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峰怎么画?有哪些技巧?
当前位置:贝知网>知识分享>艺术百科>山峰怎么画?有哪些技巧?
山峰怎么画?有哪些技巧?
时间:2022-04-15 艺术百科

山峰怎么画?有哪些技巧?

山峰画法一

1、勾勒:勾勒的起笔可以用侧锋,也可以用中锋,用笔应当有虚实和轻重变化,一般先画近景再画远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匀,聚散有致。画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圆。

2、皴法:皴原是指肌肤受冻后破裂的裂纹,表现在山水画中就是指山石、峰峦的体积感和质感及种种脉络纹理的方法。皴无定法,古人也不是一张画中只画一种皴法,主要是看如何把对象表现到最贴切为止,有时一张画中可有多种皴法混合运用。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解索皴、牛毛皴、豆瓣皴等等。

3、擦染:一般画山水画时,有时皴和擦时同时进行的,这主要是作者用笔时正好将皴法画好,笔头稍干的同时将擦这一步骤完成。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胧感,以达到使画面更加切合实际的表现对象。染是山水画中很重要的一步,它可以使画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时使山石的质感更加丰富。

4、点苔:这一步是山水画中画龙点睛的一步,传统的山水画都离不开这一步。点苔的作用主要使山石间前后层次更加分明,还可以作为小树林和小树来充当。整幅画一点苔马上就可以生动起来,更加充满活力。

5、设色:设色一般以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等几种为主。当我们初步完成一幅墨骨作用待干后,我们就可以上色了,如以浅绛山水设色为例,先是将受光面的块石用赭石(或赭石加墨)烘色,要注意上色不是简单的平涂,必须按山石的前后面有深浅变化,待赭石未全干时,再将墨青(花青+藤黄+墨)画山石的阴暗面,而赭石和墨青的结合处会自然过渡,形成天然植被的效果。

一般而言,山峰主要就是上面五个步骤:勾勒-皴法-擦染-点苔-设色,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再注意一下技巧,一般山峰就很容易的勾勒出来了,但这个过程中还是需要绘画者长期坚持的锻炼才行。

山峰画法二

第一步、先用铅笔构图,构图起形画轮廓,比例位置慢慢去比较,画多了就有手感和经验了,画错了先改再擦,分出简单的山体块面为下一步明暗做铺垫。

第二步、整体铺线,先区分明暗部,有了简单的色块明暗就初步形成画面效果了,后期所有的内饰装潢都是以这个底作基础的,铺线的时候注意线条的整洁和排向,不能乱画。

第三步、这一步继续深入刻画明暗部,暗部继续加深,画时一定要耐心对比,包括形体,明暗虚实等对比,有了对比才会有伤害,有了伤害下次就会好好去对比。

第四步、层层深入刻画,加强明暗的同时光感也越来越强了,山体的背光面明显能感受到一丝的阴凉。

第五步、完善树木和灌木丛及倒影刻画,水变得越来越清澈了,炎炎夏日一个猛子扎进去,即便呛几口都觉得过瘾。

画这幅画首先要找准光源的位置,光源是从画的左上角照射下来的,所以挨着湖水的一面是阴面,比较阴凉,而背面则是光面,光感十分强烈,另外还要注意水中山峰的倒影,比例要掌握好,有兴趣的赶紧拿起笔试试吧,非常简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