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金秋时节,我们又迎来了新学年。此时此刻,作为一中教师,我们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先祝贺我校在20__年高考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此外,我们心中也充满期盼,因为我们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来了新的起点,新的挑战,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满怀信心走向成功。
新学期已经开始了。作为教师,我们将一如既往,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以“敬业务实”的态度开拓进取;我们会努力工作,教书育人,做高素质,高水平的__中教师,力争用我们的努力为每一位同学搭建实现理想的平台,为每一位同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新学期蕴育着新的期待,新的希望。高一的同学们,请牢记“细节决定成败”,我相信你们一定会认真遵守班规校纪,做好每件小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高中学段的紧张学习打好基础。高二的同学们,请牢记“态度决定一切”,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勤学好问,勇于争先,用积极的态度历练自我、寻求突破。高三的同学们,请牢记“人格影响一生”。你们不但要有优异的成绩,更要有高贵的品质,要从生活的点滴中体现我们的品格。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负众望,从自身做起,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节课做起,严于律己、刻苦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把握好每一天,以优异的成绩再为一中争光添彩!
同学们,高中三年,不是鲜花铺就的,不是轻松造就的,更不是浪漫成就的。高中三年,是一个由蛹化蝶的过程,是一个由花到果的过程,是一个由苗到材的过程,是一个由石墨变金刚石的过程。其间会有疼痛,会有失落,会有压力,更会有约束,有义务,有责任。
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踏实的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寻求新的发展!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新学期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学习进步!祝愿__中蒸蒸日上,再创辉煌!谢谢大家!
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第2篇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还没玩够呢,寒假就过去了。”这也许是寒假过后我们再次相聚时候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的,寒假就如年三十的焰火一般,轻松而快乐,绚烂而又迷人,但它的不足也显而易见,那就是稍纵即逝,这让我们意犹未尽又留恋万分。
然而无论怎样,烟花总会消失在夜空,假期总会过去,这就是时间和生命不变的定律。我们必须回来,回到我们的学校里,回到我们的教室里,因为这里有我们的责任——学习,学习知识,学习相处,学习生活,学习我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拥有的一切生命体验。那么,同学们,在未来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做一个积极负责的人
同学们,“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中考我们每个初三的同学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走廊的卫生不干净,是我的责任;我的小组成绩没上去,是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哪有不兴旺的学校,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大晴天电灯不关就走人在我们学校还有人为之或者视而不见:“反正是国家的电,不是我的自己的,不开白不开!”你为什么浪费国家资源?爱国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
积极爱国是为国家创造财富,消极爱国是为国家节省财富。在还没有能力积极爱国之前就先消极爱国也是好的,如果连消极爱国都做不到,你良心何在?你海门一流学校学生都如此,怎么能期望于一般老百姓?你自己都如此,你怎能期待别人?从自己身边做起,我们国家才有希望。
我们每一年都有很多同学有很多机会出国,你的一言一行就代表了国家的形象,如果你在国外随地丢纸屑,你就将中国人的脸丢在了别国,因为你代表十二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担当不起!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举都要注意,你的学养就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更代表了中南。东洲国际的形象。请记住东洲中学学生的总体目标:“做最好的自己——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请记住我们校园里张贴的东洲中学学生的风范:“举手投足淑女气质;言行举止绅士风度。”从今天开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东洲国际学生。当然,我们每一位教师也应当做一个更有责任心的人,就像今天早晨,开学第一天,所有班主任全部到位办理寄宿生住宿,而副班主任理应到南校区管理走读生,但第一时间到位的还不多,希望以后注意——这就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积极负责的态度。
第二,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同学们,先说说二个关于纸屑的事情。
