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文化礼仪技巧第1篇
握手礼是人们在交往中最常见的一种礼节,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行握手礼时,距离受礼者一步远,上身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朝上,向受礼者握手,礼毕即松开。
行握手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后,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2、一定要用右手握手。标准的握手姿势应是平等式,即大方地伸出右手,用手掌或手指用一点力握住对方的手掌,通常以3秒钟左右为宜。
3、与他人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握手时须脱帽起立,不能把另一只手放在口袋中。男士不能带着手套与他人握手,女士可以带手套与男士握手,但男士不能带手套与女士握手。
4、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当然,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5、同客人握手必须由客人先主动伸出手后,我们才伸手与之相握;
6、同男客人握手时,手握稍紧;与女客握手时则须轻些;
7、握手时双目要注视对方的眼、鼻、口,微笑致意,说些问候及祝贺语,握手时切忌看着第三者,显得心不在焉;
8、不要因客人多、熟人多就图省事而做交叉握手。若偶尔错误,则应重新握手;
9、和初次见面的女士、小姐,通常不握手,而行鞠躬礼;
10、如果手上有疾病,可向对方声明,请他原谅,不行握手礼。
11、正式场合上下级之间,应在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
12、日常生活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
13、社交场合男女之间,女士伸手后,男士才能伸手。
13、在多人同时握手时,忌交叉握手。
14、不要跨着门槛握手。
15、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握手礼仪有八大禁忌:
1、不要用左手相握,尤其是和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时要牢记,因为在他们看来左手是不洁的;
2、在和基督教信徒交往时,要避免两人握手时与另外两人相握的手形成交叉状,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他们眼里这是很不吉利的;
3、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墨镜,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握手,才是被允许的;
4、不要在握手时另外一只手插在衣袋里或拿着东西;
5、不要在握手时面无表情、不置一词或长篇大论、点头哈腰,过份客套;
6、不要在握手时仅仅握住对方的手指尖,好像有意与对方保持距离。正确的做法,是要握住整个手掌。即使对异性,也要这么做;
7、不要在握手时把对方的手拉过来、推过去,或者上下左右抖个没完;
8、不要拒绝和别人握手,即使有手疾或汗湿、弄脏了,也要和对方说一下“对不起,我的手现在不方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握手文化礼仪技巧第2篇
一、关于握手的礼仪众说不同,但是最常见的有两种:
1、握手之礼起于中世纪的欧洲。而当时恰是身着戎装的骑士侠客盛行的时代,一个个头顶一顶铜盔,身披一身铠甲,腰挂一柄利剑,就连一双手也罩上了铁套,方以示人,这身豪气,让人敬而远之。可见了亲朋好友怎能还这般冰冷待人,于是免去铜盔,脱下铁套,与之握手,同时表示我的右手不是用来握剑杀你的,这正是握手之起源。
2、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握手文化礼仪技巧第3篇
春三月,往往是人才市场的“活跃期”,各类招聘与招募活动相继启幕.求职面试,是决定去留的重要一关.除仪表整洁、举止大方外,把握好“面对面”的礼仪“尺度”,才能从容“过关”,握手,交往中的“硬通货”
场景:3月1日下午2点,陕西北路近长寿路千路大厦内,某商务咨询公司求职面试现场不足十分钟,26岁的徐小姐就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轻松胜任“项目策划及执行经理”一职.“似乎没问什么专业问题,就像很轻松的聊天”,徐小姐这样形容刚刚经历的求职面试过程.而主考官却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求职面试开始与结束时的两次握手,简短、有力,表现得诚恳且专业,协商,切勿变“纠缠”
场景:2月26日下午三点,上海图书馆二楼报告厅外报告厅内,礼仪志愿者正接受培训;报告厅外,一名路过的中学生王某被吸引过来,也想加入志愿者行列.当被问及“以前是否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时,王某支支吾吾,边回答边摇晃着身体.基于鼓励,工作人员记下了王某的联系方法,不过他们坦言,“若是求职面试,这样的表现可不够格.”距离,多少才安全?
