一个无敌巨人的导火线,然后飞跑得远远的,只听“呯”的一声,一颗颗亮点直窜上空,哇!好美呀!好似天女散花,又像划空而过的流星雨……我正傻傻地看着空中五彩的烟花时,“嗖”的一声,小伙伴放的“火箭炮”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天空,这时的空中绽放的烟花绚丽多彩、五光十色,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相辉映。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今年的除夕可真令人难忘啊!
描写春节的作文400字第4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国是一个拥有许多灿烂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而春节就是中国最热闹、隆重的传统节日。
今天,我和妈妈早早就起床了,因为今天外公、舅舅一家人要来和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到了下午的时候,舅舅他们过来了。我们互相祝福,舅舅还给了我压岁钱,当时我别提有多高兴啦!
我和姐姐、妹妹坐在沙发上,这时姐姐眼珠一转说:“弟弟、妹妹,今天过年了,你们知道‘年’的来历吗?”我急忙说道:“我知道!我知道!相传古代‘年’是一种凶兽……”
过了一会儿,我的故事讲完了,妈妈也对我们说:“准备吃饭了,孩子们。”于是,我们急匆匆地洗了手,站在了各自的座位上,端起杯子,一齐说“新年快乐!”便开始吃饭了。哇!桌上的菜可真是色香味俱全,我忍不住大吃起来。后来,我还祝外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身体健康!我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别提有多开心啦!
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应该打起精神,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年!
描写春节的作文400字第5篇
我的家乡彬县,位于陕甘两省交界之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素有“丝路明珠”之称。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彬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家乡的历史古迹闻名遐迩,位于彬县城西十公里的西兰路旁,寺窟始凿于北朝,大规模开凿于唐初,贞观二年基本建成,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他指挥的彬州浅水原大战和五龙阪大战中阵亡将士而建,起名应福寺。北宋改名庆寿寺。明以来俗称大佛寺,以阿弥陀佛造像高大精美而得名。
大佛寺因山起刹,雕石成像,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四部分,曾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彬县的。文化底蕴浓厚,戏剧演出历史久远,至明清大盛。时村村有戏楼,多处有庙会,逢会有大戏。剧种以秦腔为主,兼有眉户、弦板、道情等。至民国初期,北极镇六甲村的“六民社”、县城的“三民社”等演出戏班及皮影、木偶戏在城乡演出。戏剧演出多在庙会、祈雨、丰收庆典等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