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老师总结第1篇
本学期我被分配大——班教学,是大班幼儿的语文老师。这个学期是第一次教大班的孩子语文,所以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还学了很多东西。如此就本学期做如下的学习总结:
一、参加外出听课学习
在园长通知幼儿园的老师有无外出参加听课学习的时候,我果断的报名了,因为在外出听课之前,我在大班的教学遇到很多的困难,虽然小,但是特别的难以进行,所以我就在孩子假期的时候出去学习了。在这次的听课学习下,我慢慢的就了解了怎么教大班孩子学习语文了,也从——幼儿园的老师那学习到很多对我有用的教学方法,真的让人很惊喜。老师教我们给孩子上课,最重要的是要让幼儿参与进来,不能只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这样是不利于孩子学习的,然后我就进行了反思,我才发现自己很少让幼儿在课堂上有互动,总是一个人在讲,而且讲完就不管了,原来问题出在这里。因此我懂的了如何让课堂变得高效率,让幼儿逐渐的喜欢上课,对语文产生兴趣。
二、看书学习,丰富个人的教学知识
我买了很多与自己教学相关的书籍,尤其是幼儿教育类的,不仅是从书籍里学习如何教育孩子,也是学习如何做一个好的幼师,让自己这个职业在幼儿园里发挥用处,帮助幼儿去学习。从书里学习到很多的理论知识,因为有了理论,我才能在现实中去进行实践,在实践经历中积累经验。有一本书介绍到幼儿的课堂一定要有趣,就要引入游戏教学,这让我打开了新的世界,所以之后的上课,我都会用游戏帮助幼儿参与到课堂里去,让孩子有一个开心愉悦的环境进行学习,把上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上来。
三、向园里其他老师进行学习
我本学期里不断的向园里的老师学习,跟他们一起参与教学研究,在他们传授经验的时候,认真听讲并提出问题,把这些老师的教学经验给学到,然后与自己的教学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的生动,更加的丰富。
本学期的学习就这些了,但是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去学的,毕竟自己成为幼师还不足一年,还有很多待改正和学习的。我会加油努力学的,让自己成为更加优秀的幼儿老师。
幼儿园数学老师总结第2篇
一、活动概况
数学教研组是本学期区刚刚成立的,考虑到各幼儿园的数学教材、教师的年龄层次、教学经验以及对数学教学的认知各异,所以本学期,数学组的研讨内容是“在了解幼儿园数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目标的制定和集体教学的开展。”重点是知道集体数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材料的设计。在教学中关注幼儿的思维活动,及时更新教学策略,促进组员在数学教育教学领域的专业成长。
本学期共活动5次。头尾两次是在第五幼儿园,主要内容是交流计划、总结以及学习了“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期中,分别在五幼、春晖、沿河几家幼儿园开展了三次观摩研讨活动,感谢这三家幼儿园对我们教研活动给予的支持。
二、回顾
1、理论学习
沈瑜老师分三次进行了理论微型讲座。通过ppt为老师们展示了幼儿园各年龄段数学教学的目标和内容。针对每项内容列举了多种操作活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老师们更易理解和掌握,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2、观摩研讨活动
本学期共进行了三次观摩研讨。首先感谢承担研究课的几位老师,正是他们的勇敢和努力,才让我们有机会学习研讨,并从中有所收获。
第一次观摩的是五幼唐蓉老师的中班活动《7以内数目等量与不等量的分类》和香山路幼儿园郇敏老师的小班活动《小兔子的一家》。这两节活动虽然都是分类活动,但一节是数量的分类,一节是物体特征的分类。两节活动让我们分别感受到了数学活动分组操作和集中教学的优势。中班的活动中幼儿自由选择操作内容,既学习了新知识又满足了自主操作的愿望。小班的活动贯穿游戏情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颜色的分类。整个活动过度自然,情趣盎然。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第二次观摩的是五幼慎立莉老师的中班活动《小熊请客》和回民幼儿园王晓婷老师的小班活动《感知4以内数量》。这两节活动都是有关“数和量”的。其中,中班活动老师制作了白板课件,利用课件幼儿可以直接操作验证结果,既有趣又实用。小班的活动依旧以集中教学为主,孩子们在贴一贴、数一数、说一说的游戏过程中学习了手口一致点数4以内数量,并能说出总数。“糖果回家”的游戏巩固了幼儿按标记分类的能力。
第三次观摩的是双闸幼儿园迟雯倩老师的大班活动《理解正方体的空间组合(数积木)》和奥体艺术幼儿园徐谦老师的中班《谁藏起来了》。这两节活动都是有关“空间和形体”的。其中第一节大班活动,老师巧妙地利用了ppt课件,清晰地展示了被遮挡的正方体,帮助幼儿轻松的理解了重难点。第二节活动虽然在选材上有些欠妥,但教师的活动组织有条有理,教态亲切和蔼,幼儿参与度高,课堂教学效果较好。
每次观摩结束后,老师们分组对活动进行了评析。大家各抒己见,在思维的碰撞中更清晰了数学活动设计和组织的本质,那就是关注孩子的发展。总之,观摩活动让大家收获颇多。
三、收获
1、提供了“逻辑关系”、“数和量”及“空间和形体”三部分的活动案例6节,为同区姐妹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数序教学资源。
2、通过执教老师的设计思想和活动反思及听课老师的观摩评析,老师们对幼儿园的数学教学更加自信了。知道了数学教学目标的制定、活动的结构形式以及操作活动的设计等。
3、通过观摩讨论,老师们对一些数学概念更加清晰,例如:分类、排序和排列、模式等。
四、展望
通过本学期的活动,组员也慢慢熟悉起来。本着“我参与我成长”的宗旨,下学期,我们征集了全体组员的建议,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微型讲座或推荐书籍的方式进行理论培训。推荐《幼儿园数学教育》和《给幼儿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两本书,帮助教师系统地学习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目标内容、活动设计与组织及各部分的概念能,结合实际反思教学行为。
2、研讨数学集体教学之后的区域延伸如何开展(如:区域的内容设置、操作材料的设计制作、区域的指导等)。
3、观看市组老师上课的视频,就教学过程的组织进行研讨。
幼儿园数学老师总结第3篇
一年的工作在这个时候便是划上了句号,而我也是应该要在这年底的时刻对自己这一年的工作有一个简单的小结,来为我下一年的工作有一个更好的规划与警醒,这样便是可以在下一年的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与改变。
一、思想方面
