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心得第1篇
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着实惊到我了。那些选手的诗词储备量着实使我震撼,一个问题刚刚抛出,他们就能够脱口而出,信手拈来。那些普通而平凡的人们对诗词的热爱和执着已经融汇到了他们的血液中乃至生命中。诗词的魅力使他们陶然而醉,给了他们别样的生活。是诗词赋予了他们生活的乐观,是诗词激发了他们前进的动力,是诗词开启了他们爱和美的真谛。
两届亚军彭敏和十一岁的韩亚轩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擂台赛上进行双方的诗词对垒,决定这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总冠军归属。在擂台上的两位选手均抱着必赢的信念和势在必得的决心,但无形之中也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韩亚轩领先之后太兴奋,两道抢答题接连出现失误,白白送给彭敏两分,痛失好局,心里如针扎似的难过。彭敏抓住机会,力挽狂澜、后来居上,拿下了这季的总冠军。
赛后,康震老师给彭敏颁发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奖杯,并称赞其实至名归。彭敏最终夺得诗词大会冠军,“两连亚”得以圆梦。之后,彭敏谦虚地说:“大家都好棒,20xx,保持信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感谢央视,感谢所有为这个节目付出心血的老师,感谢支持我的朋友们!很开心和你们一路相伴,共同成长!”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只要心中播种诗的情种,世间万物皆有生命。一人、一事、一酒、一物,一景……都会勾起我们对诗词的畅想和热爱。特别是获得冠军的彭敏,屡败屡战,每季都坚持,品尝过世间最艰辛的晦涩,却始终执着地坚守着追寻诗词的梦想。回家后再默写,理解,记忆,背诵,海量的诗词在他博大的情怀里生长、成熟,直到今天才绽放夺目光彩,最终品尝到冠军的滋味。他之所以夺冠,更多的是他从生活边边角角的时间里挤出的那份坚毅和面对得失的淡然!用前四季主持人董卿的话就是“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
站在星光璀璨的舞台上,那一刻他是那么的淡定自如,处变不惊。因为他心怀真情,因为他内心富有,因为他不计得失。一份从容,一份炽热,一份坚持,终于收获了一生中无法忘却的一刻。“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真实且完美的结果。
当我们走进诗词,敞开心扉与一位位诗人、词人遥遥相对,心领神会之时,诗词总能唤醒我们心底最温暖的记忆,那穿越时空的召唤发出浸润心灵,启迪人心的强大力量。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唯美似阳春白雪。那种“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等待似望穿秋水。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刚毅似突破重围、千帆过尽。我想,诗词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未走远。只要心有情愫,心有阳光,心有向往,就能够感受到诗词的浓浓韵味和无限魅力。
中华诗词大会让我爱上诗词。我喜欢坐在窗前,迎着月光,手捧一卷诗词,默默地看,静静地品。有人说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容颜,那么读诗词改变的应该是人的气质。那种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中显露出的温文尔雅,眉目间晃动着的浅浅阳光,岁月与诗词会给我最好的答案。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心得第2篇
词者,美哉!这种美,美得无以言表,只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当一种美,美得让人无所适从,只能叹之惜之,赞之赏之。
刚仓促的领略过秦砖汉瓦的雄浑壮丽,却又沉浸在这如痴如醉的诗雨中,绵绵不绝。静坐在烟波湖畔体会那江上人的愁苦,在水天相接处欣赏那渔舟晚唱的美轮美奂,在夕阳西下时领略断肠人的真情绵绵,在长亭古道旁倾听古筝的轻叹。
彼时,你尚年少,满腹经纶,书生意气。但你不曾知道在你的身上,承载着父辈们的希望。在中原沦陷之地,不经世事,如何知道自己身上的重担,自然可以登楼赏乐,你用乐观的眼光守望前方,看到的只不过是南宋鲜花的坟墓。二十一岁,你参加抗金义军,百经沙场,披荆斩棘。我领略到你“燕兵夜娖银胡鞎,汉箭朝飞金仆姑。”的英姿飒爽,你看着满目疮痍的南宋江山,回忆起当初“沙场秋点兵”“弓如霹雳弦惊”的豪情壮志,但矛盾,痛苦溢于言表,“目断秋宵落雁”醒醒也只是响空弦。我读懂了你“追往事,叹吾今,春风不染白髭须”的沧桑凄凉,我读懂了你“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的寂寞愁苦,我读懂了你“却不解带将愁去”的担忧。稼轩,我读懂了你。
在千年前的一个春天,在那个叫临安的地方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让多少人流连忘返,痴迷徘徊。花开款款,人归缓缓。看着你,仿佛看到了三月淡丽的春色,读着你,仿佛感受到流淌在陌上的浓郁风情,眉宇间忍不住多了些神往。易安,你不知我寻你到何时,我穿越沧海桑田,你的背景逐渐清晰,我看到了你“沉醉不知归路”的活泼之美,我看到了你“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怯之美,我看到了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阳刚之美,我看到了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门,人比黄花瘦”的忧郁之美,我看到了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易安,我读懂了你。
初年,你初入长安,意气风发,雄姿英飞,却未能博得玄宗的赏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但“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事情总比你想的复杂,你付出的努力均无任何结果。但你坚信总有一天你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豪放旷达的胸襟一如你雄奇潇洒的诗风流芳千载。我看到了你“陶然共忘机”的宏图大志,我看到了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冷清郁闷,我看到了你“美人如花隔云端”的相思苦情,我看到了你“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逸兴。太白,我读懂了你。
