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精彩5篇
当前位置:贝知网>作文>初中作文>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精彩5篇
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精彩5篇
时间:2023-10-28 初中作文

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精彩5篇

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第1篇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我们一家人历来有的雅兴,今年也不例外。全家人登上阳台,围坐在一起,翘首仰望苍穹。

望着镜子般的月亮,它那溶溶月色,顿时,使我觉得心旷神怡。望着明亮的夜空,我陷入无限遐想。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望月遐思,对月吟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万籁俱寂的深夜里,蓦然醒来望着一轮明月,缠绵而渺远的,乡思油然而生。李白的《静夜思》寥寥20个字,拨动了多少独居异乡游子的思乡之情。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么美好的句子,让人读了倍加伤感之情。苏东坡,用月亮的阴晴圆缺,来比喻自己,内心的凄凉与伤感。希望与自己,远在他乡的亲人共同。这不知又引起多少人,情感上的共鸣。

望着明月,我悠悠遐想。幻想的翅膀早已飞呀飞,飞到了天边。一颗闪烁的流星,从宁静的夜空划过,把我从梦幻中拉回到现实。瞬间,我突发奇想:悠悠千百年,人们总是做地,发出自已的思亲思乡之情。如果我们能到月亮上去,去亲身体验那“琼楼玉宇”的胜景,站在地球上,眺望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身临其境的我们会是一种怎样心情。

人们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上月球的愿望。有幸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们,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壮观秀丽的画卷:一个椭圆形的球体,悬挂在空中,上面有蓝色的海和白色的云。在没有云遮挡的情况下,清晰的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海陆的轮廓。人类探索月球,开发宇宙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的扩大。月球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带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了。人类不仅拥有月亮各个角度的大量照片资料,而且还采集了不少月石。人类终于可以摸一摸向往已久的月亮了。

大地像一张辽阔无际的宣纸,月亮在宣纸上,留下斑驳的光影,一幅幅绝妙的水墨画就这样产生了。高山,盆地,远树近草,小溪,屋舍,影影绰绰,如诗如梦。这是多么美好的月夜啊!

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第2篇

“小时未月,叫白。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今天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以便赏析最漂亮的月亮,我与妈妈决策到室外去中秋赏月。

天逐渐黑了出来,几枝蓝天后边,外露了点点星光,把柔和的光辉撒向了地面。蝈蝈们正悠闲自在抚弄着吉他琴弦,三五只小虫子在草丛里中伴着钟声翩翩飞舞。奔涌了一天的河流此时也瞬间静了出来,不传出一点响声,一切都看起来那麼恬静。

我仰头仰望星空,要想寻找月亮那银盘一样脸蛋儿。可我却如何找不到,但见暗蓝的天空中,几个星星顽皮的朝我眨着双眼。

“快看,快看,月亮在那边的树枝。”我沿着母亲的手寄希望于去,月亮正顽皮的挂在枝头上向着我笑呢!一朵透明薄纱一样蓝天轻轻地的飘过来,渐渐地的遮挡住了她那静谧的面颊。月光通过薄云,将她那别具匠心的轮廊越来越模模糊糊,更加看起来美丽动人。一阵轻风轻拂,缓缓的解开她那神密的“面具”,外露了她那圆滑圆润的面颊。她好像了解我还在看她,过了一会儿,她便羞涩一样,一下子从树枝窜到天上和星星为伴来到。静静地夜、浅浅的月光、柔和的蓝天、点点星光,这时的天上美的像一幅颜色素雅的星空图。

“天空一个月亮,河中一个月亮,卷圆、卷圆,晶莹、晶莹。”月光柔和的倒映在水面,河面纵是月光,变成光四射的一片。顽皮的蓝蓝的天时常的吹过来,把水里亮亮的的月亮飘散了,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形,过了一会儿又修复了原状,又飘散……蓝蓝的天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不断地吹着圆形。鱼群此时也来看热闹,隔三差五游过来把刚越来越卷圆的月亮打碎,一瓣、二瓣、三瓣……又圆、又弄,玩得乐不可支!

中秋赏月怎样缺得了月饼呢?我觉得,母亲早已做好准备一大盒月饼,一些新鲜猪肉味的、五仁味的、云腿味的、鸡蛋黄味的这些。这种月饼外观设计精致,上边还印着漂亮的图案。我挑了一个云腿味的月饼,轻轻地的咬了一口,好香啊!它皮薄松化,饼馅香滑。清甜味深泌内心,实在太美味了。真可以说“岁岁年年月饼香啊!”

夜幕愈来愈浓,天上如同一幅神奇的画卷,而这轮亮丽的皓月,则是画轴中最吸引人的闪光点!

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第3篇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早在八月十五之前,人们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脸上写着大大的“兴奋”。在家的人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期盼门口出现熟悉的身影;而在外的人呢,总想着家里的人,想着与他们团圆的场景,那么温馨。总之,在这月圆之时,家里家外的人总是惦记着彼此。

终于等到久违的这一天了!青烟萦绕,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们个个身着红衣,面带微笑,过节的气氛在人群中蔓延开了。此时,在异乡的游子们正风尘仆仆地往家赶,“兴奋”早已在心中扎下根,恨不得一下子就回到家里,抱一抱自己的亲人。而在家里,大人们等待着孩子的归来,有的站在门口,目光死死盯在路口,寻找着孩子的身影;有的站在路口焦急地走来走去,仿佛一刻都不能再等了;有的站在街坊邻居的院子里,伸长脖子,向路口眺望,再也按捺不住了!终于,那张熟悉的面孔又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什么都不用说,一个大大的拥抱,似乎就已经淋漓尽致地舒发了自己的思念。游子们终于卸下了那重重的行李——思念,这一刻,只属于他们!

