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第1篇
一、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文化教学
尽管,我国已经在英语教学中做出了适应的文化知识的导入,然而,在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却没有进行相关的跨文化教学。一直以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都秉持着一种错误的教学理念。认为英语教学,只是单纯的一种语言知识的讲授,即向学生传授一些孤立、死板的符号、字母,只对学生进行语法、语音以及单词的讲授。目前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仍然沿袭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一成不变。
2.高职非英语专业教师自身知识不足,且存在错误的教学理念
有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只对学生讲解词汇辨析、剖析语法、翻译长难句等,而对于课文中所体现的相关文化知识只字不提。此外教师自身的知识领域狭小,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对文化教学没有明确的认识。觉得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多大影响。
3.高职非专业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
针对目前高职非专业英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可以清楚地发现,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对今后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流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加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积累的英语知识,再结合大学期间掌握的英语知识,按理来说,跨文化交流应该没什么问题。
然而,结果却是不一致的。学生长期处于一个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基本不会涉及到对相关的文化知识的讲授。所以,长期如此,学生只是获得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对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俗都缺乏了大量的文化知识。因此,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彼此的对话实现不了无阻碍交流。
二、对高职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出相关方法
1.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
高职英语教师应跳出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桎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文化修养,增强综合素质。高职英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积极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新视野下,高职教师应遵循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树立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的方式,如果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而教师又没有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的讲解,学生往往会感到很困扰。这个时候,教师要秉承“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学生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加深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在进行文化知识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思想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当然,教师并不是完美的,因此在教学过程,要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
2.开设选修课
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课时比较少,因此,如果高职非专业英语的学生想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依靠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学校可以给非专业学生开设相关英语文化知识的选修课,如:“中西文化差异”、“英语口语”等。
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可以增加学生接触英语文化的机会。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文化知识的讲座或演讲比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中西文化的差异更加了解。
3.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信息技术,宣传教学内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也可以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而与当今网络信息技术接轨。原来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各种多媒体设施,来呈现教学内容,增添风趣与活力。
如:光盘、电视、电影。现今社会,微博、微信的不断发展,而大量的微博、微信用户者大都为学生,因此为教学内容的呈现增加了更多渠道,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教学添加了具有可行性的平台。微信、微博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信息,支持可移动学习,对学生而言十分便利。
因此,教师可以在微博或者是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相关文化知识。学生也可以在微博、微信平台进行留言互动。通过这种传播媒介,可以使英语学习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学生学习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4.开展丰富的课外英语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的方式,提高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如:“英语口语竞赛”,“中西英语差异找茬游戏”等。切记,开展的活动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第2篇
20xx年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我,虽了解到了一些教学教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教中学英语之难之累,真是“苦在其身,乐在其心”!为使今后的教学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使我的英语教学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求,树立起新的育人理念,我们英语教师抽时间对《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研读,了解了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此次英语改革的重点,理解了英语教学原则,学会了一些科学评价原则等,从而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扎实备课,理清教学思路。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在备课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课前备课,做到“有备而来”。我认真阅读各种教科参考书,既备教材,教法有备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既要考虑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考虑新知识的横向衔接;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出难点;既要体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又要注意好个环节的过渡自然。
2、课中备课,灵活安排简单易操作的游戏活动。我通过游戏引入新课教学时,为了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在实施教学的时候,总是尽量设计一些简单易操作的游戏及其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把枯燥乏味的课堂变成生动有趣“快乐堡”,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玩中获得新制。在活动中学生们都乐于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学效果良好。
3、课后备课,总结教学经验。每上完一单元,我都及时对该单元作出总结和反思,学出教后感,肯定本节课成功的地方,探讨该单元的不足之处,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三,认真上课,体现以人为本。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这便要求英语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词汇,句型的听说认读和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为此,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做了以下几点:
1、巧设导入,培养兴趣。每节的教学我首先通过做游戏,唱英语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洽在学习英语的氛围内。
2、图文结合,掌握新知。根据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充分运用单词卡片、实物教具、简笔画及肢体语言来启发学生,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并借助图片、动作、表情等手段掌握其义,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获取新知过程,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遇到难读的单词或句子时,我不厌其烦,耐心教导学生认读,力争让他们学了就懂,懂了会用,培养他们认读的能力。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还适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3、游戏活动,巩固新知。在完成了每节课的新授任务后,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游戏活动将教学内容层层铺开;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以简单易操作的趣味性、多样化游戏为主来实施教学,让学生进行反复模仿、认读玩演视听,从而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他们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第3篇
Dear colleagues and administrators,
I am honor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my annual job report as an English teacher at this school. In the past year, I have had the privilege of teaching several classes of students, ranging from beginners to advanced learners. My goal was to create a positive, interactive, and engag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would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provide them with the necessary skills, knowledge, and confidence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
The main theme of my teaching practice was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hich implies the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correctly, appropriately, and effectively in social interactions, both in oral and written forms. I believe that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s a vital goal in language learning, as it encompasses not only the mastery of grammar, vocabulary, and pronunciation but also the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context, social norm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language use.
To achieve this goal, I employed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hat were tailored to the needs and preference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For instance, in the beginner's class, I used a task-based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d real-life situations, role-playing, and creative writing activities that focused on building basic vocabulary,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al language. In the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classes, I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the use of authentic materials, such as news articles, short stories, and multimedia resources.
In addition, I also implemented technology-enhanced learning, by employing digital tools and platforms that enabled students to collaborate, interact, and create digital content in English. For instance, I used online discussion forums, blogs, and social media platforms to promot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and writing practice, while also providing feedback and guidance on their language use.
Furthermore, I also integrated project-based learning, which allowed students to apply their language skills to real-world task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designing a website, creating a marketing campaign, or conducting a survey in English. This approach not only enhanced their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developed their problem-solving, teamwork, and leadership skills, which are crucial for their future career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Overall, I am pleased to report that my students have shown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s evidenced by their performance in various assessments, including oral presentations, written assignments, and standardized tests. More importantly, they have also demonstrated a passion for learning English, as evidenced by their engagement, motivation, and positive feedback.
In conclusion, 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my colleagues, and my students for their support, cooperation, and commitment to excellence. I look forward to another productive and rewarding year as an English teacher and will continue to strive for the best outcomes for my students. Thank you.
英语教师年终工作总结第4篇
20xx-20xx学年度我担任初二一二班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尽到了一个教师应有的职责。现将本年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
我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认真负责,能积极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
二、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出色地干好本职工作,我在本学年对业务学习常抓不懈:同时我还广泛向学校老教师以及优秀教师学习,积极地听学校教师的研讨课,优秀课,以此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三、勤学习、勤研究、勤工作,努力创造佳绩。
我教的一二班中,二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而我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而一班的同学比较沉静,学习欠积极性,中下层面也很广,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我以后要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学习,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因为英语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例如在二班,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我布置给他们相对简单的作业,让他们慢慢树立信心,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这次期末考成绩很不理想,一班的差生面相对较大。所以以后的教学里,我要把力量主集中在差生辅导上,特别是一班,以缩短差距。另外,还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让学生轻松学,容易掌握。
综上所述,在本学期后我要在自我提高的同时,提高两个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