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描写建筑的说明文600字第1篇
同学们天天要接触建筑物。清早起床,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房间、家里的庭院,上学路上也会见到农舍、桥梁、大厦;如果去旅游,还会看到各种名胜古迹、宫廷庙宇、凉亭楼阁、宝塔、纪念碑等。这些建筑物,在的时候,经常要写到它们。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建筑物呢?
首先要注意观察建筑物的外观特点。建筑物的外观一般包括建筑形式、色彩、材料和结构。观察和描写的时候,就要注意抓住它们的外观特点,看看是什么形式,是什么颜色,由那几部分组成,用了些什么建筑材料。然后抓住最有代表性的特征进行具体描绘。如下面例段:
“天安门真是雄伟壮丽:光亮耀眼的琉璃瓦,金黄的大红宫灯,朱红的宫墙,汉白玉的金水桥,秀丽挺拔的华表,都放出夺目的光彩。”
“新落成的大楼坐落中山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整个建筑都用白色和橙黄色的瓷砖镶起来,看上去典雅别致。大楼的顶端有三个城堡式的装饰,显得别具一格。正门的上方,镶着庄严的国徽,闪闪发光。国徽上方城堡式装饰上插着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啊,好气派的大楼!”
上面两例都抓住了建筑物的外观特点,例一抓住琉璃瓦、宫灯、红墙、金水桥、华表五个特点,写出了天安门古老、雄伟、庄严的形象;例二则抓住大楼的三个特点:用白色和橙黄色的瓷砖镶成;有城堡式的装饰;镶着国徽,插着国旗。描绘出了大楼别具一格的风貌。
初一描写建筑的说明文600字第2篇
在我的家乡有一项比较宏伟的建筑——东江大桥。桥下面是一条河,这河叫东江河,清澈的河底倒映着桥的样子,时不时有鱼儿跃起,把这倒影给分散,泛起一圈圈水的波纹。
桥的色彩是朴素的,有点灰色又有点白。它由两大部分筑成;(1)是桥身(2)是挽起桥身的桥墩,厚实而粗大,给桥身以安全感。东江桥长大约有200多米,宽有8多米,可以同时通过两辆车。如果你在桥上,一阵凉风拂过,再看看底下的河,清澈没污染,会让你的心情顺畅而开朗。
桥的扶手上雕刻着许多图案,有老虎,有狮子等十二生肖。这桥坐落在我们学校旁边,所以常常会有学生偷偷溜出去观赏,特别是春天。春天的“桥上风景”那可美了,没去桥上看的人就是不知道春天的美在哪。
桥身由四条桥墩支撑,那桥墩是非常坚固的,就算洪水来了也绝不会倒塌。我爱它,因为它的坚固,给了我们人民安全和方便。
从远处看,这座桥毅然的矗立在河上,点缀了“母亲河”。慢慢的走近,在你眼前的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你会发出感叹。它那雕刻精致的图案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接着是那宽阔的桥面,令我感叹!
从背面看,它好像是一条通道,中间部分拱起了一点,让人感觉有点儿危险,可如果你从这边走到桥的尽头,你会感觉一点儿也不害怕,这就是桥的微妙之处。
东江河好像一条玻璃带子,那么东江桥就是点缀在河上的一颗明珠。不论何时,不论何地,这颗明珠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永远是那样的闪闪发亮,因为它凝聚着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是一种象征!
我为自己的家乡有一条这样的桥而感到骄傲,我坚信;家乡的明天会有更多更雄伟的建筑。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初一描写建筑的说明文600字第3篇
童年就像万花筒缤纷多彩,童年就像和怪味豆,有苦也有甜,而童年的我们就是一个小小建筑师"。
树上,蝉不知不休的叫着,太阳毒的连鸡蛋也烤得熟。唉!这个夏天,我心里不免升起一股怒气,真想用神弓一箭射掉那可恶的太阳。
看这儿,这儿!"我顺着声音的方方,眯着眼一瞧,那不是邻居家的姐弟吗?他俩一进来就问有水吗?"我端了两杯满满的水给他们,他们咕咚咕咚两下,水被他们喝个精光。
这个夏天这么热,太阳这么晒,真无聊,唉!哎!咱们去建个凉棚避晒吧!"好哇!"姐姐刚说完,我与弟弟便异口同声地答应了。
我们从田地里,纷纷搬来干稻草,蹒跚地搬放在荫凉处。
开始工作了。我把棍子插在土里,墙壁上也插上,随意的铺上干稻草,可是稻草一下子全落了下来。我才发觉空间并没有摆放竹子,难怪会掉。我投机取巧摘了些蒲草,可别小看了它,作用可大了。正想让大家见识一下我的成果,可大家却忙得不可开交,弟弟找竹子,妹妹搬干稻草。唯有姐姐不知所踪。
就在快完工时,凉棚因不平稳哗的全坍塌了。我们像丢了宝贝一样心疼,这可是花了我们一上午的时间辛苦建成的啊!但我们并不放弃,又重头建起。
终于,又忙了一下午,凉棚完工了。可是阳光还是可以射进来,这时,姐姐拿出了秘密武器——布,哈!只见姐姐一层一层给凉棚穿上了花衣服。阳光果然不晒了。
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初一描写建筑的说明文600字第4篇
一声声欢笑、一个个小店、一座座古代建筑……今天,我们来到了杭州全世界都有名的乌镇。现在,就让我来讲讲这儿奇特的建筑吧!
