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优秀记叙文800字第1篇
冬的寒意未退尽,春的脚步已经轻盈二来。又到春暖花开时……
初生的清香,柔柔的撩拨着心弦,搅动着早春的情趣,春意便徐徐注入心灵,使人惬意。池塘的垂柳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在微风的吹拂下摆动着绿色的连衣裙;它们又像一位春天的使者,热情的伸出修长的双臂,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千万条柳枝随风飘扬着,和着湖水中的倒影,满湖都流动起绿的光彩,洋溢着春的气息。一片片叶子在枝头轻舞,像一叶叶扁舟在荡漾。“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的信号是垂柳。
金灿灿的迎春花,像一串风铃。远远望去,像一只只蝴蝶在枝条上看风景。近看,又似年轻姑娘的彩色头发。春风柔柔地吹着,迎春花发出淡淡的清香。而油菜花长得细细长长的,叶子是青绿色的,排的整整齐齐的,仿佛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油菜花的花瓣十分的精致,那细细的纹路应该只有能工巧匠才能雕刻出来的。有的花瓣围绕着花蕊,一根根弯着腰凑在一起,好似在说悄悄话;有的油菜花刚开了一半,躲藏在绿叶间,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油菜花还没有开,最外一层还是青色的,挂在油菜杆上,如在向人们招手。春的信号是花。
雨,春雨,不像夏天那么少见,不像秋天那么迅疾,不像冬天那么冷酷。那细细的雨好似牛毛,好似花针,好似细丝。绢丝般的雨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沥沥的响声,也感不到的雨浇的淋漓,只是轻轻地滋润着大地和人心,雨潇潇得下着,用温柔的声音唤醒了大地,悄悄地带走寒冷,慢慢地抚慰树上严冬的创伤。它给万物披上一件缥缈的纱衣,又把万物洗涤的清新明亮。我的心情也好像被雨水清洗了,擦亮了,一种明朗,欢快的感觉在滋长。整个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好像一切都重新开始了,树是新的,新得柳芽满枝;草是新的,新得生机勃勃;花是新的,新得争相开放;我的心情也是新的,新得愉悦。春的信号是雨。
风轻,云淡,水暖,风柔。在这个季节,让梦想荡漾,扬起希望的桨,驾着小船,追寻成功的方向,希望就在前方。时光静好,春暖花开。。。。。。
高中优秀记叙文800字第2篇
时间,可以回到原点,却已是昨天。谁也不知道在不经意间与你说再见的那个人,再也不和你说再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有些东西,失去了就真的失去了。
我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我很自豪。我拥有一对勤劳、纯朴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健在。爷爷是一名退役多年的海军,我一直很佩服他那健壮的身体。在两年前的某一天,爷爷身体出现了一些毛病,本以为是老人家都有的“老人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好像有点不对,便到大医院做全身检查,结果出来,把我们这家人都吓呆了——晚期癌症。当时的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做,只好无奈的接受。得知这种病后,爷爷只好听医生的安排。第一次住进大医院,接受第一期的化疗。我到医院探望他,看到他那虚弱的身子,真让人心疼,我忍着不哭,我要笑着面对。化疗的日子慢慢过去了,还有一个月就快要过年,爷爷主动提出回家休养,我们也只好听他的话,其实他是不可以的。
过年的那两个星期,爷爷过的很开心,毕竟看到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这是老人家最希望看到的。到了元宵的那一天,他的身体撑不住了,要马上住院,我们又揪心起来。时间慢慢的过去了,爷爷的病情反复不断,我们对他的关怀也不断增加。只要我一放学,我会立刻去探望他,因为爸爸说过:“爷爷可能过不了兔年的春节,你们两兄妹要多关心爷爷”。在接受治疗的期间,奶奶是最辛苦的,医院、家里两边跑,毕竟奶奶身体也不是很好,一年下来,奶奶整整瘦了一大圈,真让人心痛。
在一个寒冷的夜里,爷爷突然气喘,睡在旁边的奶奶竟然察觉不到。最终,爷爷安详的离开了我们。在早上我接到哥哥的电话,当时的我真的懵了,我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包括现在。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我真的很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去探望他,连最后一句话也没说,真的后悔。
时光流逝,他已离开我们有一个多月了,我们的心情也平伏了很多。只是奶奶还是不能回到现在,我们在过春节这段时间,怕她会闷,整天给她安排节目,带她到外面散散心。我真的希望奶奶的脸上是挂着那副慈祥的笑容,相信时间能做到。
现在的我,知道痛失一位亲人是多么的心疼,这也使我更加地去孝顺身边的长辈。因为我知道有一种伤叫悲伤,是睫毛也承受不住眼球的重,轻轻碰到就会滴落。我不想再出现这种情况,现在的我真的明白珍惜的意义了。
高中优秀记叙文800字第3篇
每当面临挫折与不甘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父亲送我的那一缕茶香。
那是寒潮降临后的一个格外肃杀、冷默的冬日,我再一次因为考试完败这样本该习以为常的事乱了阵脚,坐在公共汽车上,人们僵硬的侧脸传递来一种更为冷酷的气氛,我紧紧握住手心,可它们就像围裹了一层苔藓的触角,湿漉漉的,一发而不可收。
