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分数段的考生,要如何进行文化课复习?
当前位置:贝知网>知识分享>艺术百科>各个分数段的考生,要如何进行文化课复习?
各个分数段的考生,要如何进行文化课复习?
时间:2022-09-07 艺术百科

各个分数段的考生,要如何进行文化课复习?

各个分数段的考生,要如何进行文化课复习?

在疫情反复的2021年,许多线下补习机构接连倒闭,艺考生文化补习环境不容乐观,还能坚持下去的培训学校除了拥有过人的教学实力,也证明了其文化底蕴过硬,担负在艺考生身上的担子除了专业课最,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文化最,冲刺学校!

一、文化最在250分至350分的考生

1、打好基础是关键

在这个分数段的考生,文化最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了,一般来说,这类考生会选择一个对文化最要求不那么高的院校,例如五专文三的占比。相较于其他考生,这类考生要将基础打好,把握基础知识,将每一个知识点落到实处!

2、直线性学习

一般来说,在考生底子较差的情况下,只需要掌握一至两种解题方法就足够了,把一道题型吃透,将其逻辑思维,解题思路了解彻底就足够了,不要发散式的去学习,这样容易造成一种方法还没搞定,又想着其他的,俗话就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

3、切忌偏科,势力均衡

250分至350分的考生,每一科都应该平均地进行复习,通常这类学生并没有一项特别优秀的科目,所以要每个科目都抓,掌握每个科目的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不拔高,不要去想着挑战高难度的题目,例如说,其中有一个科目特别薄弱,就要多花一些时间赶上其他科目,课上与课下结合学习,不懂就问,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4、树立信心,冲刺高考

信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考生一味地妄自菲薄,贬低自己,那么文化最肯定不会有特别高的提升,可以试着跟自己建立心理暗示,自己特别优秀,只要努力了,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再者,坚持把以上三点做好,文化最……左右应该没什么问题。

二、文化最在350分至450分的考生

1、拒绝偏科,强化复习

这类艺术生相对于来说,底子比较好,思维也比较灵活,而且肯定有一科或者两个科目是优势科目,这类考生偏科比较严重,比如特别喜欢数学,就会只学数学,在这种时候,更应具体分析自己薄弱科目的薄弱板块,进行板块知识针对性复习,稳步前进。

2、掌握技巧,高效学习

对于文科类的艺术生,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提高文综最,文综偏向于记忆类学科,要背要记的内容太多,这时便需要利用框架复习背诵,整理知识导图,由大到小,层层递进式的背诵,而理科类艺术生,理综偏向于思维逻辑类学科,当然,很多公式也需要熟记于心,但两类都需要掌握解题技巧和学习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什么都有用。

3、把握优势,解决劣势

虽然偏科不好,但是有单科最名列前茅,也属于加分项,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优势科目,让本来就优秀的科目更加优秀,便能在千万学子之中崭露头角。

总而言之,不管针对哪个分数段的考生,都应该把文化学起来,基础、提升、深化、没有逾越不了的高峰,也没有达不到终点的海洋。

艺考生可以在大学里转专业吗?

最近,就有正在不少进行高考志愿填报的考生和家长们,在后台留言询问:艺考生可以在大学里转专业吗?

一、艺术生可以在大学里转专业吗?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在近几年《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有明确强调: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录取的时候是以艺术生的身份录取,那么你就无法转到非艺术类专业学习了。因此,大学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是不可以转专业的。

二、艺术类专业包括哪些?

教育部规定,艺术学门类下设5大类、共33个本科专业:

1、艺术学理论类:艺术史论

2、音乐与舞蹈学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3、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导演、表演、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特设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动画4、美术学类:美术学、绘画、雕塑、摄影、中国画(特设专业)、书法学(特设专业)5、设计学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学、艺术与科技(特设专业)

三、艺术生可以辅修12大非艺术专业

2019年7月9日,国务院学位办印发《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给予了艺考生更多选择。《办法》中明确规定:

1、艺术生可于在校学习期间在其它12个学科大类中选择辅修专业,辅修学士学位直接在主修学士学位证书中予以注明,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辅修学位在很多大学早有开设,但一般都是以学校为单位发放学习证明,本次文件是第一次从国家层面承认辅修学位,并直接写入毕业学位证书,其含金量较之前有了质的改变。

2、艺术生可以报考双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本科毕业并达到学位要求的,直接授予双学士学位,只发放一本学位证书,两个学位均列入其中。

双学位在之前只是以校方为单位开具的学习证明,现在则是进入到国家承认的层面,的缺陷是,开设双学位项目的两个专业必须分属不同的学科大类,且要同时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满足条件的学校基本都是综合类大学,美院是不太可能推行了。

3、合作办学的普通高等学校之间可授予联合学士学位,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校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可在证书上予以注明。这一规定也可以认为是上海、武汉高校联合办学模式向全国范围的推广。

在国内最有名的应该是武汉七校联盟,是指在湖北省武汉地区由教育部直属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7所全国重点大学高等学校之间实施的一种联合办学模式。

这7所高校从1999年开始联合办学,这7所高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选其中一所学校的公共选修课或专业课,辅修第二学位,相当于“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