沉浸在诗词的海洋里,仿佛置身琼池瑶阁“起舞弄清影”,摇荡着清秋的明月;仿佛置身帝都洛阳,品那“名花倾国两相欢”,化作“一枝红艳露凝香”;仿佛泛舟,在岩下的赤壁,倾听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铿锵之音;仿佛经历倾盆大雨,奔赴密雨之约,领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者般颤抖的呐喊……
诗词如酒,引天上黄河之水,汲天地之精华,贯天山云海之势,采楚国的美草香花,滴几滴边塞游子的相思泪,洒上千树万树的梨花,酿成了一壶千年陈酒,它的香味和浓味依然浮动着。
身在何处?当时人间天上。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心得第3篇
春节期间,我享用了多场精神文化大餐,其中《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让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并升华,是最难忘的一次文化之旅。
《中国诗词大会》开始时,我家的场景是这样的:妈妈坐在电视机前手举相机,把诗词内容拍摄下来,我和爸爸肩并肩坐在一起,全神贯注看选手答题,聆听各位评委的精彩点评与讲解,我会快速把出现在屏幕上的诗词读两遍。看到精彩处,我们会不约而同地鼓掌,“飞花令”环节我们为选手的知识渊博发出啧啧赞叹声!每一期将近尾声时,我们会猜测本期擂主是谁,也会赌最后的擂主将会花落谁家。
节目结束后,爸爸会协助我把相机里记录的内容整理在本子上。从节目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例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中“剪烛”的目的是调亮烛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体现的是豪迈的情怀……我也记下了蒙曼老师对我们的告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了解参赛选手的人生经历后,我感慨不已。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大学生、教师、编辑、农民,还有快递员,其中患癌农民白茹云答题时的淡定令我记忆深刻,还有一位选手曾经干了7年抹灰工,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读背诗词,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今后我也要志存高远,踏踏实实好好学习。
今年的这个春节过得非常有意义,从《中国诗词大会》中我感悟到了很多,这些是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心得第4篇
这两天,最火的电视节目要属“中国诗词大会”啦!它集中了全国各个年龄层次的诗词高手,在一起比拼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共分十场比赛,每天晚上一场比赛,竞争的相当激烈。比赛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比赛的场面还历历在目。
今年的冠军是陈更,一个北大的女博士。她每年都来参加诗词大会,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是她越战越勇,一共上台14次,最终获得了冠军。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相当感动,用我们学过的一句古诗来形容她就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爸爸告诉我,这是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人不会永远成功,我们要学会面对失败,将失败转化为我们成功的动力,失败乃成功之母。
我点了点头,心中默默的想着:“虽然上学期数学没有考好,这学期我一定要努力了,争取考个好成绩。”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心得第5篇
寒假时,我们一家人迷上了一档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选手们渊博的知识深深地吸引了我。特别是“飞花令”这个环节,选手们有条不紊地沉着应对,而我知道的少之又少。
我下定决心,要像他们那样能把古诗吟诵的那么美丽,妈妈也鼓励我。于是我和妈妈一起踏上了诗词之路。
第一天,我背的第一首诗是《长歌行》。《长歌行》不愧是长歌行啊!这首诗真是太长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读了几遍之后,我试着背诵。不行啊,还是背不过。我开始恼怒起来,妈妈听见了,对我说:“不要着急,慢慢来。”说着,妈妈拿过书,给我讲了讲这首诗的意思。这首诗大意是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学习。我明白了意思,再背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就这样,第一篇古诗就这么顺利完成了。
之后我每天都坚持读诗词,它让我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但是,我也曾想过放弃。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妈妈总对我说:“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到底,不能放弃,这样才会成功!”听了妈妈的鼓励,让我想起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今,我的诗词之路已经坚持了九十多天,我的目标是两千首诗。我还想自豪地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自信满满地朗诵着这些千古名句!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的诗词之路会越走越辽阔、越走越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