终于把疲惫不堪的自己拽进了家门。父亲接过书包,如往日一般沉默着帮我把它放置好。父亲的眼神永远深沉而腼腆,我从小便养成了小心翼翼同他交流的习惯,此时我不再多言,蜷缩到靠近暖气的一个角落,贪婪地汲取着温暖,想把那些温暖输送入内心。
父亲是敏感的,他走过来轻声问我:“你怎么了?”我从没想过隐瞒,便对父亲如实相告:“考试考砸了而已。”父亲又是沉默,片刻后,竟转身泡起茶来。
“天冷,过来喝点茶吧。”
我慢腾腾地走过去,端起一杯茶来,轻轻地抿了一小口,一股甘甜清凉的感觉沁入咽喉。这茶,苦得就像心里注入了莲子的茎一般,甚至任它深深扎了根,这茶苦得正如我当时的心情一般,我小口轻啜,静静地享受这苦茶中夹着一丝疼的清凉滋味。第一杯茶不一会便喝完了,父亲把茶壶里剩余的白水倒掉,换上新烧的一壶水,又为我斟满了第二杯,我还不懂为何要换水,父亲已经示意我喝下这一杯了。我依然尝一小口,却惊奇地发现这回的味道已经变为了甘甜与醇美。
茶壶里的茶叶漂浮着,我自行换了第三壶水,我已经不管身在一旁的父亲,迫不及待想尝这最后一杯的滋味。一口茶饮下,我的心从最初的疑惑逐渐趋于平静。
茶叶在茶壶中打着旋,这最后一杯茶,趋于无味。
我顿时感悟——茶如人生,人生总是先苦后甜,在经历了坎坷与幸福后,终究人们会逐渐平和,让生活趋于平淡,考试失利在人生中不过一片羽毛的重量,它在苦难和奋斗的经历中,扮演了一个小小的角色,但人生之路绝不会因它而变。
只要努力,人生无悔便好。那一缕先苦后甜终于淡而无味的茶香,作为人生路上的一位导师,让我明白了许多,人生总要经历许多,希望那一缕茶香时刻与我为伴。
高中优秀记叙文800字第4篇
童年,对于成人来说,已是不可挽回的天真岁月。我们却还刚从中走出来,童年美好,谁说不是呢?
想一想读过的文章,其中描写童年的大多是老久以前了,那时小孩子玩得最欢;没有东西玩可以变着花样儿玩;现在不一样了,我生在这个不是农村又不像城市的地方,像是夹生的,到底童年是像农村孩子一样野的,还是像城里孩子一样玩的精巧而华丽的呢?在我钻进题海之前,我都干了些什么呢?
来回味童年吧!
在记忆中仔细寻找,我忽的看见一只肥手,正扬着向那枝头的青枣伸去。
“妈妈,我要吃枣!”毫不讲理地。
哦,是小时候,在老家。老家的顶层有一道墙,矮矮的,大人可以直接过去的,小孩就要借助一下旁边的罐子了。那堵墙现在已砌得高高的,那时却极易翻越。翻过那道墙,直接就到隔壁家去了,听家里人说,那房其实也是本家的,我也不大在意;只要可以吃到自己亲手摘的枣,那是比什么都好的。
“啊啊!有虫子!”语气充满惊奇。
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树枝上圆滚滚的大青枣仿佛在对我笑。刚想将它包进肥手中,手边就多出了一个毛毛的东西。
毛毛虫也在看着我笑。
从来没有见过这东西呢,身上毛茸茸的,可以摸吗?不不不,好像漂亮的东西有毒啊。孩童的目光不断在毛球和青枣间游走。不拿掉就吃不到了啊。
终于决定要伸出手了,却突然被另一只手打掉:“让我来!”是表弟。
结果他的手就肿了起来,看着生疼的。我拿了枣,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双手一摊:“都给你吧!”
春去秋来枣树上的枣被我们摘了又结,结了又摘。现在回想起来,许久没回去了;就算回去,也被高墙遮了视线。高大的枣树也看不见了。
成长过后,儿时的童趣,只得埋藏在心里,待它发出嫩芽,我是否又可回到春暖花开之季呢?
高中优秀记叙文800字第5篇
古希腊贤人曾经说过:“宽容是美德中最绚丽的花朵。”而在中国古人看来,宽容是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我看来,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品质要求人“悦人、纳人、容人。”宽容是炎炎夏日的一阵凉风,给人以透彻心扉的清爽;宽容又是北风凛凛的寒冬里一炉旺盛的炭火,让人从心底里感觉到一股股暖流,宽容是最崇高的品德。
宽容不是一味的退让,委曲求全。如果你的左脸被人打了一拳,而且刚好你是基督教徒,你肯定会伸出右脸让人再打;而如果你是伊斯兰教徒,你必会还他一拳;但如果你被打之后,你义正辞严地指责他的过错,然后走开,你肯定是儒学家学子。如果真如仁家所提倡的一味退让的仁和宽容,那么宽容就失去了意义。宽容就是懦弱,胆怯。宽容是有条件的。
宽容不是不顾是非。二战期间德国医生海尔曼医术精湛,为人和善,曾为一个到他诊所偷东西的小偷治病,又不计前嫌地治好了多年前的情敌,这情敌差点让他用古老的方式决斗,但他坚守医生的天职“救死扶伤”,救了他。然而有一天他看到了一个身犯滔天罪行的盖世太保被抬进了他的诊所,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开始手术,而是支开了医护,将手术刀直接插入他的心脏,在纳粹法庭法官说他没有遵守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时,他却说:“现在,的天职就是反法西斯。这才是真正的宽容:能宽容错误,但绝不宽容罪恶。宽容是有原则的!宽容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清朝大学士张英的家人曾经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张英修书一封主动让家人让出三尺宅基地,结果便流传下来了“六尺巷”的故事。若没有蔺相如将心比心的宽容,又怎会有负荆请罪的一美谈呢?宽容需要想人所想,需人所需。
宽容是一朵在美德中绽放的花朵。宽容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和谐,宽容是大同社会的要求,但宽容不是无限制的退却,宽容是有原则的。我们要做到“以宽待人”,“以直报怨”,坚信“唯宽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