一进古镇,就看到一座座古代建筑,最令我惊奇的是——他们竟然都在小溪的两岸边!我抬头一看,只见房子的角高高耸起,房顶那些瓦片,则像是小鱼儿身上密密麻麻的鳞片,一串红的像红一样的灯笼挂在屋檐下,印着背后的墙壁,像是几串香甜的糖葫芦。
走过半月一样弯曲而坚固的石桥,我便看到了一望无尽的房子。为什么说它是“一望无尽”呢?因为那些房子一座连着一座,好似没有尽头。
我看到房子的窗户各式各样,应有尽有:窗框虽然陈旧,但是在阳光的照射下,还是反射出一道道光剑似的光;窗上的玻璃黄的像日落,紫的像葡萄……窗框的形状也很多,有方形、菱形的、形如花型的……看得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走进乌镇有名的将军府,只见里面的门非常漂亮,门上挂着雕刻精美的铜环,而围墙,足足有三四米多高!屋顶、柱子都颜色绚丽,真是“雕梁画柱”有梅兰竹菊,形态各异,变化多端,象征着主人高洁的品质,院子中间,有一棵高大的树木耸立着,挡住了夏日的炎热,院子两旁有两排武器架,摆放着十八般兵器,我顺手提了一下方天画戟,“哇——好重啊!”果然不愧是将军,用的兵器真不是一般的人能拿起来的。
这就是乌镇,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来看看呢?
鸟儿欢快的叫着,树枝随着风轻轻地摆动着它的枝叶,小河倒映着两岸的房子,鱼儿快乐的游着……仿佛也在赞美这古老而奇特的建筑——好美的江南水乡啊!
初一描写建筑的说明文600字第5篇
清晨,我和刘勇兴冲冲地来到学校。校园里静悄悄的,纵横交错的建筑杆就像给楼穿上的方格裙子。20多米高的起重机井子架稳稳当当地耸立在楼前,准备着向楼上运送各种用料。这雄伟的建筑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们。
七点钟,建筑队的叔叔、阿姨们来上班了。我和刘勇找到了施工员苗师傅,向他进行了我县建筑情况的“采访”。他告诉我们:“这楼是建国村的建筑队盖的。”“一个小小的村庄能有这么大的势力?”我们吃惊地问。苗师傅接着说:“现在咱们县有建筑总公司,各乡镇成立了分公司,村庄也办起了建筑队,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干建筑的人。各个建筑队如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去济南,有的在张店,还有的到了东营……这支庞大的建筑队伍,献给了人们幢幢高楼,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为此,桓台大地被人们誉为建筑之乡。”
“挣钱多吗?”他说:“我这支建筑队,去年人均收入六千余元。建筑使我们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洗衣机、彩电、冰箱飞进了农家小院,锁皮厅、小二楼在农村已不为奇。县城的变化就更大了。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全县城共盖新楼500多幢。县委、县府搬进了五层豪华办公楼。招待所盖起了15层的宾馆楼。广播局建起了“桓台电视台”。百货大楼、贸易大厦、地下商场……不断地调节着,提高着桓台人的生活水平。”
“全县人民富了不忘办教育。今年全县的职工每人拿出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二捐给教育,进行校舍改造。光我校从八六年到现在就盖了一座(凸)形的三层教学楼,楼内设二十个教室,可容纳一千多名学生。一座三层十八户宿舍楼,一座二层十八间单身职工宿舍楼,一座二层十间的车库楼。还有厕所、伙房及二十一间新瓦房。这西北角上的四层办公大楼,今年暑假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