第一个,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个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
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的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他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呢?”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而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的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
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了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改变了整个美国的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的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这就是“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家说,这张废纸重要不重要?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但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见小事,这是很重要的教训。
第二个渍纸的故事,1994年10月2日至10日的日本广岛亚运会结束之后,全世界的报纸都登文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为什么?因为六万人的会场上竟没有一张废纸。
就是因为没有一张废纸,就使全世界为之惊讶。再看看我们运动会结束之后,惨不忍睹,满地的废纸垃圾随风飘扬,我们一定要组织同学们打扫才能恢复原貌,同学们,既然之后要打扫,不丢不就可以了吗?还是一句话:“没有想到”,事实上,这是道德水准的问题。
刚刚说的都是纸屑的事情,事实上,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无数个小事组成的,只有每一件小事的成功,才能决定大事的成功。美国太空3号快到月球了,它却不能登上去而无奈地返了回来,为什么?只是因为一节30块钱的小电池坏了,他们这个酝酿很久的航天计划被破坏了,几亿元报废了!天下有大事吗?大家看哪次飞机失事是翅膀和头一齐掉下来的?都是一节油管不通,一个轮胎放不下来才失事的。
我们一个中学生,会有天下有大事让你去管吗?没有。但任何小事都是大事。集小恶则成大恶,集小善则为大善。培养良好的道德,是从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要做有道德的人。
第三,做一个有信心的人
有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个意思的话:要培养一个人,只要培养他的自信心,要毁灭一个人,只要毁灭他的自信心。这足以说明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上学期,有的同学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成绩不理想,或者没有评到优秀生,或者参加比赛没有获得好的奖励,或者与同学的关系比较紧张,这些挫折、失败或者困难都不要紧,这只不过是让女生道路上给你添加了一种颜色而已,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一万次,他只是说:“我不是失败了一万次,而是成功地找出了一万个会使灯光不亮的原因来。”然后他又继续实验,就由于他的自信与坚持,最终铸就了我们永恒的光明。
所以,重要的不是失败的过程,而是在过程中反思、总结、积累,发现自己的优势,不走老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跌倒了就爬起来,前面依然是光明的大道。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充满自信心,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胜利就在眼前。就像诗人食指的诗句《相信未来》所说的:“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穷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大学校长开学典礼致辞第3篇
开学时刻,校长可以说是新生接受的大学第一课。然而,一些校长开学致辞并不能让人印象深刻,有的堆砌了现代理念,有的流水账式地介绍校园,它们能给新生带来一时的振奋,却缺乏可堪回味的余地。
相比校长致辞,各院系的致辞似乎更容易出精品。院系中师生关系更亲密,同专业的背景可以让话题更集中。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2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年轻的副教授周濂的致辞颇受新老生欢迎。这篇不只胜在语言俏皮,更在于它对大学教育及身处其中的处境的关注,将入学新生引入这种思考确实有一定的价值。
笔者看来,更漂亮的开学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原院长。朱苏力的讲辞关注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这些新生来到北大之后要怎么办,你们的处境是什么样的。在2001年到2010年任北大法学院院长期间,他所作的开学致辞中,不只一次提到自己2002年的讲话,那篇讲话题为《发现你的热爱》。
那一年,在对新生致以简单问候后,朱苏力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生活就总体而言总是朴素的,因此也是平凡的。当这个兴奋期过去之后,你会发现即使北大的生活也不是像想象得那么令人激动,至少不总是令人亢奋。”朱苏力的致辞在新生开学的欢嚣之中,因一种冷静的笔调而独具风采。
作为院长,他能坦诚地意识到:眼前学生的到来并不全然出于坚定的自己选择。因而他并没有重点关注法学院本身,以免在自己和这些距离法学尚远的孩子之间,划下一道生冷的界限。朱苏力认为“刻苦”不必刻意标榜,因为它“从来都是局外人对行为的概括,而不是刻苦者的自己心理感受”。朱苏力的说理能力和文笔修辞的确精彩,比单纯的排比句式致辞出众,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坦诚。
