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1篇
教材第26-27页的内容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结合练习回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读法、写法。
2、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练习法讲授法
总共1课时
复习导入: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
1、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的第1题图文
(1)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明“平均分”的。含义。
(2)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
(3)9根小棒3份,每份3根,是平均分。
(4)画了2组圆,每组5个,一组一组地圈,是平均分。
(5)你们可以根据自己说的例子,写出除法算式吗?写出算式后,说说除法算式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2、课件出示教材第26页第2题图文。
(1)乘法口诀是计算表内除法的基础,组织学生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复习一个乘法口诀可以列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1、完成教材第27页的练习六的第2题。
让学生读文字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习六的第3题。
让学生认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解答。
3、完成教材第27页的第4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各小题的意思,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想一想这些问题各自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解决。
通过整理和复习,大家对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及解决问题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已经较熟练地这些知识。
整理和复习
用乘法口诀求商
用除法解决问题
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比较与分析,进一步理解除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多项思维,有助于促使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第2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脱式计算。
你还记得58-(14+6)它的运算顺序吗?
58-(14+6)
=58-20
=38
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把不参与运算计算的部分落下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二)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总结运算规律。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1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2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我们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1.对比练习,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7×5-2 7×(5-2)
=35-2 =7×3
=33 =21
(1):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讲解:左面的算式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面的算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小结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通过比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计算结果不同,小括号还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