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老是画不出玻璃质感?
玻璃材料真的很特殊光线下的素描关系很是复杂,很多童鞋第一次画玻璃物品的时候真是分分钟让人想摔画板!
1、玻璃怎么画
我们都知道玻璃是透明的,那么在其质感的处理上,不能画得太黑,基本上要呈现出一个灰色的感觉,再利用高光以及边缘线把玻璃制品描绘出来。也是因为玻璃的特性,导致在画玻璃制品的时候要考虑非常多环境的因素,当玻璃杯后面有一个重色的静物时,玻璃本身的颜色也会加重,这是很多同学画不好玻璃的原因。
初学者作画素描玻璃体,它分高光,反光(环境),明暗交接线,亮部,灰部,暗部,在表现玻璃体是特别要注重它的对比度。玻璃是一般透明的或者是半透明的,所以也应注重环境色,但要把握住固有色。因为玻璃是硬的。起稿要果断,线条不能乱。上调子后,用较硬的铅笔去勾画,比如2H的。
瓶子上的高光处理要清晰。可以借用棱角分明的硬橡皮擦出高光的效果。
明暗一定要明显,最主要的就是高光,可以直接画出高光,也可以通过橡皮来表象高光。玻璃都有一定的折射现象,里面的的液体要比外面的环境色重点。注意外面的轮廓不要用线构,要用细腻的排线画出来,这样显得比较自然。
2、实际场景运用
其实我们考试接触到的玻璃制品,大部分都是高脚杯或者是普通的玻璃杯,出现的位置也是比较靠后的,因为它们不是主体物,不需要画得特别细致。
有一个很简单的绘画方法就是,只需要在起稿时确定一下玻璃杯的位置,然后在画得差不多了之后用比较尖的橡皮把玻璃杯的轮廓擦出来,再用硬一点的铅笔稍微勾一下边即可,这样既省时间,质感也会比较舒服!
其次是当玻璃杯中有水或者别的饮料时:要注意液体对玻璃器皿其他部位的明度影响。在表现两者质感时,要考虑到两者的联系性。应该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一、玻璃器皿呈透明的部分,液体也是透明的。
玻璃器皿呈透明部分,液体呈半透明或者不透明。
透明的玻璃会由于在光的照射下,边缘的颜色要比真实的固有色暗。同时也要考虑到边缘线的虚实关系,画边缘线的同时应该注意物体本身呈现的体积因素,液体部分要体现物体的体积。
如何把握素描中明度关系!
明度,素描静物绘画中的明度简单的来讲就是光线作用下物体的明暗程度,静物中的明度关系受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
1、静物本身的固有色的变化形成了整个画面的明度节奏变化。
2、画素描就是认为制造的自然界的那种光源下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
那我们素描里揭示形体的方法就是利用三大面、五调子来概括丰富的光源。观察一个物体首先就要看黑白灰,黑白灰是三个色阶,到五大调子还可以再细分,但是我们能够大致模拟自然界的形体体感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三大面五大调子,那么五大调子最关键的就是明暗交界线,他也是用光来提示结构的一块丰富的面,是很关键的一块面,这块面同样也有它的形,必须要找到明暗交界线的形才能揭示这个形体的结构明暗交界线是很形象的一个说法,事实上它是一个面,从整个画面的黑白灰构成来看,明暗交界线应该说是画面上物体比较重的一个面。对黑白灰的认识吾们要注意的是黑白灰首先是一个画面打的颜色层次划分,在最亮的层次里面还包含有黑白灰的颜色变化。在中间灰的层次是同样的包含黑白灰,这样来理解才能让我们的画面层次更加丰富。
3、光线的强弱与方向对画面中的形体与空间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画面的明度与节奏变化。
4、画面中的图案除了能定义形式与空间外,还有修饰的效果,其明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画面节奏的变化。
5、不同工具与技法的运用在绘制画面明度关系是,对画面物体质感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我们要根据画面的内容适当的选用工具与表现技法。
6、明度对决定画作的情绪表现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的平衡、对比、图案、节奏等形成统一和谐的画面效果。从一幅画面的明度上分我们可以把素描静物的色调分为:高调(最暗的明暗关系)、中调(在九阶明度表上中间的五阶)、低调(不暗于中灰的明度表上暗的部分)。在我们平时的素描绘画中我们一般运用全明度的表现方法来绘制画面的明度关系,那样画面名都就会丰富和谐。
静物素描解析步骤
1、根据作画对象合理构图,注意物体与物体之前的空间感和联系。然后再大面积的铺出背景、投影和暗面的调子。
2、确定以及区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3、确定以及区分画面的空间关系、素描关系以及物体的体积感也要在这一步慢慢的表现出来。
4、区分物体与背景和台面的之间的关系,用纸笔或纸巾将画面中的调子擦柔和,为了下一步的塑造。
5、精细刻画物体的精彩部分,但是要注意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