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关系和谐发展事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动中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目前中国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依然存在着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理由和挑战,本文在分析挑战的基础上,对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民族地区的总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目前中国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影响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理由与挑战。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影响和谐民族关系发展的不利因素,找出解决理由的正确路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推动中国民族关系进一步和谐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思想基础
历史与现实证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一定要有一个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作为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才能凝神聚气、团结和谐、共谋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跨越地域与民族差异的全体中国人共有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国家愿景。认同这个共同价值目标,就会减少内耗与冲突,就能达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与规范,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自由、平等、公正是人类社会不懈的追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协调民族关系的保障,保障每个民族、每个公民实现自由、平等、公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同时也是作为维系各民族关系的准则。诚信、友善既是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准则,也是社会交往的规范,诚信、友善的公民与民族是造就诚信、友善的社会的基础,诚信、友善地处理民族关系就能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与一致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用民主、文明、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原则与规则化解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要求。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找到了各族人民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是维系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的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和谐提供了价值准规与规范;为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民族关系和谐发展面对的主要理由
目前中国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谐的。然而,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还存在,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的冲击,给民族关系和谐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1、发展的不平衡理由仍然存在,制约着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少数民族地区多在落后的西部,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自然条件恶劣的一些偏远的民族地区还相当落后。从全国范围来说,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处于全国中下水平。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影响着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2、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矛盾与民族理由的高发期
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民族理由和民族关系带来新的冲突与矛盾,如各民族交往需求的增加与民族心理之间的隔阂存在着矛盾等。
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发达地区、城市聚集流动,城市居民中的少数民族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和摩擦也日益增加。而城市民族理由往往与诸多社会理由交织在一起,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
3、民族分离主义的破坏活动影响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全球化时代,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影响到了中国,一部分人在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下,出现了强化和极端趋势,把民族、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尤其是边疆跨境民族中的少数青年人对国家认同感比较淡薄,客观上容易接受民族分离主
义的蛊惑宣传。因此,在依法打击各种分离主义势力的同时,要关心青年的发展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民族和谐夯实社会物质基础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共同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缩小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提高民族地区的综合实力,改善各族人民的生活,增进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团结、和谐就有了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