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1篇
学习目标:
1、学习、背诵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2、快速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短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缩写《小英雄雨来》。
学习重点:阅读、口语交际、缩写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搜集信息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热爱祖国和道德修养的名言。
二、朗读《彭老总拒游北海》,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快速朗读(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说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借这件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进行“过生日,请同学吃饭好不好”辩论会。
(围绕这一问题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二、分组讨论
要求:发言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摆事实讲道理,说明自己的看法。
三、辩论赛
1、将看法一致的学生分成同一组,充分搜集依据。
2、每组都推选几名辩论代表。其余的当各组的啦啦队。
3、进行辩论赛。
四、总结: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相信学生通过这次交流有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第三、四课时
缩写《小英雄雨来》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一、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缩写的步骤和方法:
(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
(2)理清层次;
(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
(4)整理成文。
三、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共分六个部分,从缩写的基本要求看,缩写时按原文叙述顺序缩,重点是三四部分,其余各部分是非重点内容。他只是在文字篇幅上的缩减,仍然是一篇内容完整的文章。
四、自己缩写,指导差生
五、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
互相学习、批改。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2篇
一,这些字都有两个名字,请你为它们注音并组词。
还()弹()扎()拧()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晋()冀()絮()枕()挪()榴()
普()翼()柴()沈()哪()溜()
三,恰当地搭配词语。
( )的芦花()地哭着()的浮云()地看着
( )的眼睛()地飞来()的芦苇()地指着
( )的苇絮()地叫着
四,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都使用模仿声音的词,找一找按要求填在横线上。
人入水中:许多人小声说话:
人跑的声音:爸爸抽烟袋:
翻课本:门响声:
枪栓响:日本鬼子说话:
五,读下面的话,写出破折号的作用。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些破折号表示。
六,缩句。
1,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2,蓝色的天上飘着红绸似的浮云。
3,苇塘的芦花飘飘悠悠地飞着。
七,根据课文内容的顺序,把两边的内容连起来。
课文写作的顺序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误以为牺牲,大家伤心
第二部分机智脱了险,人们高兴
第三部分被敌人拷打,宁死不屈
第四部分上夜校念书,明白道理
第五部分掩护李大叔,雨来被抓
第六部分游泳本领高,伙伴佩服
八,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九,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练习。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 !"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把短文中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照样子,仿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
(1)像
(2)像
4、你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十,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1937年7月7日,日本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并以此为起点,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国各族人民从此同仇敌忾(kài),共赴(fù)国难(nàn),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这场战争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的彻底胜利而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像雨来一样的"小英雄",你还知道哪些赶快查查资料,写下来吧!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设想
1、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
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就是要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让学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渗透对话意识,彰显个性体验。
阅读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一文所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既重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甚至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断修正,从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二、初读解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
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五、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六、作业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以下的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