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是绘画的入门课,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是练习基本功的手段。以下是有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素描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素描
素描是造型艺术领域中的一门基础科学。素描一词是相对色彩而言,一般指的是单纯、朴素的单色画,它主要借助单色的线条或明暗来表现物体的造型,研究造型的基本法则。其训练绘画者对线条的描绘、对象轮廓的掌握及光线的协调和变化,以视觉所及的范畴用笔来诠释、表现物品的立体感、远近感,它能帮助我们提高整体而全面地观察世界,准确而客观地表现对象的能力,是促进初学者眼、脑、手高度协调一致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素描不仅是表现对象的真实感而且也要加入笔触强调其所表现的艺术感。素描使用单一的色彩来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形式。素描具有其独立的艺术价值。她是通过对物象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明暗变化等造型因素的综合手段来表现对象的。世界万物的形体变化,实际上都是基本形体的复化、变形和组合。一简单的石膏几何形体写生为石膏半面像写生的基础,比较容易观察和理解其造型的基本规———结构规律、透视规律、明暗规律及其表现规律。
用理性指导观察,用观察丰富理性,把素描建立在理性的认识上,从而达到素描的完整性。 素描的表现方法大体可以分两大类:
一类是根据形体的结构,一线为主,准确的表现出物体的内部结构和透视变化,这种方法叫做结构素描。
另一类是根据物体在光源照射下出现的明暗变化,以块面为主,注重表现形体的立体感、空间感和质感,这种方法叫做明暗素描。
培养正确的认识方法和敏锐的观察力
从严格意义上讲,学习素描必须从石膏几何体、静物、人物石膏像、人物头像等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很多初学者没有这种条件,有的考生临时“抱佛脚”,在没有接触基础训练时,直接画人物头像,这样的学生往往不可能画得好。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也就是建立在对物体的深入理解上。我们画素描要懂得素描的基本要素,如形体、比例、结构、明暗调子、质量感和空间感等。这些名词看起来好像不难,但具体的操作确实是很不容易的。这里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头部的形体结构及比例。头部的形体,从整体上可以概括成一个卵形或立方体或楔形,进一步分析知道颅骨象球形,额骨呈扁方形,额骨之下至下颔骨底的正面呈倒梯形,下大上小的梯形体的鼻子竖于其间。头部的比例有“长三停、横五眼”。这是对头部一般规律的总结,但是个体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面对一个模特,初学者可能在短时间内也可完成一幅肖像,但画面简单空洞,而受过良好素描训练的人却可表现得深入而丰富。因为视觉上的敏感不同,感觉到的内容就会有差异,后者可以抓住物体的本质,在表达中能够概括简洁、明确肯定地表达对象,在短时间里抓住对象的最基本的特征,培养敏锐的观察方法。
第一步:长方形概括观察
这一步是解决从整体观察中概括大形轮廓和确定构图形式的问题。当准备好了画板、画纸、铅笔等工具,进入作画状态时,第一时间就是从整体上观察对象,思考取景定界范围,凭视觉印象在脑海中形成一幅理想的构思画面,想把它画到画纸上,并把画纸上下边缘理解成是和构思画面上下边缘一样与水平面平行的。观察时,外观对象整体的形与貌和边缘轮廓,内观整体表面的点及点、线、面的构成关系。根据摆设的物体多少而言,若只是一件物体,那么画面整体就是它本身的上下左右和空间背景;若是多个物体构成的画面,则画面整体包含了前后左右各个物体和空间距离及背景的组合关系,需要把多个物体连同它们的空间距离一起理解成统一的大整体,这是对整体概念必须的认识和理解。在观察中我们很快发现,整体画面上存在不同位置的点、线、面,在视觉网上游动,等待我们去捕捉,把它准确地画在画纸上。首先从大整体去考虑,用视觉捕捉整体上下左右最边缘的四个点,经上下最边缘的点向左右延伸,形成与水平面平行的两条直线;经左右最边缘的两点向上下延伸,形成垂直于水平面的两条平行线。无形中把并不具备整齐边缘的实物看成是一个长方形包围的画面,分析找出这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差距,得出一个比例关系。用这个长方形划定物体的上下左右范围,就是静物写生中的长方形概括观察方法。根据构图的知识和原则,用铅笔轻轻地按比例把观察到的长方形画在纸上。对多个物体组合的画面,必须把每个物体都用长方形的概括方法画出,要注意局部物体与局部物体同大整体的比较,概括局部的小长方形在整体长方形内应占多少位置,面积大小如何,都按比例画出。为画好物体的内外轮廓和形体结构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的的重点是把长方形的长宽比例看准画准。
第二步:两点连线观察