场景:2月26日下午,彩虹坊大酒店长寿店内客人喝醉了,怎样送客才不失礼节?作为“百万外来务工人员学礼仪”活动之一,该酒店在新进员工内设置了一场特殊的“礼仪考核”.进店才三个月的18岁员工小黄,以其有礼且得体的回答顺利通过考核.“首先会给出善意提醒,并准备好热水.如果客人起身,会留意准备搀扶,并提醒客人的同伴照顾好他”。
握手文化礼仪技巧第4篇
死鱼式的握手
在这世上,大概不会有比与他人握手时感觉像握住死鱼一样更让人反感的事情了吧,尤其是当握住的那只手冰凉凉而且黏糊糊的时候,感觉就更糟糕了。正是因为其带给对方的那种软弱无力的感觉,死鱼式的握手才会被公认为是最不受欢迎的握手方式之一,而且大多数人都会把这种握手方式与性格懦弱联系在一起,因为无论握手的另一方是谁,他都可以轻易地将此人的手掌翻转过来。于是,在另一方看来,使用这种方式握手的人缺乏责任感,不愿承担此次两人见面所产生的责任和义务。不过,正如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一样,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还必须同时兼顾文化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某些亚洲和非洲地区,由于当地文化因素的影响,轻柔的握手方式是极其普通而多见的,强硬的握手反而会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
不过,最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很多使用这种死鱼式握手法的人并没有意识到其负面影响。因此,当我们决定使用何种握手方式之前,最好能够先询问一下身边的朋友对自己握手的方式有何意见。
老虎钳式的握手
这种利用无声的动作说服对方的方法是男性们在工作中最喜爱的方法之一,从中体现出来的是使用者对于权力的渴望,以及他对于控制双方关系,乃至对方的信心。使用这种方法的人通常会首先果敢有力地伸出手,而手掌的位置较一般握手位置偏低,然后再有力地握住对方,精神饱满地抖动两至三次。有时候,对方的手甚至会因为被握得过紧而导致血液流通不畅。不过,有些纸老虎也会采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造势,其实,他是怕落入对方的控制之中。
握手文化礼仪技巧第5篇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这个动作丰富的内涵。一般说来,握手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但不同的握手力度、握手方式、握手时间都传达着不同的信息,甚至是不友好的信息。所以,职场中,你真的会握手吗?
握手顺序:掌握好“谁先伸手”
握手的先后顺序是: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
尊者掌握发球权,他有权利及义务决定打招呼的方式。如长辈对晚辈,发球权在长辈;位高者对位低者,发球权在位高者;如果是女士对男士,那么发球权在女士;如果是陌生关系、或处于卑位的人,想要跟尊者打招呼,最好看对方选择什么方式打招呼。但商务场合,若男士职阶较女士高,则发球权在男士。若纯属社交场合,则不管职阶或年龄,建议男士将发球权给予女士。
握手时间:行进间不行使握手礼
当对方正在工作、说话、吃饭……或进行任何需要专注的事情时,不适合过去握手,因为这样会打断对方的思绪或动作,这时用点头、微笑来打招呼即可。
女士假若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欠身致意,不要视而不见,或者扭身而去。
握手方式:握手请用单手
握手时一定要用右手。用左手与人相握是不合适的。在特殊情况下用左手与人相握应当说明或者道歉。
先伸出右手跟对方握,再伸出左手去拍拍对方的手,是长辈对平辈表示鼓励之意,所以要避免对平辈用两只手握手(特别是对异性)。有手汗的人,不宜行握手礼,若对方已经伸出手要握,可以委婉告诉对方,自己有手汗,不方便握手即可。握手时,整只手掌都要握住,虎口对虎口,并且要稍微用点力道,特别是女生,避免只让对方握住手指部分(俗称死鱼手)。
毕老师小贴士
1、一般是先打招呼或点头示意,然后相互握手、寒暄致意。关系亲密的边握手边问候,时间可长一些。
2、初次见面的,则应听完介绍之后轻轻相握,握一下即可。
3、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应稍稍欠身,以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对方如伸出手来,不要拒绝,以免尴尬。
5、握手的先后顺序是:应由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
6、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等别人握完再伸手。
7、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8、军人与他人握手时也不必脱下军帽,应先行军礼然后握手。
9、标准的握手姿势: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视对方,面带笑容,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10、女士假若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欠身致意,不要视而不见,或者扭身而去。
毕老师结束语
握手礼,是商务场合和社交场合当中加强双方关系的一种得体的适度身体接触,双方会通过对方握手时的力度、时间长度和相握方式来了解对方对自己的态度,从而也决定了双方今后的关系。所以,在握手时,你就要把你想要表达的信息传递过去,这是非常重要的。握手合宜,双方关系加进一步;握手不得体,双方关系倒退。
职场中,你真的会握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