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人员年度工作总结第1篇
一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翠屏山景区管理处全体员工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以内强管理、外树形象,创优服务为目标,以理顺关系、提升素质为思路,以完善服务为核心,全力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团结、奋进的管理队伍。全年共接待演出活动100余场次,举办大中型会议200次,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景区管理及服务工作有序推进
(一)以制度促管理,切实提高景区管理水平。为了让翠屏山景区更好地服务于全县各项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翠屏山景区管理处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人尽其责,物尽其用。管理处下设工程部、中控室、会议接待部、安全保卫部、后勤部、清扫保洁部、绿化管理部7个部门,现有管理人员15人,服务人员7人,保安6人,保洁人员17人。共计45人,管辖面积近6000余亩。我们为景区制定了30多项规章制度,包括《预防事故应急预案》《会议室管理制度》等,以规范各项岗位职责。同时积极开展员工知识培训,集中学习规章制度、会议接待、礼仪礼节、岗位技能等,不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
(二)以学习促服务,切实增强服务接待水平。
翠屏山景区由翠屏山森林公园、蒲县文化宫、蒲伊广场等组成,景区面积大,服务人员少,且文化宫每天的开放时间长达16个小时,员工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还常常身兼数职,对员工的素质及服务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景区不间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牢固树立“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服务理念,努力做到“工作流程程序化、服务规范标准化、个性服务主动化”,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维修、音响、灯光、摄影、摄像、礼仪、讲解等培训,让每位员工都变成多面手,使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以监管促安全,扎实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安全重于泰山。翠屏山景区始终将“安全第一”放在首位,在景区多处悬挂安全标语及警示牌,配备了140个移动式灭火器,由专人负责使用维护,负责人员全部经过消防培训,持证上岗,9月13日再次派出4名职工进行专业培训,保证了景区游客的安全。同时招聘6名退伍军人作为保安人员,设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及巡检制度,对安全工作一丝一毫不放松,确保了景区全年运营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履行岗位职责及任务完成情况
(一)圆满完成春节、东岳文化旅游节、“两会”、消夏月
等大型会议和活动的服务接待工作,并先后接待演出活动100余场次,接待大中型会议近200次,每天服务近千名健身、休闲的城镇居民。
(二)举办“秀美翠屏山、魅力文化宫”主题摄影大赛,征集作品200余幅,从不同角度展示翠屏山景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入选展出作品103张,并在4号展厅集中展出,进一步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翠屏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营造人人关爱翠屏山景区环境,个个参与翠屏山景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服务文化宫内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对书法培训班,儿童乒乓球培训班,舞蹈培训班,美术培训班,二胡培训班,电子琴培训班,笛子培训班,萨克斯培训班等多项培训工作,进行配合服务。
(四)文化宫C区的1、2、3号展厅于20xx年12月12日与文化馆交接,接收后配备工作人员8名,安装监控设备32个。目前正在紧张筹备古钱币展,即将向游客开放。
(五)配合蒲县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进行还迁楼的建设和蒲子文化宫、蒲伊广场的结算、扫尾工作。配合蒲县森林公园建设指挥部进行翠屏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全面推进翠屏山景区的完善。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文化宫作为全县
的文体中心,需要服务多种会议、展览及赛事,而现有员工水平参差不齐,业务素质与工作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成为制约景区工作再上新台阶的瓶颈。
(二)景区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文化宫的使用和维护才刚刚迈出脚步,管理经验不足,与现代化管理要求还有差距。
四、下一年的工作打算
(一)景区要将安全放在工作首位,严格安全意识,定期维护安全设备,确保全年无事故。
(二)景区要把服务当做工作重心,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全员培训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日常培训,根据不同岗位培养实用性人才,严格按照岗位需求,从紧配备专业人才,强化服务职能。
(三)景区要把日常管理作为抓手,全面培养专门管理人员,规范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已定考核制度,细化岗位操作规程,切实做到岗位职责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一年的工作充实繁忙,较好的完成了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同时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逐步提高服务意识和工作技能,一丝不苟做好本职工作,让景区更美更靓,更好的为广大游人服务,使之成为我县对外展示的一张亮丽名片。
兽医人员年度工作总结第2篇
在过去的上半年中,高家司法所在区司法局和街道的双重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职能,使我辖区的司法行政工作有了新业绩、新成效,为高家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现将司法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素质,注重业务知识学习。
为了提高社区司法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促进对政策法规的理解,高家司法所坚持每月组织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通过学习,使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明确了法律知识、了解司法行政工作的近期工作任务,同时也促进了各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树形象,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我们根据高家的实际情况,按照我区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计划开展开展普法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充分利用条幅、板报、宣传栏宣传《水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司法所于6月1日在大街举办了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在救助贫困母亲、关爱女孩等宣传活动中我们都能发挥职能优势,为9名弱势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年初以来,高家司法所的普法博客充分发挥了普法宣传作用,我们按时更新博客内容,上传工作动态,并及时回复居民的咨询,这种普及面广,互动性强的普法方式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在大庆电台百湖之声栏目和区电视台龙凤新中做了专题报道。
三、抓基础,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我们始终把辖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司法所工作的重点,全面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我所经常性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每月召开矛盾纠纷分析例会,提高调解员对纠纷的调处能力。根据市司法局的统一要求,进一步规范了纠纷调解报表,并做到及时、准确上报调处情况。上半年,司法所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6次深入到各社区进行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共排查受理各类民事纠纷64件,调解成功62件,其中邻里纠纷43件,婚姻家庭纠纷20件,劳务纠纷1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力地维护了高家辖区的和谐稳定。
四、有重点,落实“六调联动”工作机制。
按照区委政法委和区司法局的工作要求,不断完善“六调联动”体系,落实“三横三纵”调解工作运行模式,推动联动调解机制向社区延伸。
一是强化意识。3月23日,司法所组织辖区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调访信息员和义务巡逻队成员,成立了综合调处室,制定了综合调处工作例会制度,即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综合调解工作会议,由司法所主持召开,及时对前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通过宣传、讲解,每个成员都充分认识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形成网络。通过居民推选出20名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社区居民担当义务调解员,成立了“远亲不如近邻”群众调解队,负责各社区的矛盾纠纷调解、上报工作。3月16日,卧里屯司法所邀请群众调解队的义务调解员、社区警务五队队长、街道妇联主席及社区调委会主任召开“群众调解之家”座谈会。群众调解队建在社区,有利于紧密配合社区调委会、司法所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居民纠纷,维护辖区稳定。
三是联合调解。高家司法所与高家分局社区警务五队、六队、街道综治办、社区居委会、群众义务调解队联合建立综合调处室,实施“整合资源、构建平台、完善机制、做实基础”的工作模式。社区民警接到报案后告知司法所,在综合调处室共同调解。3月26日,综合调处室调解的张某与蒋某因争夺房产引发的婚姻家庭纠纷,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并在大庆电视台的大城小事栏目中跟踪报道了联合调解的全过程。
五、明底数,做好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于今年6月份对辖区回归的刑释人员和解教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排查工作。对他们的安置情况及去向进行了了解掌握。在此期间,我辖区有刑满释放人员4人,解除*人员2人。在排查过程中,对每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建立了档案,建立了帮教对子。高家司法所对每一位帮教对象都做了帮教记录,每两个月对安置帮教对象进行跟踪了解情况,暂时无法直接了解到的,通过社区干部和家属了解,全面掌握帮教人员的工作、生活、思想动态。做到对每一位刑释解教人员“有人问、有人管、有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