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范文6篇
当前位置:贝知网>作文>初中作文>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范文6篇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范文6篇
时间:2023-07-09 初中作文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范文6篇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第1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之所以是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之一,是因为一件事。

有一次,我的后背不知怎么的了,一跑就疼,我便想:下午的体育课不上了,实在是太痛了。放学后,回到家我便对爸爸和妈妈说了这件事,爸爸说:“就是累得,没什么大事。”我对爸爸说:“希望不是大事。”几天过后,我的后背还是很疼。我便对爸爸说:“这么多天后,我后背还是疼,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吧。”爸爸硬说:“没事,到下个星期如果还疼,就去医院检查。”一个星期过后,果然被老爸这个“预言家”给说中了。我的后背不疼了,爸爸又对我说:“你遇到这点事就害怕了、畏缩了,还算什么男子汉。你还是看一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吧!你应该多学习学习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品志、精神。”我听了爸爸的话,一有空便看一会儿。有一次我正在看着这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爸爸便意味深长的说:“这本书你一定要看完,这本书不仅让你知道什么事钢铁般的意志,还会让你懂得人应该怎么活着才有意义。”说完后,我便立即把有关人生意义的段落给画了出来。

人应该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他在残疾后毫不灰心,还顽强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开始了文学创作。后来他又双目失明了,这对于一个瘫痪的人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可是,他却仍然拿起笔来摸索着坚持写作,每写一个字,他都要付出极其艰难的努力。经过顽强努力,他终于成功的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读着读着,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心潮澎湃,保尔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在眼前。保尔这么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哦!我终于明白了: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唤着他,他要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与疾病斗争的动力。

保尔,可敬可佩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我们树立了身残志坚的光辉榜样,这本书真好啊!我还要不断去阅读学习,直至身临其会……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第2篇

“哦!这个神父可真坏呀!”“哇,阿尔青真是个好哥哥。”……读着读着,我竟情不自禁发出了感叹,这次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

第一次读的时候,看着书名,还以为是讲钢铁呢。而第二次读了,有了与那时不同的想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保尔他是不幸的,因为他成为一位坚强的布什维克战士时,好景不长,他庆幸着能拥有一份好的事业,可他的右腿残废,脊椎骨有问题,到最后,他瘫痪了。我很伤心,因为保尔是个大英雄,他应该拥有英雄的美好生活,读到了这里,我怀揣着许多不好的想法,我以为他会彻底放弃自己,而他没有,他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不断的跟病魔战斗,一直坚持着。

那些痛苦的回忆,血与生的考验,不放弃的梦想,恰好是他留下最辉煌的成绩吧。

保尔是个坚强的人,受伤时,并没有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他是一个认真的人,对待工作从来都是认真负责的。在黑暗的社会中,他是一股清流,与众不同,大多数人都只知道顺从,可保尔就不,他从没向困难低头,我特别敬佩他。

钢铁很坚硬,在熊熊火焰中不断改造自己,使自己接近完美,保尔就是钢铁,不断创造着新的奇迹。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视觉盛宴,让我学会了坚强,要想成为钢铁一样,就必须炼。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会经历困难,在困难前,我从来都是低头认输,看了这本书,我不禁嘲讽自己,看看保尔多么厉害,比我不幸,但遇到困难时,钢铁的精神使他从不向困难低头。

若没有这本书,我还是一个胆小的人,困难一直退缩,庸碌的过完一生。可现在,我一定要尝试挑战困难,过着乏味的生活,不如去闯一闯大千世界,去挑战困难。我觉得,当在战胜困难后,回味一下,是多么有成就感。所以,也必须去挑战困难。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等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时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使我深有感触,我一个坚强的人,不要当逃避的人,像保尔一样成为一个大英雄。

就像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生命终是有限的,但因为有限的生命留下了无限的爱和美好的憧憬生命的长度继而被延成无限。”

谢谢你!让我感受到了钢铁的力量,就如他们所说,你是人类心理的天才描绘者,性格描写的巨匠。

——致奥斯特洛夫斯基

保尔,你好,我很佩服你钢铁的精神。希望我能成为跟你一样的人。

——致保尔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第3篇

半个寒假过去了,我简单地读完了俄国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深有体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主要讲穷苦人家的孩子保尔·柯察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备受欺侮。他敢于向社会的不公挑战,敢于起来改变每个人的命运。他在朱赫等老一辈布尔什维克的教导下,积极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体现苏联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情节,莫过于保尔·柯察金等人在俄国极度寒冷的冬季中修铁路,为人民造福时,保尔患上严重肠伤寒病时发生的事。当时的保尔一息尚存,故事对保尔的病况有这样一段详细的描写:

“每迈出一步,胸口就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刺了一下,他全身发冷,上下牙一直打颤,双眼模模糊糊,只觉得树木在围绕着他打转。”

当时的保尔只是一息尚存,大夫说他几乎没有希望活下来了,每个人也都认为保尔就是死了,毫无希望。是共青团的一位同志把他送回家的。但保尔仍是活了下来,拖着病体,扶着墙壁,试着在房间里挪步;而病一好,他就继续投身于劳动和革命斗争中去。书中说,保尔是用“青春战胜了病魔”,但是,我认为,是保尔自己顽强的意志促使他活了下来,在他面对困难甚至死亡时,他的意志力很强,令我十分敬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向保尔·柯察金学习,虽然我们没有保尔等人工作得如此之辛苦,也不一定要“面对死亡”,但是,在我们面临一些困难或者是挫折时,也不应该随波逐流。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不畏挫折,勤奋进取;在劳动中,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就是这样由磨难,坚强炼成的!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第4篇

