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荷花的画法详解
一、叶:
画叶选用硬毫大号斗笔或抓笔,笔上饱蘸墨,用泼墨法依叶子的形态分别从两侧边缘入笔向中间点垛,再用浓墨画出下边卷折部分的叶子。用墨上要突出浓、淡、干、湿的墨韵层次变化。笔法上概括为六个字,即戳、点、揉、拖、扫、擦。这六个字是互为关联,相辅相成的。起笔的第一笔即是戳点,“戳点”讲究点笔的力度,势如坠石。通过笔肚的下按使笔锋散开,随即用“揉”的方法延续或扩展叶块面。此时笔上的墨色已渐枯干,然后用“拖”的方法把笔拖向叶的中心,随之用渴笔散锋向同一方向“扫”去,再将笔侧卧,以“擦”的形式衔接浓淡之间的墨色变化,使两侧的叶中,湿笔的实和渴笔的虚相结合。用浓墨连接下边卷折部分和两侧部分,形成整体,其用笔亦是从左到右以不同宽窄、不同大小的块面几笔完成。叶子画好后半干时用稍重的墨色勾出叶筋,筋宜简不宜繁。
画荷箭即未展开的小叶,先用灰墨画两侧背面部分,再用浓墨点勾出两头露出的正面叶部分,最后用稍重的灰墨勾出叶筋。
二、梗:
画荷梗需用硬毫小号斗笔,以中锋运行,先折笔藏锋再顺势下行一笔到底。梗要画得刚劲圆润,粗细相同,半干时于其上用浓墨点刺,刺的排列要有疏密聚散。
三、花:
花的画法是意笔勾写,用硬毫勾线笔以侧锋淡墨渴笔勾出花瓣正反两侧的角度不同、大小高低不同的姿态,行笔要有粗细提按的虚实变化。淡墨勾好后再用焦墨于荷瓣尖部提加醒笔增强神韵。点蕊也用焦墨,蕊要高低错落,有聚有散,密而不乱。白莲用淡赭或淡汁绿分染,然后用浓淡不同的白粉点染。用浓藤黄蘸浓朱磦点染蕊,干后在正中部位用浓三绿点入两三点,以示蕊丝间显露出的莲蓬部分。红莲背面部分用浓朱磦蘸曙红点染,稍干后用浓胭脂丝写筋脉。正面部分用淡曙红点染,蕊色同于白莲。花蕾的勾写笔法同于花,先勾顶部一大瓣,随即勾出下面的两小瓣,染色方法同于花。
一幅画上荷叶要分主次,以一片大叶为主,辅以三两片姿态不同的小叶或荷箭即可。花尤其是白莲往往要以淡色叶相衬,以突出其白。淡色叶可用淡灰墨或花青、淡赭石蘸灰墨大笔点染,叶筋在远处的可省略,近处的用淡墨勾写。
四、苇叶:
画苇叶用硬毫斗笔,将笔杆卧倒向上逆锋推写,用色是浓赭石或稍重一些的花青。赭石覆盖力强,当浓墨过多过重时用赭石画苇叶可把墨色效果减弱一些。用色染苇叶后,稍干时再用浓墨勾筋。苇叶的组合穿插要注意疏密、高低、长短、粗细的变化,要画得挺劲,要画出风势,以增强其意境。
五、点浮萍:
浮萍可用灰墨点,亦可用淡花青蘸淡赭石点。浮萍要有聚散,要有大小的块面变化,宜简不宜繁。点垛后趁湿再用稍重的墨色于其中点一个“脐”。
《露浥荷香》的绘制步骤
步骤一:用大号硬毫提斗笔饱蘸墨色画出下侧部位的荷叶,随即勾出筋脉,待全干后在叶的中心下凹部分以淡赭墨罩染,叶的蓁部分均罩染花青。
步骤二:用小号硬毫提斗笔中锋画出荷梗,半干时以浓墨点刺。
步骤三:用勾线硬毫笔侧锋意笔勾写荷花,按花瓣的排列顺序依次勾出,再用焦墨提加醒笔。全干后用淡草绿色染出明暗效果,随即罩染稍浓一些的锌钛白。等全干后先用淡墨勾出花蕊部位的莲子,浓墨点出子蕊。干后用稍浓的藤黄点染花的当中部位,再用三绿点染莲子,浓胭脂点蕊。
步骤四:用淡墨调淡花青,点染白莲后面的衬叶,随即用灰墨勾写筋脉。
步骤五:画右上角的翠鸟,先用淡墨勾出嘴、眼部位及头、背、颈、腹的轮廓,再用浓墨点睛,浓墨点画翅、尾部分。以朱磦染嘴及腹,头顶及背部先染草绿底色,干后叠染三绿,用浓胭脂画腿爪。
步骤六:用浓赭石画苇叶,再以浓墨勾筋。
步骤七:点浮萍并在其上点“脐”。
步骤八:题字钤印。
关于国画花卉的具体画法
先分析一下盆花与瓶花的默画法:
一、要默画好盆花和瓶花先得有一个球形的概念,必须用立体的眼光看待它们。有的考生往往是一朵一朵地画,结果画出来的花整体上比较零乱,在空间上缺乏立体感。那么,通过怎样的处理方法才能获得球形感和立体感呢?首先,铺色时背景、花叶和后面的花要一起画;其次,要适当减弱后面的花和花叶的用色纯度;最后,要分出花的大的暗面和亮面。通过这样的作画法可能较容易把握住花的大的形体和体积。
二、要保持花的用色纯度,勿“灰”勿”脏”。因为花的颜色一般都较鲜艳,所以用色要纯净些,特别是前面的花应尽量保持第一遍铺色时的设色,使用的水分也可适当多些,这样可使颜色具有相当的饱和度。
三、在深入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画面的整体感,注意花的球形体积的塑造。有的考生在深入过程中易把花的形状画得过于拘谨,结果失去了其应有的生动性,同时也减弱了花的外形的扩张力。其实花的形体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靠感觉来完成的,千万不要拘泥于花瓣和一些小的细节的描绘。后面的花和叶子在调整过程中要和背景一起来完成,否则会显得孤立、生硬。
单枝花的画法与盆花、瓶花相比较为简单:第一,用笔要松动些,设色上尽量使花的颜色融入整张画中,勿使其孤立;第二,在协调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花的鲜艳度,勿“灰”勿”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