夜幕降临,香喷喷的团圆饭终于开始了!每个人家里都有那么两三道美味佳肴,有的还是满汉全席呢!举起一杯美酒,想说的话,都在此刻畅谈,每个人都很享受其中。吃着妈妈煮的饭,交流着心事,其乐融融!饱饭过后,接下来就是孩子们的玩耍时间了!那么五六个小孩聚成一群,在一起玩大人不理解的独特游戏。奔跑着,欢笑着,乐此不彼,还有什么比在月圆之时与好久不见的小伙伴一起玩更好呢?

拿起一个月饼,坐在石头上,仰望星空,一轮明月悬挂在天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远方的那个你,此刻是否也在望着明月呢?

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第4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诗人苏轼流传千古的佳句,而每当我们读起这句诗时,它又使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农历的八月十五,这天就是万家欢腾的中秋佳节,我和爸爸妈妈也一早来到了姥姥家过节。到了5点左右,我们要开始准备晚上的“满汉全席”了,顿时全家人都忙了起来。姥姥先把包饺子的面给和好了,又把馅给调好后,接着招呼妈妈和舅妈来包饺子。只见她们熟练地技术好像机器一样。而姨妈和大舅妈也不闲着,她们拿着新鲜的菜和活蹦乱跳的鱼虾去择菜和清洗了;而爸爸和姨夫则拿着洗好的菜去厨房展示厨艺了。看着他们每个人都忙得满头大汗,我和姐姐也加入了其中,帮着他们打打下手。几个小时之后,只见那美味的糖酥虾,清蒸蟹子,可乐鸡翅……都陆续上桌了,当然还有两大巨星,“月饼”和“饺子”啦!

我和姐姐分别帮忙去端饺子和拿月饼,大人们看见了,都说我们懂事了。

看着满桌的佳肴,我都不知从何下手了。经过我半个小时的狂轰乱炸后,我的肚子也不停地向我传达“吃饱了,吃饱了”的信息,我边看着无聊的中秋节晚会便提议,“古人在中秋节这天都对关于月亮的诗句,我们也传统一下吧!

”大人们也纷纷叫好,我不加思索的说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姐姐也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脱口而出。这是学识渊博的爸爸当然是不甘落后啦,只听见一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赢得了全家的叫好声。哥哥也接上了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平时被爸爸戏称为“大学生”的我也不甘俯首称臣,于是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不可思议的是爸爸竟对上了我在小学时就背的滚瓜烂熟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使我后悔莫及,我心想:我怎么把这么简单的一句给忘了呀!

于是我只好极其不情愿的说:“好吧,我认输了。”这时,全家人都笑的前仰后合。

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中秋节悄悄地走过了,而且那一堆月饼也不知怎么回事,好像也跟着那一轮明月不翼而飞了。原来,全家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月饼,边吃边赏月呢!

中秋节的初一命题作文第5篇

在如列车般快速的生活节奏中,谁能停下脚步静下心来欣赏路边的风景?谁能在夜晚,放下手头的工作和作业,离开电视、电脑,去闲情逸致地赏月?在这个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渐渐的少了自然之美,只剩下一味的追求某些东西,机械的重复每一天……

今天是星期六,依旧是在不停的学习。好不容易挨到了晚上——去姥姥家吃饭才算解放。

在姥姥家吃完饭,磨叽到八点多,才回家。入冬的晚上有点凉,路上的行人也寥寥无几,估估都窝在家里看电视吧!人少了,这个世界就静了下来,没有恼人的喧嚣声,一切都是那么宁静。时间仿佛在这寂静的夜里放慢了脚步,我不急于回家,慢慢悠悠地在路边走着,似乎这夜也没有多冷。

路灯虽然有些昏暗,但是还有另一种柔美的光在驱逐黑暗,抬头仰望,一轮满月赫然出现在眼前。按阴历算的话,今天应该是十月十五,满月之日,呵呵,还真巧啊!在这轮满月的不远处,还有一颗小星星在闪烁,与她遥相辉映。

今天的天空很晴朗,没有一丝云彩,就是一块漆黑色的幕布,而月亮就挂在上面,不似平常的扭捏,而是大大方方的,不躲闪,展示着她最美的身段。

它的周围散发着柔和的光辉,不似灯光那样的华丽刺眼,柔柔的,淡淡的。散发着最迷人的自然之美。她如水那样清柔,让人忍不住想去触摸。与灯海都市相比较,我更倾向于月亮这淡雅的光芒。尽管她淡雅,但在无边的黑色幕布上,却能愈发凸显她的美丽,令人为之心动。

她那优雅的神态,让我忘却了烦人的事情和成堆的作业,让我缓下来脚步,平静的享受她的美;她的温柔,让我忘记了钢筋水泥的生硬,回到了到自然温暖的怀抱……

在如此美的月夜里,我不禁羡慕起了古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时的人们没有快节奏的生活,没有竞争压力,没有所谓的高科技,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游山玩水,月下饮酒,尽显洒脱之情……总之,简简单单,与自然相伴,多好啊!

在月光的伴随下,我慢慢悠悠的晃到了家门口。月虽美好,但却少有人来欣赏,留恋地看了那轮满月一眼,转身,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