不惟开学致辞,毕业致辞也是如此。毕业致辞中常见的是缅怀和展望,朱苏力不想停留在这里。他提点门下聪明的学生们,不要在步入社会时不自觉沦为制度缝隙中的投机者,也剖析成熟的理想主义区别于短暂而浪漫的理想主义。这些年轻学子在离开校园之际,从师长的辞职中获知未来的面目。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前体验到一种可能的人生境遇。当这些境遇真正来临,他们也许会回想起几年甚至几十年前毕业典礼上来自院长的这番提点。
能不能与学生们形成对话,对学生有没有灵魂上的关切,这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从大学致辞中我们已经可以感受一二。即便校长致辞高屋建瓴,这种高度也应与学生建立切身的联系。朱苏力的致辞不限于对学生个人的关注,他对学生的期待根植于时代对法律的需求。他对学生在社会中遭遇现实碰撞的忧虑,也不仅是对人生顺利与否的担忧,还有良心、法律精神能否在现实轨道中曲折实现。
如何面对新生的迷茫、毕业生的初生牛犊不怕虎,预知他们可能遭遇的失败和无奈,同时给予他们某种思考和启发,凡此种种,都是或者高校教师在致辞时应该着力的。他们所说的话是否有价值,相信不只是台下的学生,甚至演讲者本人都能有所感知。在这其中,真诚是最重要的前提。
记者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2015年内蒙古继续实施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升入普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政策,本科新生一次性资助4万元,高职高专类新生一次性资助3万元。
据悉,内蒙古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主要包括低保家庭高校新生资助、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和自治区各类高校奖助学金等三大类项目。低保家庭高校新生资助政策于2014年开始实施,2015年自治区进一步完善,根据高校录取进程,分两批审核受助学生名单,目前第一批受助学生名单已审核完毕,各旗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正在逐一发放资助金。据统计,2015年自治区首批受助学生6470人,资助资金约2.4亿元,全部由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第二批资助金预计9月底发放。
做5年高考卷晚上拼命刷题
2016年开始,广东高考将使用全国卷,今年读高三的学生成了接受考验的“小白鼠”。不少学生和家长感到“压力山大”,负责指导备考的高三老师同样“如临大敌”。教师节前一天,记者走进广州执信中学,近距离了解高三老师如何应战高考改革。
工作节奏:早出晚归
6时起床晨跑、7时40分早读、12时05分下课、13时午休、14时30分继续上课、17时下课、18时晚自习、直到22时结束自习这就是执信中学高三(1)班小苏的一天。
高三老师的时间同样安排得满满。7时20分,执信中学高三(1)班班主任向建峰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先到教室看看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状况,学生早读后,如果不用上课,他就开始备课和批改作业,同时要和任课老师沟通学生整体的表现情况以及学情分析。遇上管学生晚自习的日子,向建峰回到家的时间就要在22时以后了。学校几乎所有的高三老师都是踩着这个工作节奏的。
“连续当了8年的班主任,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女儿从二年级就开始自己坐地铁上学,她经常抱怨上学没有爸妈接送,但也没办法,”谈起女儿,向建峰充满了内疚之情。
这份愧疚不少高三老师也深藏在心里。“学校规定5点就能下班,但高三的老师基本上都会留下来加班,经常会忙得顾不上吃饭。”高三年级级长陈美霞说。
因为要应对高考全国卷,今年高三的学生和老师面临的挑战更大。最近,广州举行过9校高三联考,按照全国卷出的模拟考,执信的好多学生都喊难,这让高三老师和家长跟着捏了一把汗,高三紧张的备考节奏升级。
备战高考:压力也大
“我们该如何备战高考全国卷?”昨天上午,执信中学召开本学期第一次高三家委会会议,很多家长忧心忡忡。陈美霞下课后便匆匆赶到会场,跟校长和家长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高三物理备课组的兰海舰老师告诉记者,全国卷难度加大,测试后发现学生的成绩普遍比广东卷的测试成绩低,有些学生出现紧张、压抑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疏导和鼓励。”尽管学生们的成绩变化让他也感到着急,但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压力,老师必须表现得很轻松。
其实,老师们的压力都很大。“高三的老师都在积极地应对新改革,现在就全国卷用哪套卷子还没有具体的文件通知,对理综来说,全国卷的题型、难易程度、分值、侧重点、命题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师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执信中学副校长、高三生物老师黄艳说。
“由于新方案出台时间不长,备考信息、教考资料比较缺乏,需要老师们投入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新的题型。”黄艳说,工作量增大,个人生活的时间就随之减少。“我现在回家的时间更晚,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少了,经常在孩子睡觉后还要继续刷题做题。”
据了解,学校在刚刚得知明年高考采用全国卷时,就立刻通知了所有的高三老师,要求他们把近5年全国卷的高考题都做一遍,“只有在做卷子的过程中体会、了解了全国卷的命题方向、重点难点、结构等与广东卷的差别,才能更好地针对训练,从而调整对学生的教学要求。”
执信中学校长何勇表示,虽然高考新方案对于家长和学生都是挑战,应该引起重视,但不必过度紧张。“规则在考前公布对大家都是公平的,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督促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