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教案模板第1篇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歌曲教唱,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与体验。(2)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艺术表达的不同形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与他人共同创造演练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命运。[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施教策略:教师范唱并加以指导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节奏x xx(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突破策略:教师示范并反复训练[教学资源]钢琴。三角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3、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1、下方法供参考:(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第二课时
1、复习歌曲
(1)教师播放cd,学生跟唱。
(2)学生为歌曲加入拍手伴奏,表演唱。
2、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学生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早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3、欣赏:教师为学生播放自选校园歌曲
《兰花草》、《读书郎》、《童年》、《踏浪》等[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3、欣赏《飞来的花掰》、《校园的早晨》。
[教后小结]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
中学时代教案模板第2篇
中学时代
1导入:同学们,今天你们就是中学生了,对于中学时代,你们曾经的理解和想象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说说“我的中学时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讨论一下
生:是一个青春飞扬的时代;是一个酸甜苦辣的时代;是一个叛逆的青春时代~~~师:很棒,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下面老师用一首歌曲来表达“中学时代”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看哪位同学能说出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是怎样的时代,并且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2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生讨论、回答歌曲的情绪:昂扬、自信、积极、向上的师:老师心中的“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珍惜时间的黄金时代,只有珍惜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才是我们中学时代最宝贵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能在这个黄金时代里认真的学习快快乐乐的成长。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中学时代》(通过听赏任务,培养学生的专注听赏,认真感受的听赏习惯,并自然导入课题)3,作者简介
师:在学唱每一首经典而优秀的作品时,我们都要对创作者的创造性劳动表示尊敬。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关注和了解其作者:
王晓岭,词作家、一级编剧。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主要词作品有:《当兵的人》《阳光路上》及《中学时代》等。
戴于吾,作曲家,编审。1959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创作了许多独唱、合唱作品。代表作有《铃兰》《江雪》及《中学时代》等。
(目的:培养学生应有尊重创作者劳动的态度)
师:好,了解完了作者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歌曲,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歌曲的含义,我们来读一读歌词,熟悉一下歌词。
(1)生朗诵《中学时代》,熟悉歌词,感受歌词的美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这首歌的歌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描绘了中学时代的美好画卷,塑造了中学生积极向上、充满理想的形象。
(2)讲解作品的调性为降B大调、2/
4、附点,结构等
师:这首歌曲为四二拍,大调式,两段体,旋律优美,节奏活泼,朗朗上口,易于学唱。整首歌曲结构为:A+B A乐段由两个八小节的乐句构成,第二乐句师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发展,互为“起、承”关系。
B乐段开始转入了八小节的过渡句,小调色彩的旋律与第一乐段形成了对比,起到了“转”的作用。
(3)视唱简谱,熟悉歌曲旋律
(4)师范唱,生模仿
(5)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演唱
(6)长音的时值要求学生把握好
(7)师带唱歌曲《中学时代》(1-3遍)
(8)学生跟着老师的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9)分小组练习歌曲,要求尽量背唱(师巡堂指导学生练习唱歌)
(10)让学生讨论找出认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师再反复教几遍。
(11)全班有表情的齐唱一遍
(12)师:今天
中学时代教案模板第3篇
《雪花》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雪花》,了解跳音记号,重音记号及保持音几号。能正确表达歌曲情绪,能边唱歌曲边随老师进行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体验冬天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以及引导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特别是但大自然奥秘的初步探究。
教学重点:
能引导学生正确表达歌曲情绪、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能按照跳音记号等音乐记号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的律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同学们音乐课又开始了,你们高不高兴呀!下面呀?老师请你们看大屏幕,这个是什么呀?小雪人,小雪人会在什么季节出现呢?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呀?北方的人们一到下雪的时候,就会玩堆雪人的、打雪仗的、滑雪橇的等等。今天呀?小雪人还托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漂亮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呀!这就是小雪人托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这是什么呀!小雪花,那小雪花有多少个瓣呀?下面我一起来数一数好吗?(播放冬天的图片)(将雪花贴在黑板上)
教师:漂亮的雪花呀!今天还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雪花》,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歌曲,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播放音乐)(教师板课题并出示课件《雪花》)教师:歌曲听完了,老师想问你们听了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呀?(高兴、愉快)教师:说明呀刚才同学们很认真的去听这首歌曲。设计意图:以聊天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本课堂的学习。
二、新授1.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雪花现在变变变,变成了歌词,出现在了我们的大屏幕上,请同学们看着歌词,再来听听这首《雪花》,如果可以,请你跟着录音轻声哼唱好吗?(出示歌词,录音,请学生聆听)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歌曲旋律与内容,看歌词进行聆听,加深印象。2.教唱歌曲
3.教师:同学们真棒,才听了两遍就能跟着轻声哼唱了,那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可以吗?教师:刚才是录音,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跟着老师的电子琴是不是也能唱得这么好。
教师:那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完整的唱一遍呀!准备好了吗?开始咯!老师唱得好不好呀!给老师一点掌声好吗?下面呀!老师希望你们唱得比老师更好,更棒好吗?教师:现在呀!先跟老师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好吗?
教师逐句弹唱歌曲,引导学生听琴,跟唱。(如果哪句唱的不好,再弹纠正)教师:同学们真聪明,每句分开唱得都不错,那现在你们能连着唱吗?
