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第1篇
9月1日晚上八点,我打开了电视跟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主持人是帅气的撒贝宁叔叔跟漂亮董卿阿姨,观看之后我非常的有感触,做为一名小学生我生活在这个新时代,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开学第一课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过去的几十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发图强,吃苦耐劳,我们祖国日渐强大了起来,在国际上面更加具有了地位,这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生活在这个繁荣昌盛的中国更加是我们的自豪。
让我映象深刻的是开篇第一讲,关于我们国旗的由来,其中还讲到了当时在狱中的罗广斌志士用被面做成的五星红旗,这让我非常有感触,多么浓烈的爱国情怀啊,这不正是我们这一代学生们需要学习的榜样吗?五星红旗啊,这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造就的,神圣而不可侵犯,它象征着我们的国家,承载的是一份爱国的豪情,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还有珠峰攀登者夏伯渝爷爷,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坚持不懈这四个字,他用四十三年的时间完成了自己攀登珠峰的梦想,20_年在双脚截肢的情况下他第五次攀登珠峰成功,这需要多么坚定的意志啊,这些都是值得我花一辈子时间去学习的,他告诉了我们如果有梦想就要坚定不渝,朝着终点迈去。
“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五星红旗第一次跟着中国宇航员漫步太空,20_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这是多么动听的声音啊,在主持人撒贝宁叔叔介绍新中国近几十年来的成就的时候,我内心是无比激动的,我恍然发现我们的祖国发展速度是这么的快,这个时候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有什么理由不为之激动,我有什么理由不为之自豪。
看完了20_开学第一课,我想我看到的不单单是一个个让人有感而发的故事,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前程,我爱你祖国,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第2篇
时光如梭、岁月入流。转眼间,炎热的暑假悄悄地走了,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期。
今天下午,我们全班师生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当看完后,我的心被那些孝顺的孩子、大人给深深地打动了,同时,我也有了太多太多的感想。
这次的开学和以往的不一样,老师和我们一起在教室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讲的是孝、礼、爱、强。
第一课是“孝”。这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话大王”郑渊洁老师孝顺他的爸妈,给他们送去电视。儿子郑亚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时也把对虾让给爸爸吃。郑老师还提到他写小说时,钢笔经常写到一半没水,灌好水后再写会打断思路。有一次钢笔写了一个星期还有水,他很奇怪。一个晚上,发现原来是郑老师爸爸怕打断儿子的写作思路,半夜起来给钢笔加水。这感人的事迹怎不叫我热泪盈眶呢?
还看到一位叔叔骑着改进的摩托车,带着他年迈的父亲连续六年去全国旅行,我的心又是一阵感动一阵温暖,眼睛里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怎么不能不学习中华传统的美德呢?
第二课说的是“礼”。礼也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容祖儿老师和我们分享她小时候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容老师说:“小时候妈妈教我的习惯,令我受益终生,对我的帮助很大。”这句话触动了我,我也暗暗反思自己,为什么父母的忠言我听不进,为什么不养成好的习惯呢?听了容老师的话,我受益很大。我也决定,在校听老师的话,在家听父母的教诲,养成良好的习惯。
接下来的课讲的是“爱”。这是一个令人永远感动的故事,原黑豹乐队主唱秦勇因得知4岁的儿子被诊断出重度感统失调,便毅然决定放弃自己从6岁就开始学习的音乐,当起了全职爸爸,不厌其烦地教儿子种种本领,当儿子大珍珠可以稳稳地坐上自行车骑上1小段路时,坚强的秦勇落泪了。我看到这时,眼眶早已湿润了,我感受到了伟大的父爱,也对秦勇表示浓浓的敬意。
最后一课:“强”。这又是打动人心的故事。当我看到一个个孤儿上场表演武术,当我听到她们一个个发出肺腑之言时,我被她们感动了,那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场面啊!武术教会了她们不用自卑,武术教会了她们自强。她们的张阿爸几年来照顾她们,教她们武术,给了她们父爱。
在“孝、礼、爱、强”中,《开学第一课》结束了。这真是一堂受益匪浅的课,教会了我们孝顺、礼貌、自强不息,爱自己还要爱别人,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并让我重新认识了“孝、礼、爱、强”的意义。
《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第3篇
汉字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沧桑风雨,由中国原始象形字甲骨文,经过不断的演变,才成为现代的简体文字,可见中国汉字的文化有多么的深渊,汉字的历史有多么的悠久!
来自美国的“汉字爷爷”,他研究汉字已经有四十五年的时间了,后来的几年,他打算创建一个关于每个汉字演变过程的网站,可是有一天,他突发了心脏病,几乎快不行了,他感觉自己应该马上创建网站,花了30多万美金,用了八年的时间一个字一个字的搜集粘贴,八年后终于完成了。一天,来“汉字爷爷”网站访问的人数突破了600多万人。他放下在美国的舒适生活,不回美国,他把中国当成了他的家。当时“汉字爷爷”在中国研究汉字真的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将都个汉字做成小卡片,上厕所的时间都在学习研究汉字,他的这种学习精神,非常了不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巴基斯坦的汉字老师米斯巴,当时教她的杨老师得了疟疾,把全身的血换了一遍,但最终还是去逝了。每到清明节,米斯巴会用中国清明节的传统礼仪给杨老师献花,以示尊敬。米斯巴老师在巴基斯坦传播汉字文化,那里会中文的学生90%是米斯巴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做为一名中国人,就应该更好地学习汉字。
最后一位是96岁高龄世界翻译冠军徐渊冲老爷爷,他把中国的古诗文译成英文、法人,为了可以让外国人感受到古诗文的历史文化。徐渊冲老爷爷已经做了六十多年古诗文翻译,将一生的精力投放在古诗文的翻译事业上了。
感受中国汉字文化,最重要的是肯钻研,肯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