从长方形概括观察中,已初步认识了整体的概念,并用长方形概括出了整体的大形轮廓,接着就是在整体大形内解决寻找点的位置问题,为画准轮廓和结构开辟道路。观察画面上不同位置的点,感觉它们所在的基本方位,理解整体中点与点连成线的相互关系,把点与点按结构规律连成线观察,是理解物体内外轮廓的有效途径。如何找准点的准确位置,是画准物体内外轮廓和结构的关键问题。在整体大形内,眼睛务必要不停地观察各个点的存在和比较各个点的方位,还要把被遮住的点也一样看待。任意选取方位较明确的一点,作为观察的第一起点,迅速寻找另一点为第二点,同时把第一点与第二点连线观察,判定这条连线的水平夹角的度数;然后又寻找第三个点,把第二点与第三点连线观察,判定第二点与第三点连线的水平夹角;再由第三点折回第一点连线观察,判定第三点与第一点连线的水平夹角。此时,这三点连成的三条线段在视觉空间中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三个点一起观察,同时判定三角形三条边的水平夹角度数,联系整体反复推敲,感觉这三个点在整体画面中的和谐位置,初步决定这三个点的位置,并把它们轻轻地画在画纸上。继续寻找每一个点,都可以用两点连线形成三角形来观察,然后一一画出。观察两点连线的水平夹角度数和连线构成的三角形形状相结合,分析判定每一个点的准确位置,是两点连线观察的实质。两点连线观察的连线,有时是实线,是物体的轮廓线和结构线,可以一边观察一边轻轻地画出;有的是跨过空间的虚线,只是判定点的位置准确与否作参考的,不用画出。找准了点的准确位置和两点连线的水平夹角,画出两点连线的实线,物体的内外轮廓和形体结构,就轻易地出现了。
第三步:横竖对比观察
横竖对比观察,是解决进一步寻找点的准确位置和检查已画出的各个点是否处在正确位置的问题。方法是在视觉中设两条虚直线,一是水平线,二是垂直线,都是活动的。可以用手中的铅笔比方运用。用水平线停留在物体某个点上面观察时,沿水平线横向观察,看这条水平线上面有些什么点、下面有些什么点,各个点离开水平线的距离为多少,互相比较,画出点的正确位置;同时用垂直线停留在物体某个点上沿直线竖向观察,看左边有些什么点、右边有些什么点,各个点离开垂直线两边的距离是多少,互相比较,按比例画出各个点的正确位置。横竖对比法用于检查画面中各个点是否画得准确,是快速有效的诀窍。对初步画出的各个点和轮廓线上的点,只要把横竖线移上去比较,若观察是在水平线上面的点已经画到水平线下面去了,说明其中有一个点画错了;若观察是在水平线下面的点已画到和水平线上面的点一样平了,也是不正确的;若观察是在垂直线左边的点画到垂直线右边去了,右边的点画到左边去了,或者不是与垂直线上的点一样的,也画在垂直线上了,肯定有一些点没有画准确。通过横竖观察比较,发现位置画错的点,再从整体观察考虑,重新纠正,使画面上点与点和谐相处,线与面自然相配。
建立良好的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的建立在绘画领域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学生将来的绘画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从事何种绘画创作,都要涉及这个问题。整体是相对局部而言,局部是整体的一部分,局部存在于整体之中,而整体通过局部得到体现。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方面是加强对整体意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在观察和表现中关注整体关系,克服注意力局限在某一个点上的不良习惯。例如在画一个头像时,必须整体地观察对象,如画眼睛时要考虑到和耳朵或鼻子之间的关系,而不能孤立地画眼睛,陷入局部,必须相互对比,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整体存在于造型的各种因素里,从轮廓到色调,从形体表现到空间表现无处不在。培养整体意识可从观察事物入手,多观察多比较,这样才能明确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把握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再到整体,贯穿于整个作画的过程中,反复比较,培养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整体意识。 三、建立形体的体积意识和掌握表现技巧
把握形体、表现体积感和空间感,是基础素描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不但要明确物体的形状、比例、大小,同时还要克服平面描绘,对造型要有最基本的理解和掌握。没有体积空间意识,就不能养成对体积空间的观察习惯,更不能表现好空间关系。对空间的表现是绘画的基本能力。如:人物头部在正面时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方向,初学者往往表现不出它的空间感,没有空间感就表现不出体积感。“方形”和“方块”是不一样的,方形是一个平面,而方块是一个体积。所以应该建立空间意识来表现物体的体积的能力。
素描写生练习是一个由感觉-- 理解一一表现的综合过程,它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和科学严谨的方法与步骤。所以,能否遵循其规则章法来有秩序地指导进行素描习作将对学习的成效是至关重要的。 素描习作的方法与步骤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观察、构图、打轮廓、塑造大关系、深入刻划、整理完成。