生命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会受到后人敬仰与追思,虽死犹生。保尔—柯察金就是这样一个人。而他又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人物。

这本名著的作者为俄国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而本书的故事从保尔被神父从学校赶出后开始。被赶出学校,他就被找了工作——车站洗碗工。但除工作外,他幼年丧父,只好与妈妈和哥哥阿尔焦姆相依为命。工作时受尽了屈辱,也尝遍了世俗。他长大后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经历数次战争,也受过重伤,曾导致眼睛失明,后期还得了伤寒。但他仍与病魔抗争,用刻着格子的硬纸板,坐在病床上写字。终于在1933年写出长篇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保尔经历了此等磨难,仍能在1933年写成巨著,忍辱负重了几十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钢铁是铁矿石经猝火磨炼,去除杂质,最后才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成人,也不是如此吗?

在社会上有一类人,与保尔这类人完全相反。他们是知难而退,半途而废之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自然,他们也就不会“见彩虹”,也就不会成功。这样的人就跟保尔背道而驰。作为21世纪祖国的花朵,不应该向保尔学习吗?难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应该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战胜困难,乘风破浪,开创未来吗?答案是应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尔面对重重危险,写下传世名著;艰难险阻将他武装。读这本书,你也会知道如何用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更应该懂得毅力,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可“一曝十寒”,否则毅力何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世纪的人就要昂扬进取,以保尔为目标,学习保尔的精神品质,向着未来的光明大道前进!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第5篇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这本有着自传性质的小说中几乎记载着他真实的一生。而小说的出版过程并不像他在卷后所说的那样——书稿寄往出版社后几天就得到了回电,事实是,书稿被退了回来,后经几位朋友和自己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勉强收下。当人们都将作品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和作者本人两者混合起来,他却说:“我在书中描写的不是某一个保尔。柯察金,而是千千万万个为争取自己幸福而奋不顾身投入战斗的男女青年。”

细细读来这部小说,除了保尔,还有对他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的朱赫来,阿尔青,以及冬妮亚、谢廖沙、丽达和达雅等一代人。他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的缩影,“保尔精神”的主要之点在于他对革命的忠诚,积极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不是尽力,而是一定要做到。

或许你会以为这样的一名革命斗士离我们的生活太过遥远,但保尔。柯察金何尝又不是一个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青年人。他也犯过军纪,做过傻事,也由于自己对革命片面的理解,错过与丽达相爱的机会。这一人物形象可敬而又及其可亲。如今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保尔所处的那个血与火的年代已过去了大半个世纪,而“保尔精神”仍被一代代地传承着。尤其是曾经从这部小说中受到过教益的中老年读者,仍在崇尚着那种反对压迫、不是尽力而是一定要做到的精神。这种社会心理反映出新的时代要求,人们如今谈物质多了,谈精神少了,而这样的一个冷漠的社会,是不健全的。

而现在的我们,是否只因一次失败而停滞不前,是否只因心力交瘁而放弃努力?不是尽力,而是一定要做到。对于保尔所经历的磨难,我们显得何其幸运。或许我们内心都怀揣着伟大而崇高的梦想,每天都嘟囔着要去实践它,可梦想并不是挂在嘴边炫耀的空气,而是需要努力的行动,等到对的风,我们展翅翱翔;没有风,只要拥有足够强壮的翅膀,我们照样拔地飞行。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只有摆脱虚无的理想,正视现实,拼搏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才能,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不是尽力,而是一定要做到。

寒假中学生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心得体会第6篇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这番话便出自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之口。

保尔是苏联人,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击败他。

全书一共十八个章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一章——抢修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保尔所在的潘克拉托夫小队“拼命地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他们一边火急火燎地抢修铁路,一边还要时刻提防着匪徒来破坏他们的成果。而此时,伤寒这个无情的恶魔夺走了一个又一个同志的生命,连保尔也感染了伤寒,但并没有夺走他的生命,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了。

保尔用他的坚韧不拔、积极乐观,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就像是新冠肺炎病毒并不能击垮我们一样,疾病并不是夺走我们奋斗意志的理由。

保尔的一生,经历了重重磨难。在战场上负伤,繁重的体力劳动造成身体状况极度恶化,疾病几乎夺走他的生命,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保尔还没有放弃。他卧病在床,仍不向命运屈服,以顽强的毅力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自己的生命誓言,著成书作《暴风雨所诞生的》。可是命运并没有停下对保尔的戏弄,书在邮寄给邮局的途中丢失了,这可是他耗时半年用血泪铸就的啊!如果是常人,遇到这样接二连三的打击,可能早就倒下了,保尔不会!保尔依然坚持口述,他的朋友加莉亚帮他记录,第二次把这本书完成,《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出版问世。

保尔顽强勇敢、坚韧不拔、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并没有像保尔这样多舛的命运和成长经历,但是只要我们像保尔一样奋发图强、珍惜时间和生命、面对困难永不退缩,就一定能像保尔一样,一生都不会平平淡淡、碌碌无为。

读完这本书,我相信,暴风雨下所诞生的并不是一派荒凉,而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与信念,是一批拥有这般精神的国家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