教师:同学们真厉害,这次老师的琴说了你们刚才唱得好是好,但是它刚才没有听清楚,它还想请你们再唱一遍,这次呀!你们大声唱,它来小声唱好不好。教师: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用多种方式进行歌曲教唱,既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学会歌曲。4.歌曲的处理
教师:同学们真棒,唱得真好听,不过歌曲唱到这里,老师有些小疑问一直在脑海中,想请你们帮帮我可以吗?
(1)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句“雪花,雪花”的时候为什么要这样唱?(老师唱出跳音)(2)教师:是这样的吗?(在黑板上画出来)唱的时候像什么呀?生:像小鹿在跳跃有弹性。
教师:同学们真细心,这个小三角呀,它在音乐里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跳音记号”也叫“顿音记号”,当它出现在谁头上的时候,谁就会像小鹿一样跳起来唱。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有(师唱,“雪花,雪花”——)(3)教师:那这句话呢?“一,二,三,四,五,六”教师:听听,这样有什么不同?(轻声唱“一,二,三,四,五,六”)(重音唱“一,二,三,四,五,六”)
教师:对,是重音唱,但是上面的那个大于号在我们的音乐里叫“重音记号”,当它出现在谁头上的时候,谁就要唱的重一些,再让我们试一试。(师带学生唱“一,二,三,四,五,六”)(4)教师:这句是怎么唱的呢?(师唱“小水点)
教师:歌曲里面唱的是第一种,长一点的,为什么要这样唱呢?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保持音几号”,有它的时候,这个音就像在天平上一样,不可以乱晃,试试看?(师带学生唱“小水点)小结:在我们的歌曲里面出现了三个音乐符号,分别是跳音记号,重音记号和保持音记号,我们既然找到了它们,就要记住它们,并且运用到歌曲里去。那现在就请同学们在找到这些音乐符号后再来唱唱这首歌曲,好吗?注意它们是怎么唱的。(师带学生唱全曲)
设计意图:歌曲中难唱的地方在学唱后指出来逐个解决,使学生歌曲学唱更加扎实。5.律动
6.教师:刚才你们在唱的时候,雪花悄悄告诉我,它的歌还可以这样唱——(老师带学生进行大组活动、男女生活动)
设计意图:歌曲加律动是低年级学生喜爱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巩固歌曲既不又能激发兴趣。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演唱和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寒冷的冬天里在雪地里欢乐的玩雪乐趣,同时也表达了我们对雪花的喜爱之情。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点滴奥秘好吗?谢谢同学门,这些课上到这里,下课。(出示课件:再见)
中学时代教案模板第4篇
中学时代
教学目标:
学会歌曲《中学时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体会齐唱与合唱不同的演唱效果,能够选择适当的曲子为诗朗诵配乐,并能自告奋勇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唱歌曲《中学时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教学难点:节奏x xx 0(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播放《中学时代》歌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进入学习的情境。
2.讨论:对刚刚看到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什么特点?等等。
3.第二边播放歌曲视频,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学唱《中学时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6.在手风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7.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8.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9.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课堂练习:进一步练习准确掌握曲中节奏x xx 0(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作业安排:视唱歌曲前半部分。
中学时代教案模板第5篇
中学时代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及歌曲结构。
2、学会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加入
适当律动并做到互相配合,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3、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亮、舒展的声音演唱《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2、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体会歌曲内涵,加入节奏重音和适当律动。
三、导入新课
(1)学生踏着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节奏进教室。
(2)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视频,请学生充分体会句中的含义。
(3)教师播放音乐,请学生自信并有感情地朗诵《中学时代》。
(4)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请学生简单谈谈从小学生过渡到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目标。
四、新课学习
(1)聆听《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
(2)请学生讨论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力度如何?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进行评价。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把歌曲中的节奏加以提取,请全体同学用XX XX X X | X XX O O |节奏鼓掌。
(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教师提出问题:前八小节歌词的动词有哪些?怎样能把动词的气势唱出来?(在“敲、吹、升、举”这几个字上加上重音记号)请学生按照XX XX
X
X | X
XX O O|节奏加上重音朗读歌词。
(5)《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学习
(6)学习歌曲前八小节:XX XX
X
X | X
XX O O |。
A请学生打出此节奏,并说出4/4拍的节拍强弱规律。
B请同学们在强拍(第1、3拍)上加上重音读节奏并按节拍规律读出前八小节歌词。
C听录音或教师范唱,学生学唱前八小节,要唱出节奏重音,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改变句子中的断连处理,使歌曲更加坚定有力。并且注意演唱技巧,如:口腔状态,气息的运用,寻找共鸣点。
D学习OX XX节奏,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
(7)请学生听《新世纪的新一代》音频并仔细观察,比较前八小节的音乐与后面音乐的不同,教师简单提示(从节奏、音区上)。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从第九小节起音区提高,节奏拉宽,旋律更加舒展,使歌曲气势更宏大,情绪更激昂,进入高潮。
学生讨论并选出歌曲的音乐结构:两个乐段还是三个乐段。
(8)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等)
(9)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可适当提示,如:敲起来、吹起来、升起来、举起来都可加入适当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和诗朗诵《中学时代》体现了21世纪中学生的一种怎样的精神?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和朗诵?
六、教学反思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对歌曲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教师要加强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