面对工作我都是保持着该有的状态,努力地让我可以在工作上去做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得到成长。身为幼儿园的老师我更是严格的按照幼儿园对于老师的要求来让自己在工作中去完成好每一件事,也让我班级内部的孩子们得到我更好的照顾,拥有更好的成长。当然在如此的情景之下我渐渐的明白到自己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努力地让自己为自己的工作去付出更多地心血与努力。而我也是在自己的工作上做好老师的表率作用,让孩子们都能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到更多优秀的知识。
二、工作方面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是以老师的姿态来教导他们,一方面也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玩闹在一起。我非常地享受这样的生活,也渐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每一个孩子在心灵深处的真与诚。虽然这一年在工作上自己也是犯下了不少的错误,尤其是因为我的不注意让孩子在校园中受到伤害,更是让我内疚不已,虽然学校也及时的采取了措施,但是我还是在心中久久不能忘怀,所以也是给了我非常大的警醒,让我更是时刻都以照顾好每一位孩子为重。
三、下一年计划
对于下一年的工作,我需要在孩子们的身上下更多的功夫,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再者就是要将那些危险的事项多与孩子们进行强调,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真正的有意识去避免,才能够只有一个叫我安全的生活环境。而我也是会加倍地在这样的生活中去成长与改变,争取能够让自己真正的胜任好这份工作,也能够让每一位家长对我放心,同时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与改变。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也是需要及时的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明白自身还需要去进步的点,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更好的成长,也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去改变自己。
这一年自己所犯下的错误都已经是过去式了,而我更是应该要将那些错误的方面进行整改,以期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与改变。对于未来的生活我也是会付出更多的努力与心思,争取能够让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我的关心、爱护下得到的成长。
幼儿园数学老师总结第4篇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为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就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教育的内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依据《纲要》的精神,本学期我们对幼儿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首先,我们将将数学渗透在幼儿在园的各个生活环节中。
充分挖掘幼儿在园每一个生活环节中的数学教学资源,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途径。比如,吃点心、水果时,将分配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可以帮助他们主动地获得计数、等分等数学经验;午餐时让幼儿比较碗、勺的数量,或者让他们来分发碗、勺、筷等餐具,能帮助他们理解和领会物与物以及数与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上下楼梯时,引导幼儿边走边计数楼梯的级数,可以让他们练习顺数或倒数……
第二,让数学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展开。
幼儿园里的花草树木、商店里琳琅满目的物品、马路上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这些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都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好教材。我们平时有意识地指导幼儿观察各种物体所处的位置、距离远近、房屋的造型,等等。诸如此类利用幼儿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对幼儿进行分类、排序、认识形体和空间测量等数学知识的感知,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从中吸取数学的经验,同时还可以运用已获得的相关知识解释未知的世界。
第三、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教育室内环境。
在数学角里,我们和幼儿一起共同收集了各种材料,如小棒、钮扣、小磁铁、玻璃球、牙签、豆子、树叶……幼儿可以随意地对各种数学材料进行数数、加减运算、进行图形的比较、分类、拼搭,或者自制各种数学学具。在娃娃超市里,我们引导幼儿将带来的一些形状、颜色不一样的废旧饮料罐头、瓶子或各种食品、药品盒之类的东西,根据形状、颜色、大小、品种、用途的不同分类、排列。自然角里,当孩子们发现不同植物相继发芽时,为了了解小苗的生长速度,他们学会了用不同工具进行实物测量,并把每次测量的数据用各种统计的方式记录下来。
实践证明,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幼儿数学教学资源,实现数学教学向生活的回归,不仅有助于解决数学教育内容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水平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更利于从小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从中更好地积累和发展数学经验。
本学期,我们通过业务学习和讨论,确定由宋燕茜老师进行公开教学活动。经过宋老师的精心选择,我们小组最后确定了中班数学活动《认识5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是:
1、学习5以内的序数,理解序数的方向性,会从不同的方向识别物体的排列次序。
2、正确使用序词表达物体的排列次序,激发对序数的兴趣。通过三次不同层次的观摩和研讨,让这节数学活动更加贴近幼儿,效果更佳。
感谢各位数学领域组老师的积极配合。希望幼儿在数学活动中,思维能更加灵活、敏捷,更富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