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趣味故事第1篇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干部自身行为端正了,让群众做事的话,群众们也会以他为榜样照着做;假如干部自己的行为不端正,无论叫群众们干什么事情,群众都不会做好的。这句话是班主任章老师上学期期末给我的寄语。汉字的“正”字不仅仅只有“行为端正”的意思,还包含了其他许多的含义。
“正”是一种态度和姿势。做什么事,态度一定要端正,才能做得好。比如写字,刚开始学写字,我的字总是写不好。要么大大小小,要么歪歪扭扭,要么就像虫子爬似的,难看极了。写字时,我总是心里很急,想一口气就写完,写得特别快,就像心里有一个人在不停地喊:“快点!快点!”爸爸妈妈提醒我,我写字的姿势不好,头是歪着的,脚一直在乱动。老师告诉我,写好字的关键就在于一个“正”:态度要正,头要正,身体正,双臂正,双腿摆正,心念要正。这就是写字的“正”。后来,我努力端正了态度,静下心来,头不歪了,笔不歪了,脚也不乱动了。写的字也渐渐地漂亮点了。
“正”是一种品德。人不能卑鄙小气,要正大光明,做人要堂堂正正,浩然正气。我们从小要正直,遇到不对的事要及时指出,防止罪恶的种子进入我们纯洁的心灵。
“正”是一种能量。有了这种能量,就能够消灭一切战争、邪恶。我们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是因为那时我们全国军民有着宁死不屈,奋勇抗敌的正能量。
“正”是一个方向。只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正”还是一种方法。我们就经常用它作为计数的方法。
“正”字的意思还有很多。汉字像“正”字这样含义深刻的字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
汉字的趣味故事第2篇
记得小时候学汉字,我经常平翘舌不分,把说话的“说”读成“梭”,因为这样,我闹了不少笑话。
在一次母亲节的时候,我写了一张贺卡,但是我祝福的祝不会写,便用拼音代替,哪知道,我由于平翘舌不分,便把zhu写成了zu,我把这张贺卡完成后,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到了茶几上,妈妈回到家,看到我送给他的贺卡,十分高兴!可不一会儿,它又眉头紧锁,我看到了,连忙跑过去,踮起脚一看,发现了问题的结症所在,原来,我把拼音写错了,致使妈妈读不懂这张贺卡,我赶忙一手抢过贺卡,红着脸,耷拉着脑袋,羞愧的跑回房间里改正错误。改完了,我看着这张美丽的。卡片,又破涕为笑了。便昂起头,挺起胸,踏着方步,把贺卡郑重地放在了妈妈手上,妈妈看了看我严肃的面孔,又看了看这装满爱的贺卡,摸了摸我的小脸蛋,欣慰地笑了!
为了不再闹笑话、被别人嘲笑,我便天天听广播,看电视,听听别人是怎样读的,和妈妈聊天时,我故意多说一些有平舌或者是翘舌的句子,我说错了,妈妈就会及时帮我改正。在学校里,我经常举手读课文,课文中有读错的字,同学们也会帮助我改正。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我的平翘舌区分的越来越好,我也不再为说话不标准而苦恼,这样,我和同学们相处得更加融洽了。看!说好普通话的好处真是太多了!
现在,我已经没有任何毛病了。这就是努力的结果,可见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汉字的趣味故事第3篇
当我牙牙学语时,就对大门旁对联上的汉字十分感兴趣,只要一看见他们那可爱的身子,我就乐得不得了,还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开始教我们正确地认读、书写拼音。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用了不久的时间就基本上学会了拼音,只是在读翘舌音时舌头卷不太起来。于是,老师又教我规范地把舌头卷到位,耐心地指导我读好每一个声母、韵母。过了不久,我终于学会了拼音。
从此,我开始阅读一些注音的儿童书籍。慢慢地,认识的字多了,我就如饥似渴地去读没有注音的书籍,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借助字典,学会它的正确读音。书籍中那一个个童话、寓言、精彩的小故事让我在幼儿阶段就初尝了汉字拼文的美妙。
当上了小学以后,我清楚地意识到:学好每一个字就学好了每一句话,学好了每一句话就学好了每一段话,学好了每一段话就了解了整篇文章的意思。所以,学好汉字太重要了。
在与汉字的不短接触中,我的视野渐渐开阔,见闻不断增长,知识更加丰富。
是汉字使得中国具有这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诗词歌赋!是汉字使华人的凝聚力如此之强!更是汉字铸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国,汉字,我为你自豪!
汉字的趣味故事第4篇
有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杨修看后,立即把酥分给众人吃了,曹操假装责怪他。
杨修说:你在盒子上分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们怎敢违抗丞相的指令呢,曹操虽然表面上嬉笑,心里却越来越讨厌他了,杨修与人分吃贡酥,则完全是曲解曹操的题字,纯属恶作剧,曹操“心恶之”,而尚能表现出“喜笑”之态,已很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